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米透视:不可视艺术的构架重塑

2019-09-10谭力勤

画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暗物质隐形纳米

按:“科技奇点艺术”研究是建立于当今前沿科学、未来学、奇点学的基础上,对未来艺术在科技奇点冲击下的观念、形态、材料等演变进行论证、思辨和预测。此探求将涉猎强与弱AI艺术、颠覆性的生物艺术、万能的纳米艺术、无界面的虚拟艺术、4D智能打印艺术、智能材料艺术、智能建筑艺术和智能穿戴艺术等多个领域。

在生物智能和非生物智能将要融合的语境下,人类生命体架构以及人类文化艺术的审美内涵与创造力都将面临挑战与重构。借助《画刊》专栏,笔者渴望与艺术界朋友分享“未来指导现在”和“指数”思维方式,每篇科技奇点艺术短文力求演绎一种崭新的未来艺术观念、形态和案例,简练而不累赘。且诚心期待大家协同切磋、与世推移。

在科技奇点技术的冲击下,各种新型科技艺术形态将层出叠现。而探讨现在与未来的科技艺术新形态是我们这一代艺术家的宿命,既无法回避,也难以推卸。当下,先锋科学家和艺术家在忙着开疆辟土,并不断琢磨出一些正在伸展和重组的科技艺术架构,进而领悟出某些未来艺术形态开拓的雏形。

不可视藝术的架构开拓

“不可视艺术”,顾名思义就是生物肉眼看不见的艺术。它包括由不可视的物体基本结构单元[1]有序或无序地组装产生的自然结构;包括由人类生物以百般手段,实体操控不可视的物体单元进行的艺术创作;也包括观念艺术家使用观念思维、想象与行为的过程。

从20世纪60年代概念艺术呈现后,一些策展人和评论家零星地提出过“不可视艺术”的概念,但并未引起艺术界太多关注。其中颇具影响力的有策展人拉尔夫·鲁戈夫(Ralph Rugoff)2006年策划的“隐形艺术简史”展览,他调查了一系列使用隐形观念来质疑艺术界看待艺术的方法。展览收集了《空气的架构》(伊夫·克莱因,1959年)、《快乐无物品》(隐形墨水绘制,布鲁诺·雅各布收藏,1990-1998年)、《无题(A)诅咒》(汤姆·弗里德曼的无物空间,1992年)、《空调房间》(有空调而无物的空房间,艺术与语言机构,1966-1967年)等作品。

在《十佳……隐形艺术品》评论文章中,鲁戈夫认为1958年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的作品《将原料状态之感性转化为稳定画面》和2005年杰泊·海恩(Jeppe Hein)的作品《隐形迷宫》是隐形艺术历史上的重要代表作。前者在空画廊中安置单独的橱柜,周围表面全涂成了白色。艺术界认为空间已饱和,“好像一堵无形的墙壁阻挡了他们”。后者以巧妙的方式使用红外技术将艺术画廊的空白空间转变为隐形迷宫。海恩为游客提供了一对数字耳机,每当进入迷宫的隐形墙壁时,耳机会振动,画廊观众在不确定路线上穿行于无墙迷宫之中。

限于当时的技术因素和对纳米世界的认知度,鲁戈夫收集和论述的重点大都是观念和行为类型的不可视艺术。笔者在此称之为“观念型不可视艺术”[2],其可被阐释为一种以艺术家和观众的思维和行为为导向,从而产生的观念无形艺术品。面对一片空白空间,艺术家和观众想象力相互博弈和交融创作,而声音和光线的诱导使观众在无形的迷宫中寻找他们自己想象的艺术品,跟随破解艺术家的思维路径。

随着纳米技术、智能隐形材料、光学原理等技术的成熟和发展,艺术家和科学家已可在不可见的纳米维度中利用百万倍电子显微镜进行艺术创作操控,并利用各种科技手段使其可视化;同时艺术家利用新型隐形材料和光学原理来创作可见同时又不可见的艺术品。在此时空维度中,不可视艺术逐步从观念行为方式走向“不可视”的微观实体操作,从隐形材料最初开凿到宽度扩展,从实验室走向艺术家工作坊。笔者称此类艺术创作为“科技型不可视艺术”。

