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昭强:和高铁一起飞驰

2019-09-10许梦醒

中国工人 2019年1期
关键词:复兴号动车组调试

许梦醒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

由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高速动车组调试高级技师罗昭强完成的《高速列车整车调试环境模拟技术及应用》,被组委会授予国家科技进步奖工人、农民技术创新组二等奖。

罗昭强成为了经全国总工会推荐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又一位一线工人。

从2006年,长客引进国外高铁技术制造中国动车,到2017年,第一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上线运行,“中国速度”实现了由“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巨大跨越。

同样,从1990年技校毕业进入长春客车厂,到2019年登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的领奖台,罗昭强的人生与中国高铁相随一路飞驰,实现了跨专业、跨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创新。

站在国家奖励科学技术进步成果的最高舞台,罗昭强说了自己最常说的那句话:“没有中国高铁的迅猛发展,就没有我的这些荣誉,我是借了高铁的光,赶上了这个好时代。”

飞驰的背面

中国速度有多快?

从北京出发,最快只需要4小时28分便可抵达1200公里外的上海;每天,在京津之间开行的列车就有108.5对,时速最高的复兴号运行1小时,就可以从北京南站至天津站打个来回。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发达的高铁网,每天,一列列高铁列车正以最高时速350公里飞驰。

“只有经过调试后,列车才能说被真正赋予了灵魂。”罗昭强从事的正是高铁列车出厂前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调试。

调试,即对列车所有系统和设备的检验,而仅高铁驾驶室就有2万多条电缆密布在面板之下,其难度可想而知。

2011年,正是我国高铁列车飞速发展时期,调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动车的生产效率和运行品质。而此时,在中国从事动车组调试专业的技术工人不超过2000人,堪称“大熊猫”工种。

更为窘迫的是,在调试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因为要在精密程度高且造价上亿元的现车上进行,不仅徒弟不敢上手去试,师傅也不敢让徒弟动手操作。

车造出来了,人没跟上,怎么办?

同年,当长客54列动车组被批量召回时,罗昭强的心被猛地刺了一下。“如何能发现列车出厂前的隐性故障?如何能及时处理车辆上线时的运行故障?”

此次,罗昭强获奖的这项技术—高速列车整车调试环境模拟技术及应用,就是最好的答案。

彼时,为了寻找这一答案,罗昭强选取了最能体现动车组特点的受电弓、牵引、安全环路等几个主要环节,模拟出这些大系统的操作逻辑,再以此为据,设计出一整套模拟真车调试设备。

当他把自己精心设计的图纸交给厂家时,得到的回应却是,“我们做不了”。

别人做不了,罗昭强就带着徒弟们自己干。

为了设计这套实训装置,罗昭强和徒弟们一起把“家”搬进了教室。一边是待组装的设备零件,一边是拿桌子当床的大通铺。

“有时候遇到困难做不下去了,我就和徒弟们躺在教室里,谈天谈地。”羅昭强回忆说,“当时,我们会畅想未来列车的样子,未来铁路的样子。有时,说着说着,就有了灵感,会立刻爬起来,再去试验。”

通过整合不同模块,自己编写程序,设计中央控制单元,世界首台“高速动车组调试操作实训装置”在罗昭强团队手中诞生。每套模块都可以模拟动车不同故障,训练调试工人排查故障的能力,以往两三年的培训周期被缩短到了半年以内。

如果说调试师是高铁全科医生,那么模拟培训系统就是医学院,随着一个又一个“罗昭强”的出现,一支高端装备制造的调试人才队伍默默支撑起了高速列车飞驰的背面。

飞驰的跑道

2017年6月25日,对罗昭强来说,是个值得刻在生命里的日子。

这一天,在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上,也被烙印下了深深的印记—完全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中国标准动车组被命名为“复兴号”。

当电视直播画面中,红绸缓缓被揭开露出“复兴号”3个大字时,罗昭强和团队聚集的车间会议室沸腾了,有敲桌子的,有拍大腿的,他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个名字,我们在制造的时候是不知道的。”

在命名“复兴号”前的一个月,罗昭强和团队连续奋战。有一次,他带着团队完成调试任务从车上下来已是后半夜,可厂房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原来,高速中心各级干部员工正在为新型车辆出厂粘贴伪装。“那一刻,感觉像是在为自己要出嫁的女儿梳妆打扮一样,十分不舍。”

从2011年至今,罗昭强的人生就和高铁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殊不知,在过去的29年里,他干的最多的却是维修电工。

回看罗昭强的成长轨迹,从一名普通的维修电工到单位尽人皆知的维修大拿再转型到动车组调试首席操作师,好学,是他身上最大的性格标签。

因为好学,他翻遍了车间资料室所有的图纸。没有复印机,他就一笔一笔的画成了一本设备维修宝典;

因为好学,他利用休息时间,骑两个半小时自行车,横跨市区拜师学艺,只为拿到当时长春市唯一一本宝贵的编程资料;

当开始接触动车组调试后,他做的第一件事还是学习。

一列车有4000张原理图,6000张逻辑图,各种零部件10万余个。要想赋予列车“灵魂”,就要充分了解它的每一个“细胞”。罗昭强从对动车组制造的第一道工序当学徒开始,到最后整列交检工序结束,他用“生吞活剥”式的学习法,在3个月内迅速掌握了高铁动车组工作原理和调试技术,完成了从电气维修首席操作师转型为动车组调试首席操作师的蝶变。

