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汉代文字瓦当工艺之美

2019-09-10陈晟

美与时代·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天人合一

摘  要:瓦当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构件,瓦当制作工艺决定了其质地、气韵和整体艺术的观赏性。西汉时期,瓦当极其普遍,制作达到了精湛的艺术高度,纹饰题材有四神、翼虎、鸟兽、昆虫、植物、云纹、文字等。其中文字瓦当指示性和寓意相对明确,是最具有汉代特色的瓦当品类,对后世书法艺术、考古和刻印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西汉文字瓦当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核心观念,凝结着中华民族雄强的气度和精神。

关键词:瓦当源流;汉代文字瓦当;瓦当工艺;天人合一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科技美术考古学人才培养”(2019-A-04-(072)-0614)资助。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不同时期的物质遗存和考古发现为华夏历史提供了古代文化和艺术传承的丰富物证。就工艺制品而言,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夏商周“青铜器”“秦砖汉瓦”、隋唐的“三彩”、宋元明清的“瓷器”可谓是典型代表,共同构成中华文明不同历史时期独具文化特色和艺术特征的工艺精品。经典的器具、物件是时代的审美结晶,彰显出不同的文化元素,凝结着不同时代劳动人民的工艺水平和智慧,是中华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秦砖汉瓦”对于收藏界来说可谓耳熟能详,是对秦汉两段历史时期砖瓦的统称,而不是特指秦代的砖、汉代的瓦。“秦砖汉瓦”作为秦汉时期建筑构件,其材质考究、制作精良,可从中想见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建筑的辉煌及建筑装饰的精美和繁盛,又能从中体味当时的社会风情、思想观念、丰富的文化内涵,理所当然受到人们的广泛追捧。

一、汉代瓦当源流概述

瓦当,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构件,俗称“瓦头”,是筒瓦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一般为圆形、半圆形,上面多饰以图案、文字等元素。据考古发现,目前发现最早的瓦当始制于西周时期——集中在陕西扶风的周原遗址。起初多为素面半圆形,后来逐渐出现几何纹、动植物图样等。春秋战国时期,不同邦国的瓦当各有特色,多以各种图案为装饰。战国瓦当中的大宗是葵纹瓦当。至秦,葵纹逐渐演化为云纹,秦代主要盛行动物图案瓦当[1]。汉代新出现了刻有篆体文字的瓦当,文字多为小篆书体,排列组织和谐匀称、布局讲究,显示出质朴浑厚的艺术风格。

瓦当兼具实用和审美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护木制椽头,减少风雨侵蚀;二是明確建筑功能,便于识别皇家和贵族等级。瓦当特有的纹饰起到了宣示皇家贵族文化思想、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聪慧灵巧的古代工匠通过瓦当所用的图案和文字,维护王公贵族们的权威,同时又表达了其美学追求。体现出不同工匠家族的精湛工艺水准,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可资研究的历史实物资源。汉代的板瓦、筒瓦多为陶制,比现代建筑日常使用的要大,形制和工艺也不大相同。筒瓦部分表面一般只有简单的压印纹路,相对于带有丰富图案和文字的瓦当而言,后者更具艺术美感和收藏价值。

汉代瓦当在瓦当制作工艺上达到了顶峰,其纹饰题材有四神、翼虎、鸟兽、昆虫、植物、云纹、文字及图文综合纹等,其中文字瓦当(即以文字为主要装饰的瓦当)指示性和寓意相对明确,也更为常见,对后世书法艺术、考古和刻印工艺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二、汉代文字瓦当的艺术特色

汉代文字瓦当雅俗共赏,工艺精湛而不落俗套。汉代文字瓦当以篆体为主,也有少数鸟虫体和隶书,字数以四个字为主,少者有单字,多者有十二字[2]。汉代文字瓦当集书法、图案、印学等元素于一身,具有丰富的文化信息和艺术特色,颇有历史研究价值。

