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儿童视角”
2019-09-10冯丽丽
冯丽丽
“什么是教育学意义上的‘儿童视角’呢?……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李镇西老师的一席话,常常让我思索良久。我认为,教育者应该变成“小孩子”,拥有一颗不泯的童心,基于儿童的视野,运用儿童的思维,与他们的思想和鸣,与他们的情感交融,与他们的行為合拍,成为他们之中的“大孩子”。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我尝试通过文字沟通、活动创设等,有意识地带着儿童的情感、兴趣、思维和纯真与学生交往。这样的尝试使我更好地理解了学生的情绪、思想、行为与智慧。我的教育生活因此洋溢温暖,彰显智慧,学生们快乐成长,我收获幸福。这种信念与理想点亮了我的教育人生,也让我获得了力量,汲取着美好,不断前行。
一、文字入心,情理交融
1.应景文字打开心扉
开学初,我给他们写下《起航》,接着有《致百花园》《百花园里百花开》,学期结束前,给他们每人一份心意卡,附上《致百花园的园花园草们》。我也倡导家长用这种方式和孩子进行良性的互动。一段时间下来,学生们也学会了用这样的方式与我、与父母进行交流。这种情感与思想的交流,积淀下来,就是温馨和谐的师生与亲子关系。
2.日记书信沟通无痕
高年级学生自我防护意识逐渐加强,我要求他们将不便说又需要我帮助的事,写成日记或书信给我,而我也会给他们回信。慢慢地,我收到的信越来越多。有些学生将对父母的不满告诉我,我就进行家访,与家长约谈,化解矛盾。
我经常在学生的日记中有针对性地给他们写一段话,或开导,或鼓励,或安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打开心扉,更好地融入集体,以更加自信、阳光的态度对待生活。
3.经典文字慰藉心灵
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不快时,我鼓励他们用阅读的方式,抛开现时的繁杂,静心去迷恋一段文字,体会一段情感,进行一段自省。
班上有一名学生,父母双双外出,杳无音信,仅靠爷爷奶奶拉扯度日。我了解他的实际情况后,除了在生活上帮助他,找他谈心,还送给他一本《中外名人故事》,并用曼德拉的经典名言勉励他:“生命中最值得荣耀的,不是没有失败,而是在每次失败后都能勇敢地站起来。”意念的力量是强大的,一段时间以后,这个学生渐渐甩掉了自卑,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愿意更多地展现自己了。
我引领着学生徜徉于真善美的书籍,感悟经典名句撼人心魄的力量,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不断丰富人生感受,体会心灵慰藉。
二、活动悦心,行为合拍
一个节日是一段文化,也是一个快乐的理由。每个节日,我都会带学生一起去了解它的来源、传说与风俗,用各种方式去庆祝,全身心投入其中,感悟节日氛围与精髓。植树节亲子种树,妇女节给妈妈洗脚,清明节去田野、花园找春天,重阳节给老人们送礼物,元旦与同伴互赠贺卡……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既活跃了身心,又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还培养了家庭与社会责任感以及主人翁意识。
随着知识的增多,学生天然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将触角更多地伸向生活。教室变成了探究室,在这里,他们可以安全、自由、天马行空地用的方法去探索,去研究。秋天,我们用稻谷、树叶拼成创意贴画。窗台上的植物是学生亲手浇灌的。有人将小蜜蜂装在瓶子里,大家一起观察研究它。“打扮”教室的提议发起后,学生们个个主意多多,动手多多。
在多样的实践活动中,他们体验付出,更收获着成功和幸福,动手能力、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