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各伯:一位三栖艺术家的多彩人生
2019-09-10孙莲莲
孙莲莲
莫各伯:广东雷州人,画家、书法家、雕塑家、文艺评论家、诗人,鲁迅文艺奖获得者、广东省文史馆国画院副院长、广东省文联艺术馆首任馆长。早年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受业于黎雄才、杨之光、陈金章、王肇民、恽圻苍、刘济荣等书画名家。毕业后曾问艺于关山月、娄师白、王学仲、王子武等前辈。现为《书画评鉴》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州市国画协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
“丰富的人生阅历成就了今天的我,让我对生活有更为真切的感悟,源于生活的艺术创作无疑是最真实的。面对生活,我们要有顺境中不自满,逆境中不自弃的精神。”莫各伯如是说。
少年时代 艰辛求学
作为一位诗书画三个领域均精通的艺术家,莫各伯的从艺之路,可谓充满艰辛,就如他自己所言:“复杂的人生经历,成就了我对多方面的涉猎。”
据莫各伯回忆,他的繪画生涯从读初中时真正开启。当时,勤奋好学的莫各伯经常出入美术老师的画室,一次,他看到一张老师临摹国画艺术大师黄胄为《红旗谱》绘的插图《春兰》,整张画摹得非常逼真生动,惟妙惟肖,这令年少的莫各伯肃然起敬。此后,在这间画室里,莫各伯陆续发现了齐白石名作的印刷品和其他画家的作品,这进一步激发了莫各伯对国画的好奇与喜爱,高昂的兴趣油然而生。
之后,天资聪颖的莫各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创作了人生的第一幅作品《采树种》,这幅画还被选送到海康县文化馆参展,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讲,实属难得,自此之后,莫各伯对国画的喜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1966年,莫各伯所读的湛江市第一中学一度停课,但生性勤奋、求知若渴的他从未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学校不开课,他就一个人自学。“那会儿我就在一间无人的课室自学高二高三的课程,这期间也学习了语言大师王力的《诗词格律》、刘逸生的《唐诗小札》、袁枚的《随园诗话》等人的著作,临摹了《芥子园》《三希堂法帖》等国画和书法字帖。”小小的一方天地,莫各伯如获至宝,在这里,他饱汲艺术养分,在知识的海洋里驰骋遨游。
高中毕业后,莫各伯回到自己的家乡海康县当了一名回乡知青,凭借着扎实的书法、绘画与数理化功底,他先后在村里从事文艺宣传工作、担任民办教师和纪家公社报道组记者。
当记者期间,一次偶然的经历,为莫各伯走进广州美术学院提供了难得的契机。“1972年,中央特批凡是艺术类专业,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特长来招生,当时广东人民艺术学院(现广州美术学院)来海康县招生的老师下到我们公社,正好跟我住一个宿舍,他看到我挂在房间里的那些画,就建议我去考美术专业,之后,他就将我的画带去了湛江美术招生组那里,美术老师看到作品后很认可我,特意到海康文化馆安排我去考试,最后,我就如愿进入美术学院。”
1972年,莫各伯离开家乡来到广东人民艺术学院,开启了他新的求学生涯。在广州美院那段悠然难忘的时光里,他认识了黎雄才、杨之光、陈金章、王肇民、恽圻苍、刘济荣、陈章绩、麦华三等书画名家,在这些前辈们系统的教授与指导下,莫各伯的书法和国画创作都跨越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职业生涯 春风得意
1975年,莫各伯大学毕业后回到湛江,先后任职于湛江博物馆、湛江地区文化局、湛江市群众艺术馆。
系统专业的美术基础,使他一度成为湛江市第一位科班出身的国画家,也是湛江市国画、书法的早期开拓者。他曾多次带领当地画家前往各地写生采风,更加深入系统、真切地认识整个雷州半岛的民风民俗、风土人情。
然而,在那个年代,湛江美术界的宠儿是版画,国画并不吃香,如何在湛江地区为国画的发展开辟一片天地呢?