(一)寓意深远

汉代文字瓦当带有指示性,不同宫殿建筑所用的瓦当文字不同。汉代统治者使用吉祥语来表达祈福和美好的愿望,体现天人合一等思想,同时也是对自身存在的一种彰显。代表性的文字如“四夷尽服”“永受嘉福”“千秋万岁”“长乐未央”“与天无极”等。字数和图案根据不同用途进行增减或装饰,呈现出或典雅、或活泼、或庄严凝重、或天真狂放的综合效果。表达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精神状态和审美趣味,体现了我国汉代文化的观念。

(二)艺术构成

汉代文字瓦当多为圆形,文字的装饰以圆形为基本形状,文字的布局具有适合纹样的特征,同时又与篆体笔划和谐统一,将方块字的线条(有时也结合少量的几何图案)融合到圆形瓦当的形制里。以现代美术的角度来看,是巧妙地契合了现代艺术的点、线、面。

根据不同的字数、字形分布,瓦当面有不同的构成方式:或者按照四等均分瓦面面积、或者对角分布、或者任意分形。既有丰富变化,又遵循节奏,把字体形态的动与静、线条的争让和穿插以圆形就势,给人协调、统一且富有韵律的感受。

(三)线条美

篆体作为秦代的官方书体,具有中锋用笔、古朴大方的特点。汉承秦制,汉代瓦当以篆体为主是有文化思考的表现:首先体现了一种继承观念。隶书是汉代的官方字体,篆体在当时已经不再作为日常字体通用。这种复古意识使汉代文字瓦当的古意和装饰意味得以增强。此外,篆体笔划圆顺,也能与瓦当的形制相契合,使线条和形体和谐、有机统一,有一定的审美意识。

另外,瓦当为模具压制而成,制作模具的文字须先刻制,因而笔画中融入了斧斫金石之气,使汉代文字瓦当增添了古朴、圆润的线条美感。

综合来说,这一时期的文字瓦当沿袭了篆书的考究字体,独特的审美观念和精细的做工,使得瓦当面布局合理有序,其艺术性可与汉印相媲美。

三、汉代文字瓦当的制作

汉代建造重要宫廷楼宇,包括陵园在内,大多会在附近专门设置烧制砖瓦的陶窑,根据建筑物的具体需要进行专门的设计和生产。在形制和工艺质量上都有严格监管,有严格的问责制度,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汉代瓦当制造的质量。

对秦代和汉代瓦当残片横截面进行观察比较可知:秦代瓦当质地细密,呈青灰色;汉代瓦当颜色则由深变浅,由青灰色变成浅灰色,分量稍轻。秦汉时期的瓦当成品虽然略有不同,但在制作流程上基本一致。瓦当制作步骤主要包括:制作模和范、制坯、续制筒瓦、切割晾干、焙烧。6B069CAA-809D-4DEA-A7FE-1587EFDCFA75

模和范的制作分为刻制和压印两个步骤。刻制是先由刻工根据当头的整体设计、文字布局、线条穿插刻等落定之后,刻出木模(阳纹)——刀工的水平直接影响瓦当文字的观赏效果,一般由最好的工匠完成;第二步,木模制作好以后压制出泥制瓦当范(阴纹),压制过程中必须力道适度、均匀,以充分体现木模刻制效果为上;第三步,将瓦当范放入窑内烧好取出,便可使用[3]。

模和范的制作集合了文字的书写、刀刻、压印和烧制等不同的工艺流程,技术精湛的刻字,压印工匠往往能把文字书写效果进行审美提升,使瓦当文字的线条颇具力量感:既没有生硬的刀痕,又能灵活运用文字线条的长短争让,形成变化无穷的美的旋律;又把书法的书写性和飘逸融汇其中,使瓦当文字在朴素之中蕴藏着浑厚沉稳的艺术风格。制作了合格的瓦当范之后,就可以用经过加工的细泥翻制瓦当,进行晾晒和焙烧。

