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模式研究

2019-09-10吴应玲叶得仙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9年10期
关键词:模式选择建议

吴应玲 叶得仙

[摘要]我国农村社会的特点及农业产品的性质要达到新时代社会对农业社会的整体要求这一目标,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成为农村进步的当务之急。根据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必要性,文章对不同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行分析比较,力求可以为建立和完善我国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出贡献。

[关键词]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模式选择;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1910

現代经济学普遍认为,技术的提高是造成产量提高的关键因素,而一个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则可以保证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这也是实验室研究工作的最终目的。近几年来,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种植养殖工作由以前的散乱变为现在的集中进行,农产品经营逐渐团体化,新型农业技术在实际生产中运用的比例逐年上涨[1]。与此同时,原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难以满足农业生产日益提高的要求,社会化服务的目的性不强,技术的宣传推广、相关知识的指导传播力度都不够;与农民建立合作的组织凝聚力较差,不能很好地鼓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现阶段存在的种种不足之处下,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2]。文章就建立我国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必要性、模式选择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思考,并提出各种观点及对策,以期为建立和完善我国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出贡献。

1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内容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由为农业生产全过程提供对应的服务的专门企业或个人运营户所构成的体系。这个体系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宽泛,包括新型栽种技术推广、农产品相关信息推广、产物报价,以及农产品的包装、宣传、销售、建立长期供求关系等各个方面。农业服务由专门的机构和个人提供,可以将散乱的个人经济体系整合,提高农民收入。

2 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199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指出,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于农村改革有显著作用,可以促进农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我国尽快达到全面小康的目标。在积累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要认真总结经验,对于未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和具体目标,颁布比较完善的行为准则和行业规范,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跟上我国发展的步伐,帮助我国农村经济稳步发展[3]。在此基础上,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就显而易见了。

(1)我国农村的家庭生产规模较小,大部分农业生产单纯依靠劳动力,而与此同时,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劳动力质量较低,大多为妇女老人,这就要求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其进行技术宣传等工作,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

(2)个人承包户、农民合作社等新时代下的农村经济团体不断涌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团体化、模式化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出了新要求。

(3)建设涵盖农业生产全部阶段、与具体生产步骤密切相关、予农民方便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历史必然结果[4]。发展现代农业要求在农业生产中运用新型的技术,用新型设备投入生产,用现代科技改变生产模式,用现代经营模式处理农产品,提高农业科技化、现代化水平,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减少劳动力损失,提高整体行业竞争力,都是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所必要的。

3 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模式选择

在国家的号召下,我国大部分地区都相继进行了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效果显著,其中不乏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模式。

3.1 由农业部建立公益性机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部目前在许多地区联合相关科研单位和地方政府建立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单位,为农民提供咨询,帮农民解决问题。同时,有些地方机构推行农业技术推广任务制,在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等主要农业生产中全面推行新型技术,用农业生产中使用推广技术的户数来衡量工作完成度,将现有的服务体系员工分为技术人员、面向农村的技术指导员、技术运用相关的责任人员和社会化宣传推广人员,按产业划分技术人员,按业绩对相关工作人员做出评定考核[5]。

3.2 由非农业部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除了农业部,科技部及相关研究所和高校也在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贡献了各自的力量,并得到了良性的效果反馈。

3.3 由政府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这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体是村政府建立合作社,农民直接与合作社接触的运营模式,包括实地考察、推广相应技术、由政府找到购买方帮助销售、政府分派土地等服务,并利用村子里自有的资源吸引投资,村政府准备资金作为新技术不适用等情况的担保赔偿,让农民在使用新技术时不必瞻前顾后。

4 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策建议

4.1 建设农业相关制度

制度建设要围绕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展开,在新型技术宣传答疑服务、农产品销售服务、农产品报价服务、相关农业信息公示服务、农产品质量监测服务等方面建立完善的制度[6]。仔细地说,新型技术宣传答疑方面,由各机构牵头,使得科技人员和农民相互接触,分派专业农技推广人员面向农民开展工作;在农产品销售服务方面,要发挥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作用,杜绝滞销、无买家、买家恶意压价的现象出现;农产品报价服务方面,要时刻关注全国各地区农产品销售动态,不要只困宥于周边地区,可以大胆地进行远程销售;相关农业信息公示服务方面,要实现农村信息服务内容的多样化,使得农民对经济产物的行情和农业技术最近动态有切实的了解;农产品质量监测服务方面,要求建立相应的部门,实时监测生产环境,并对土壤条件、动物健康指标、植物各元素含量指标等进行实时化验研究并记录存档,保证农产品的质量。

4.2 加快推进农业社会服务化试点工作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谨慎地推进基本工作。为此,应做好基本的试点工作,在取得成熟的经验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首先,在加快推进农业社会服务化的基础上,還要不断地完善各种标准体系,加快引进具有适用性的有效技术方法。其次,要遵循“开放、创新、融合”的基本发展思想,全面发挥农业产业的导向作用,从而保证最终能够实现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基本的发展需求,比如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具有完整的服务主体、具有标准化的服务意识等[7]。在试点地区积极推进专项服务、产业链服务、区域性综合服务等,从而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点、线、面”有机结合。

4.3 强化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合作关系

由企业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民与企业建立合同关系,农民只需要专注于农业生产,而相关的农产品售出、种苗的选购、技术的运用,产品的包装、营销,经济产品的品牌化,则由农民专业合作社来统一决定和运行[8]。由此,可以比较好地解决个体农户与大市场之间难以对接的问题,农民不需要考虑原料、资金和技术,按照企业关于产品的要求和技术规范进行生产,完成生产工作后由企业按价收购。

5 结 论

尽管我国一直处于工业化的进程之中,但是农业仍是我国社会生产的重中之重。由于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并不只是农业发展中的小小探索,对于我国农业进程的意义远比现在看上去更加深远,这是一个涉及许多领域的重要工程,影响着农民阶层长期形成的生活观念,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支柱性的作用,能够提高农民的生产水平,解放部分劳动力,因此必须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 张红宇.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抉择和政策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2011,12(6):22-28.

[2] 苑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J].农村经济,2011,8(1):9-15.

[3] 孔祥智,徐珍源,史冰清.当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J].江汉论坛,2009,22(5):35-46.

[4] 黄云根,肖兴根,邓菊萍,等.新干县加强乡镇农技人员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基层农技推广,2015,11(5):56-72.

[5] 关锐捷.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探[J].农业经济问题,2012,5(4):55-60.

[6] 李世永.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探[J].农家参谋, 2019(16):10.

[7] 孙立军.山东省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模式研究[J].现代化农业,2019(9):21-24.

[8] 苑体强,徐刚,周嵘.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新探索——关于山东威海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调研[J].农村经营管理, 2019(8):22-24.

猜你喜欢

模式选择建议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驱动因素与模式研究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电信运营商产业链延伸合作模式及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农村养老模式选择研究
新常态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机制与模式选择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