当然,每一次学习背后,都有一股驱使他前进的力量,简单又清晰。

对车间通道上所有列车的电气设备原理都能了如指掌的小梦想;为了当一名好工人,把技术学精;为了亲手干一回高铁……

罗昭强用学习为自己铺设了一条夯实的跑道,当知识储备和技术水平都准备好时,属于他的机会,来了。

2006年,长客开始引进国外高铁技术制造中国产的动车,那一刻,罗昭强会心地笑了。

从跟跑、并列跑到领跑,2011年起,罗昭强带领工友在日常工作中融入创新思维,瞄准动车组网络化、智能化技术,针对关键技术组织创新攻关,先后攻克了动车组WTB/MVB网络调试、动车组控制逻辑等关键难题,使动车组调试周期和运行品质得到大幅提升。

在人们向罗昭强竖起大拇指时,只有他自己知道,曾经面对一本编程手册枯坐半个月苦思无解的迷茫,曾经蹲守在设备旁在高温的炙烤下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摸索的孤独。

今天,回头看,这些好学、付出、迷茫、孤独都汇聚成了他人生飞驰跑道上的助力器,帮他加速,再加速。

飞驰的引领

2018年12月28日,是罗昭强46岁生日,这个生日,他过得很特别。

就在11天前的12月18日,中车长客为美国波士顿橙线地铁“量身订制”的首批车辆经过调试正式下线。同时,由罗昭强研发的调试智能培训装备也登陆美国。

波士顿地铁是美国第一条地铁,自1897年投入使用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而橙线地铁途经波士顿金融区、哈佛大学等地,承载大量客流。此次,随着中国机车的到来,当地乘客“老、旧、慢”的地铁出行时代或许将画上句号。

当天,橙色的列车车头被佩戴上了大大的蝴蝶结,美国马萨诸塞州运输部长史蒂芬妮·波拉克称,这是“最好的圣诞礼物”。

这一刻,中国工人的发明创造登陆北美发达国家市场的先河就此开创,并被载入历史。

追根溯源,早在两年前的2016年,美国波士顿地铁春田工厂总经理Tiff先生就到访过罗昭强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考察了他发明的城铁客车智能调试培训装置,当场就被这套设备的“唯一”性深深吸引。

2018年,罗昭强率领攻关团队量身打造了这套“美国波士顿地铁调试技能模拟训练设备”,不仅每一个设备按键都是英文标注,还配套了全英文的图纸、手册,签约金额达100万美元。

生日当天,身在美国的罗昭强收到了美方调试主管Vlad送来的蛋糕,是由他妻子亲手制作的,代表着美国友人的最高礼节。他们站在调试设备前,肩靠着肩,留下了一张亲密的合影。

在央视专题片《大国工匠》的采访中,罗昭强曾说:“中国高铁实现了领先领跑,我们前面没有路,唯有靠创新开出一条路”。

从牵头研制“CHR3型高速动车组调试操作技能实训装置”,到“系列轨道交通调试智能实训装置”“中國标准动车组半实物仿真系统”“新一代列车实时以太网示教装置”等一系列装置的研制成功,罗昭强和团队用持续的创新力将飞驰的道路越拓越宽。

飞驰的团队

2005年,罗昭强在中国北车第二届职工岗位技能竞赛维修电工组比赛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冠,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成为企业的首席操作师。

2012年,罗昭强获得了中国北车科技成果奖,开创了中国北车蓝领技术工人获得科技成果奖的先河并填补国内空白。

如今,罗昭强不仅是中国中车首席技能专家,还登上了国家最高的科学技术领奖台。

在高速动车组的技术引领中,罗昭强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技术赢得了荣誉和认可。

“您会焦虑吗?”当《中国工人》记者向罗昭强抛出这一问题时,他毫不避讳地回答,“当然”。

罗昭强给记者打了一个有趣的比喻:“就像你和老外在公园散步,人家走着,但是你得跑,你只有跑着才能赶上他们。”

现在,罗昭强除了自己领跑,最大的愿望就是带动更多地年轻人一起跑起来。他说:“我在前面开路,能让年轻人少走弯路,尽快成长起来,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

截至目前,罗昭强以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平台,开班传艺,培养出的全国技术能手就有6人。更重要的是,一支支撑企业高铁生产和城铁车生产的技术骨干力量在他的带领下悄然形成。

能力越强,责任越大。荣誉为罗昭强赢得了话语权,他也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为更多年轻人支起一片创新的保护伞。

“工作结果对领导来说是重要的,但是,在创新这条路上,更需要专注过程。结果我去扛,只想让徒弟们专心享受过程。”

创新之路永无止境,罗昭强的下一个目标已经在实践中。在企业的支持下,罗昭强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已经与大连交通大学博士后工作站强强联合,共同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调试智能装备,为高铁走出国门做好准备。

在飞驰的路上,罗昭强的脚步仍不停歇,他甘当“车头”,像“复兴号”一样,带领着更多编组,一路向前。

猜你喜欢

复兴号动车组调试
舰载火控雷达调试方法浅析
动力集中电动车组综合控制柜热分析计算
调试新设备
调试机械臂
“湖南造”首列CJ6动车组上线运营
复兴号
A Glance of China High Speed Train
“复兴号”提速
“熊猫动车组”获量产资格
试论现有电气调试方法的不足和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