瓦当制作的工艺水平决定了其质地、气韵和整体艺术的观赏性,收藏的鉴别可以反映其制作工艺,作为把握制作水准的重要参考。

瓦当收藏活动中,识别真伪的关键就是把握其制作工艺,通过看、听、摸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单从文字线条方面看,真品瓦当的笔划匀称、有力、果断、清晰,刀功可见,笔画深度统一,凹凸起伏较大;伪品的笔画粗细不均,深浅错乱无序,整体上制作工艺显得粗糙。如果我们更深入细致地观察,会发现真品的笔画横切面,是呈“△”或梯形,字口清晰挺拔,笔画边缘切割斜度明显锐利。而伪品的笔画横切呈“∩”型[4],线条臃肿松弛,粗细不均匀。另外,真品瓦当文字中心一般会装饰大的乳钉或者连珠纹等,工艺水平较高的瓦当乳钉弧形饱满,力道十足,呈现出一种艺术生命力;而伪品在制作上投机取巧,粗制滥造,整体气息涣散,形神皆失。即使在表面的磕碰痕迹和包浆上做足文章,也难掩其气韵的缺失,不能给人生动的即视感。

四、汉代文字瓦当的文化意涵

瓦当从以素面、图案为主演进到以文字为主,体现了统治者的文化观念和审美意识的演变。一种观点认为,文字瓦当的出现源于青铜器铭文,是一种对古代文化的反观和弘扬;也有人认为,文字瓦当的盛行来自秦汉时期人们的雄心和自信,大一统的观念和征服四方的雄强意志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因素都浓缩其中。

就文字和形制看,衔接前文所述,汉代隶书盛行,是官方字体。但是文字瓦当中的书体绝大多数为篆体——缪篆和小篆。缪篆多用于汉印文字,篆体“随体诘诎,盘曲纠绕”。线条的艺术性很强,笔划中正有力、古趣盎然,适合追慕古圣先賢、感怀商周乃至三皇五帝的圣明辉煌时代的文化心理。

文字瓦当形状的实用性自然是第一位的——保护椽头,也恰好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核心观念:天人合一。瓦当以其形制、设计和寓意表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即圆满。中国人自古以来对圆推崇备至:天是圆的,生命是周而复始、循环不居的,言行要圆融,书写也要圆劲和圆活。凡事达到了圆就是达到了至高境界,就能“与天无极”。瓦当从半圆到正圆的发展固然与实用功能密切相关,但也必然蕴含着思想文化的常理,其中也贯彻着对圆的审美追求。唯有此,才能把实用和审美融会贯通,实现和谐统一,从而达到瓦当艺术的高峰。

五、结语

汉代瓦当源自西周,兴于战国,融合于秦,文字瓦当是汉代最具有时代特色的瓦当品类,是汉代瓦当的主流。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内容,具有高妙的形式感,兼具绘画、书法双重艺术价值,带给现代人美的享受。此外,汉代文字瓦当也是考古学中重要的物质材料,为年代判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物证。丰富了考古研究的媒介,对我们了解汉代人们的历史、习俗、文化观念和思想都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汉代文字瓦当把汉代人民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天真淳朴的思想观念,尤其是征服四方的自信和力量借由瓦当这一宫殿庙堂的构件得以综合呈现。可以说,在汉代文字瓦当中,凝结着中华民族雄强的气度和精神。其在艺术研究、考古等方面的价值有待进行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武梅.汉代瓦当文化研究[J].秦汉研究,2011(9):286-293.

[2]王峰.瓦当的历史及艺术特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0):109-110.

[3]孟卫东.汉代瓦当的形式构成美[J].文艺研究,2010(11):153-154.

[4]李平霖,赵雪,张大鹏.汉代文字瓦当的辨伪识真[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0(5):62—66.

作者简介:陈晟,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6B069CAA-809D-4DEA-A7FE-1587EFDCFA75

猜你喜欢

天人合一
论钱穆哲学的心性论维度
浅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当代意义
旅游境界浅说
“天人合一”的历史内涵及现代警示
论太极拳拳义中的儒道思想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关于《老子》生命哲学探析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生态伦理智慧及其现代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