科技型与观念型不可视艺术的根本区别在于:观念型所探讨的是一种观念传达,排除实体制作,观众被强迫改变欣赏方式,用自我想象来琢磨艺术家的隐形思维逻辑。而科技型所探讨的是艺术观念和实体操作的结合,但更强调在前沿技术引导下对不可视的纳米世界实体进行操作和探讨;其纳米技术和隐形智能材料的大量呈现也给科技艺术家提供了多类手段和多维思考。从发展角度而言,科技型探讨潜力远比观念型宽广,更新速度迅捷,不断涌现出更多的不可视艺术的类型和操纵设施。

如英国纳米艺术先驱乔恩迪·赫维茨(J o n t y Hurwitz)[3]利用德国Nanoscribe 3D纳米打印机打印出7个仅相当于头发丝宽度一半的纳米人体雕塑。此类微雕可放在缝衣针的针孔上,生物视觉很难察觉到。

不可视艺术审美认知的重构

人类数千年来对视觉艺术的认知,是指运用各种材料、物体、视频、投射和虚拟等手法,创作可供人类视觉观看欣赏的艺术作品,其中非常强调人类视觉感官的体验、接受与交互,以及由此产生的想象和深层思考对话。

如上面论述基本正确的话,“观念不可视艺术”的审美认知基本尚未挑战视觉艺术的传统认知,大部分作品重申一种观念思维、交互碰撞式的审美过程。

“科技不可视艺术”的审美观念在某些方面完全颠覆了以往的认知,它利用物体机理表层架构、光射原理和纳米技术等方式来使艺术品创作过程从可视性走向不可视性。更重要的是,在纳米透视下,对不可视的物理层次美、结构美、材料美进行最深层探究,开拓了人类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广度,重构了部分审美认知。

a.不可视的微观美[4]

“纳观美感”即肉眼无法看到的纳米级的不可视美感,这种纳米微观审美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可视艺术审美习惯,从而纳米世界的美感将成为当代艺术审美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纳观美感”因与几千年的感官美感方式南辕北辙,使得过去的审美定义得以更新或者再制定。随着对不可视世界的认识的提高,加上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诸多微观展示手段的呈现,人类对不可视世界美的审美水准也随之发展和变化,其追求也更为迫切。

一个纳米,一个世界;一个粒子,一个艺术。不可视的纳米艺术将包罗万物,上到茫茫宇宙不可视的物质,下到不可视的原子和分子,无限大的宇宙与无穷小的纳米技术的碰撞。无穷小中的无限大,无限大中的无穷小,不可视建构中的可视性,可视建构中的不可视性等等科技艺术中的矛盾现象、哲理和悖论都将成为不可视纳米艺术审美意识的关键部分。多层和平行的宇宙蕴含了宏观、中观和微观美的全部质量,无限大的宏观宇宙和无限小的微观世界,呈现了宇宙的极大与极小的两极美。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和美感也在步步进取,从认识细胞美,到分子美、原子美,到今天拨动和重组纳米级别的物体美。这种“微观美”或“科学美”结合的艺术作品充满着不可言喻的色彩和无穷迷人的魅力。

b. 不可视世界的架构美[5]

纳米结构美是不可视艺术中微观美感的核心部分之一。纳米结构(Nanostructure)通常是指尺寸在100纳米以下的微小结构。它指以纳米尺度的物质单元为基础,按一定规律构筑或组装一种新的体系。构成纳米结构的块体、薄膜、多层膜,以及纳米结构的基本单元有下述几种:零维体系的有团簇、人造原子、纳米微粒;一维体系的有纳米线、纳米管、纳米棒、纳米纤维;二维体系的有纳米带、超薄膜和多层膜。

这些复杂而自然的纳米结构组成了世界万物之美。纳米艺术家对纳米物体元素和结构美的实验和探讨,既具有其科学层次上的探讨,又可赋予当代艺术更本质、更原始的微观物理组合内涵——纳米艺术中微观美感之精髓。其实,不可视纳米艺术就是用纳米技术工具来展示鲜为人知的微观纳米世界的深度美感,碰撞出前所未有的反視觉审美视野大扩张。