1984年,足智多谋的莫各伯发起成立了湛江国画研究会并任首届会长,并策划组织了夏季画展,夏季画展可谓当时湛江地区学术性最强的画展,在这个展览上,莫各伯创作的《红土系列》问世,并被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选为星河展个展作品。《红土系列》展示了雷州半岛浓郁的风土人情,绝大部分为大写意人物画,也有少数花鸟、山水画,受八五水墨新潮的影响,其融合传统版画的创作技术,又借鉴了齐派花鸟画的笔墨趣味,以黑红白三色为主,构图现代感强,传统与现代巧妙融为一体。
可想而知,这样一批作品构思巧妙、风格独特,一经展出,就在广东画坛引起了巨大反响和高度评价。“当时广州三大主流报刊、电视台都争相报道,广州美术学院还专门组织老师和研究生来参观研究。”《红土系列》的成功展出,使得莫各伯在广东一时间名声大噪,也为他今后走向广州奠定了基础。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其而立之年,莫各伯离开湛江来到广州,进入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工作。谈及这段经历,他不无感慨道:“那会儿要从湛江调到广州,是非常不容易的,我恰好遇到一个好机会,当时广东书法家协会需要人,我原先在湛江市书法家协会担任秘书长和副主席,创作技能和工作能力他们都很认可,就顺利地来到书协工作。”
莫各伯坦言,无论从事哪一行,作为管理者,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而后才能要求别人。因而,在书法家协会任职的十几年时间里,他不断加强对书法的练习与研修,促使书法创作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境界。
一位行家对莫各伯的作品这样评述:“各伯老师的书法作品可谓极具特色,其隶书兼融汉简及行草笔意,化入祖师爷齐白石方篆构形之法,自成一格。作品古朴大气,自由豪放,雍容大度,格调不凡,有大家气派;行草具有融会贯通,奇正互用、疏密有致,自然安祥的艺术风格;小楷取法文征明、倪瓒等,清奇俊逸,劲挺优雅……”
之后,莫各伯被调任到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理论部,在《粤海风》杂志兼任美术编辑。这期间,他创办了《书画评鉴》杂志,举办了《岭南新状态》国画观摩研讨会以及各种学术交流和展览活动,将杂志运营得有声有色。
2008年,广东省文联成立艺术馆。成立之初,各项工作需要卓有远见和富有能力的领导来打理,莫各伯多年来的书画创作经历、媒体运营经验,无疑使其成为十分合适的人选。
担任艺术馆首任馆长期间,莫各伯精心运营、筹措资源,对艺术馆倾注了大量心血。“进入艺术馆后,如何把它办得有特色呢?除了定期举办展览外,我们还策划举办各种形式、具有影响力的学术研讨会。”在莫各伯多年的运营管理下,广东省文联艺术馆先后举办了《陈金章、陈永锵作品研讨会》《山·冶—广东省山水画邀请展》《南粤先贤画像暨题咏作品展》等一系列大展和学术活动,这些活动在业界美誉度高、社会影响力广泛,成为莫各伯退休前交出的又一份满意答卷。
艺术创作 传承创新
回顾莫各伯的国画创作之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二十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广州美院毕业后,他主要从事花鸟画创作,《新绿》《红荔》等作品都是这一阶段的典型代表。八十年代初创作了《屈原》《千古高风》(陈毅肖像)《浩气篇》(闻一多肖像)《白石老人》《看看祖国》等写实人物画。八十年代中至九十年代,莫各伯又以没骨画法创作了大量的人物画,如《李清照》《邀月图》《杜甫》等人物作品。1999年后,莫各伯将绘画重心转移到山水画上,并在国内外多地举办个人画展,大获成功。
几十年如一日矢志不渝的努力,除了对国画的痴迷和热爱外,还与莫各伯与时俱进、传承创新的创作精神息息相关。“国画的发展注重传承与创新,但必须处理好二者的辩证关系,创新必须在一定的传承基础上进行,抛开传承谈中国画的创新,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对这一话题的深刻理解与认知,在莫各伯创作的五彩竹中可见一斑。
“自古竹与梅兰菊并称四君子,是文人墨客对高雅精神的追求与寄托,国画中竹子的表现形式一直以墨竹为主,这最早可追溯到五代时期的李夫人,有天晚上,月亮将院里的竹子投射到窗纸上,她就顺着投射的影子将竹子画出来。北宋时期,大文豪苏轼利用朱砂创造了朱竹,这些都说明艺术不仅来源于生活,更是高于生活,随着艺术家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可发生相应的改变,之后,我就借鉴西洋画的特点,融合国画的精髓,创作了五彩竹。”
莫各伯的五彩竹并没有一味遵循国画一贯的黑墨色用笔,而是结合西洋画中色彩、明暗的对比,将竹子画成五颜六色,既保留了国画以往的创作技法,又在光色上吸收西洋画的特点,色彩浓淡相宜、构图独特清雅。之后,莫各伯还将五彩色用于其他植物的创作,如荷叶等。
虽年过花甲,但莫各伯并未瞬息停下创作的脚步,他在领悟、解读生活的过程中对书法与国画不断思考着、探索着、研究着。一如他对本刊记者所言:“艺术创作漫漫长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谢这位老师陪我走过人生的诸多难忘岁月,她将带着我在艺术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走得更远,更高。”
名家点评:
莫各伯是一位综合能力全面,集诗书画印、琴棋歌舞于一身的大艺术家。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莫各伯刻苦钻研传统艺术,反复研究李成、龚贤、范宽、石涛等诸家山水大作,笔法苍劲雄渾,滋润细腻,深得古贤妙法,新从旧出,风格独特,自成一家,书法更直追唐、宋、元、明、清诸家,作品获得中国书法界前辈盛赞。
三十多岁,其个人艺术成就已誉满雷州半岛,后调入广州工作,接触艺术前辈交流机会增多,待人真诚、谦和聪慧的莫各伯进步飞快,特别是书法与绘画创作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乃至六十岁退休后的艺术创新之路,佳作接二连三地出现。让艺术界人士、收藏家们惊喜赞誉之余,莫老师却微笑地说,“我的探索之路还很长很远,我还在路上,不值大家如此重视和鼓励”。是的,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其胸怀与洞察力肯定与普通人不一样,这一点,我在莫老师身上得到了印证。
——何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