不可视艺术的形态延伸

就上述两类不可视艺术比较而言,科技型不可视艺术表现形态不限于任何思维方式,而是紧随科技发展而扩展,并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艺术表现手段。科技型不可视艺术在当今与未来(笔者能想象到的)形态大体可分为四种:现实篇:第一种为纳米艺术(NanoArt),即纳米级尺度材质的艺术,肉眼根本无法看见,必须在强倍电子显微镜下欣赏;第二种为隐形艺术(Stealth Art),即可见的实物材料艺术,在智能隐形材料遮蔽或涂层下以及光的作用下,艺术品时隐时现。未来篇:第三种是不久将来的量子隐形传态艺术(Quantum Tele Art[6]),利用量子隐形传态的瞬间来创作动态艺术品在时空传输中瞬间消失与瞬间呈现;第四种是较远未来的暗物质艺术,利用暗物质原理来创作摸不着看不见的暗物质打击、暗物质清理、暗物质转换、暗物质能源艺术[7]。

纳米艺术创作和呈现中的不可视部分隶属于不可视艺术种类,而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组成的大型可视艺术部分不包括在内,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纳米艺术都隶属于不可视艺术门类。纳米科技也派生出几十种技术手段应用于不可视的纳米艺术创作,这些科技又催生出多变的不可视的艺术形式。纳米尺度下的极微观结构、质地、点线、色度、明暗与肌理构成了不可视艺术独有的感染力。

目前纳米艺术已经历了从Nanolandscape到Nanosculptures时代的转变,也就是说,纳米艺术家已从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自然纳米结构,到能操纵分子和原子来创作纳米维度结构和组合体。为此,纳米艺术家已具备改变世界物质最底层架构的形体、结构、色彩、质地和尺度的能力。该现象笔者称之为不可视艺术中的架构可操控性和转换性。

哈佛大学博士后维姆·诺度文(Wim Noorduin)是纳米雕塑界的后起之秀[8],他通过独创的一种纳米结构作为初始条件,任其物体生长出3D纳米结构的艺术品。代表作有在萌芽水珠基底上生长的钉状花朵。

隐形艺术主要使用智能隐形材料[9]遮蔽或涂层艺术品,使实物材料艺术作品隐形而消失或者再反复呈现。由于隐形材料的保密性(各国政府控制),艺术家极难得其用于艺术创作。但一旦材料市场公开和普及,艺术创作潜力将不可估量。

我们可设想某美术馆举办隐形艺术展,观众步入展厅,所见为家徒四壁、空洞无物。一股冷风飘过,部分隐形材料被带走,部分艺术品则出现在空中和墙壁上。由于艺术品局部表层抹有隐形纳米智能涂料,艺术作品从不同角度观察之,时而清晰出现,时而隐形消失[10]。

再设想全息虚拟与真实物体相互交换的行为表演艺术。表演者的左体与右身分别由人物实体和虚拟全息投影构成,而右身被隐形材料遮蔽,代替被遮蔽的是虚拟全息投射的右身影像。其左体与右身既可分开、重组,又可替换。表演者利用各种身体语言和表情来表达实体和虚拟身体同步分离、替换重构所产生的喜乐哀愁[11]。

从观念阐述而言,艺术家也许可探讨隐形与存在、时空与黑洞、虚拟与真实、替换与重构之关联;揭示出真实与虚拟交换并存、可见与不可见的视觉特性将为人类未来生存矛盾之一;提醒人类做好身体和心理的准备来承受此颠覆般的生活方式。

隐形材料(Stealth Material)是上述设想作品的关键技术。生物看到的物体,是由物体将表面光线分散开,反射于生物眼睛里。而隐身材料原理是减少光线反射,同时减少物体影子。隐身材料能够吸收特定的光线,造成物体只反射出微弱的光,而生物肉眼无法感受较微弱的光线,从而造成物体好像不存在。目前北美的隐形材料研究已非常成熟,并已通过添加纳米原子、碳化硅超颖材料,来达到真正隐形作用[12] [13]。

量子隐形传态艺术、暗物质艺术是笔者对未来不可视艺术发展形態的预测,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还无法实现,科学家们还在奋力探索来揭开此现象奥秘。也许此原理技术的应用还属于遥远未来之事,但作为探讨未来艺术形态的先行者,却值得引起极度重视,也为不可视艺术的遥远发展提供其可研究的持久视野。

量子隐形传态(Quantum teleportation)的瞬间传输是其关键技术。提到“瞬间传输”,人们会浮想起《星际迷航》中的镜头,尽管人类瞬间传输还极其遥远,但中国科大潘建伟博士团队借助量子科学卫星“墨子号”,实现了地星之间量子态的“瞬间传输”。量子隐形传态艺术是利用量子纠缠将物质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不传送艺术物质本身)到遥远的艺术场点方式所创作的艺术品以及构思的艺术观念[14]。

设想未来某一天,艺术家可将生物艺术品(包括人类本身)分解成无数粒子,然后这些粒子的状态被传送给另一星体的粒子。届时,一个“生物艺术品”被分离消失了,另一个“生物艺术品”在星体上重构呈现[15]。

暗物质是比电子和光子还小的物质,不带电荷,不与电磁相互作用,能穿越电磁波和引力场,不发光也不反射光。宇宙中暗物质的质量远大于可见物质的质量,暗物质是宇宙的框架,它支撑了整个宇宙的平衡。物理学家丽莎·兰德尔(Lisa Randall)认为:“黑暗”的恒星如能形成,那“黑暗”文明体系也可存在,一种不可见的生命文明也许正与你近在咫尺。暗物质世界如具有生命,那这种不可见的生命文明将拥有绝大部分宇宙空间。

待暗物质原理和生命的能开掘和利用后,也可进而设想可视生物生命与暗物质阴影生命碰撞出的文明与艺术。也许可视生物生命能创造出暗物质不可视艺术,而暗物质生命也能创作出可视世界的艺术。多么美妙的阴阳制衡宇宙!

“科技不可视艺术”大部分创作仍处于“视觉不可视”的年代,须借助强倍电子和原子力显微镜才能观察之。而即将来临的明天,人类可通过脑机接口或者纳米机器人与大脑和眼球神经系统的融合等科技来操控,让不可视艺术演变为可神经元感受、皮层感受、大脑无界面虚拟呈视等。也就是说,人类不再限制于五官感受,各种新科技相助感受和欣赏方式都可能诞生。

“科技型不可视艺术”概念的提出,建立于当今科技艺术呈现的某种雏形基础上,并对其发展趋势和审美内涵进行非常肤浅的预测与初探。她就如初始胚胎——稚嫩且敏感,有待母体胎盘的营养培育。竭诚仰望众人赐教,期待真诚磋商和热烈辩论。

注释:

[1]一般指物质的线度都在0.1-100nm范围内的物体结构,也称纳米结构。

[2]“观念型不可视艺术”是绝对不能全面地概括历史上对不可视艺术的多向认知,如对隐形墨水材料、空气和能源不可视的艺术现象。

[3]谭力勤,“当代纳米艺术家精选”章节,《奇点艺术》,中国机械出版社,p.285-287, 2018年。

[4]谭力勤,“纳米艺术中的微观美感”章节,《奇点艺术》,中国机械出版社,p.267-268, 2018年。

[5]谭力勤,“纳米艺术中的微观美感”章节,《奇点艺术》,中国机械出版社,p.268-270, 2018年。

[6]笔者新创词汇,全称为“Quantum Teleportation Art”。

[7]种类还在逐步增多,此四类仅作参考。其次,第四种是否隶属于不可视艺术,笔者也待于确定。

[8]参看前引书的“纳米艺术家精选章节”中,有关维姆·诺度文(Wim Noorduin)的详细介绍。

[9]是新一代的隐身材料技术,具有感知、信息处理,自我指令并对环境信号作出最佳响应的功能。

[10]谭力勤,“不可见的大型艺术展”“穿越时空之舞”章节,p.245-257,“分裂的左体与右身”章节,p.160-164,《奇点艺术》,中国机械出版社,2018年。

[11]同上

[12]加拿大《赫芬顿邮报》(Huffington Post),“来自加拿大的生物技术Hyperstealth——量子斗篷”(Quantum Stealth Invisibility Cloak, From Canada’s Hyperstealth Biotechnology), http://www.huffingtonpost. ca (2012年)

[13]美国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和工程系官网:https://mse. stanford.edu

[14]潘建伟,《自然》(Nature),2017 年8月10日,新浪网:https://news.sina.com.cn/o/2017-08-10/docifyixcaw3766400.shtml

[15]澎湃新闻网: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 forward_1757729 (2017-8-10)

猜你喜欢

暗物质隐形纳米
神奇纳米纸
暗能量VS暗物质(下)
暗能量VS暗物质
“饿死”肿瘤的纳米机器人
隐形药水
关于暗物质的物理问题お
“0感无暇” 隐形妆
成语新说
究竟什么才算纳米产品
隐形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