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判性思维下历史人物的评价

2019-09-10隋炀帝吴秀色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1期
关键词:功绩隋炀帝批判性思维

隋炀帝 吴秀色

【摘要】 千余年来,隋炀帝被公认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暴君之一,说他罪行罄竹难书,一生乱用民力,靡费奢侈,祸国殃民,最终葬送了大隋帝国。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之一。隋炀帝的政治虽然成为暴政的代名词,然而,开凿大运河等各项政策实际都需要有强力来推动,因而不能简单地因暴君或暴政来对其进行盖棺定论。 “一善固然不能遮百恶,但一罪也不能废百功。”所以我们评论隋炀帝,功就是功,过就是过,功不折罪,瑕不掩瑜。

【关键词】 隋炀帝 批判性思维 功绩 暴政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1-116-02

0

部编人教版初一下册第一课是《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为了让学生更快进入新学期学习状态,在第一学期末我就布置了寒假实践性作业:1.了解隋炀帝和唐太宗;2.对比学习繁荣而短暂的隋朝和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新学期第一节课,假期后重逢的同学们见到我也异常兴奋。我就开始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寒假作业。一提到隋炀帝,学生们炸开了锅,抢着争着发表自己的搜索结果和见解,但是让我大吃一惊的是大家说出了大同小异的答案:“他是暴君”、“因为他的暴政葬送了隋朝”、“为了贪图享受,追求享乐修建大运河”等等。这一情况让我不得不正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上,初中历史课堂中如何利用批判性思维来正确认识历史人物,今天就跟同学们谈谈客观评价隋炀帝。

千余年来,隋炀帝被公认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暴君之一,说他罪行罄竹难书,一生乱用民力,靡费奢侈,祸国殃民,最终葬送了大隋帝国。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之一。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一书中说到隋炀帝:“(他)既被视为典型的亡国昏君,在一大团歪曲的历史记载和传奇性道听途说之下,令人即想窥视此人的真实性格,至多只能瞥见其一二”,这应该是真实的情况。从古及今,对隋炀帝评价的差异之大,令人惊诧。古书的记载不谈,近代以来老一辈的史学家,即使是比较开明的,由于囿于传统的历史观,对隋炀帝也是贬抑有加。今天我们就用批判性思维来还他的一些清白。

第一,统一全国方面

杨广自十几岁时就开始东征西讨,捷奏频传。二十岁时被任命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五十一万大军南下,隋军所向披靡,一举突破长江天堑,很快就平灭了南陈,二十岁的杨广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从此中国进入了和平、强盛的时代。虽然此役在一线指挥作战的是贺若弼和韩擒虎等人,但年青的杨广居中调度,统筹配合,表现颇佳,所以和李世民等其它挂名主帅一样,总指挥的功绩应归杨广无疑。攻占建康后,杨广麾下的隋军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杨广本人也表现出了明主的气度,不贪钱财,封存府库,对陈国资财“一无所取”,还杀掉了一些民怨极大的奸佞之臣,博得了南方百姓的广泛赞誉,“天下皆称广以为贤”。590年,原属南陈的一些地方爆发了大规模的叛乱,杨广被任命为江南总管,驻营江都平叛。在艰危的局势下,杨广成功地平定了江南高智慧叛乱,并从长远着手,在军事占领后推行合理的施政,用一系列合理的政策缓和了南方百姓的不满,打破了江南江北百姓之间的文化隔阂,此后天下渐渐归心,凝聚成了统一的“大隋”意识。

同学们听我这么一说,一脸惊愕、不相信的样子。

杨广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结束了上百年来中国分裂的局面。从此中国进入了和平、强盛的时代。这要比李世民指挥部队平定各路农民起义与割据的小军阀要战功卓著。可以看出隋炀帝杨广的功劳盖世!

第二,修建大运河

日本历史学家宫崎市定在《中国史》一书中评论隋炀帝说:“隋炀帝是史上罕见的暴君也言过其实,与北朝和南朝的诸君主相比,他并不昏庸。只是他喜爱奢侈,频兴土木,导致民力疲敝,这是无可置疑的史实。但考虑到其中有开凿大运河,也不能一味非难他;大运河南北贯通,带来的交通革命泽被后世”由此可见对他修建大运河的充分肯定。

在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修建南北“大运河”,隋炀帝的罪状之一就是修建了功在千秋的大运河。他征发河北民夫一百多万,用了数年时间,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的大运河,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贯通,南北航路自此连为一体。大运河自修成后便成为沟通中国南、北两域最重要的水上运输要道,日运财货百万,惠及两岸千年,为中国后世的繁荣富强打下了牢固坚实的基础,时至今日仍在发挥着重要的航运价值。

隋炀帝修大运河的举动虽然给当时的河北百姓带来了沉重的徭役,但利在千功万代,论起对华夏文明的贡献,后人少有能与之比肩者,可谓弊留当代,功在千秋。运河修好后,在之后的几百年间还有效地分流了黄河水患,直到宋代发大水时,这条千里隋堤还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性命。

唐人皮日休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不仅盛赞大运河对后世的积极意义,更将隋炀帝大修运河的历史功绩与大禹治水相提并论,评价可谓极高。所以说修建大运河是凝聚中国之举,隋炀帝为中国后代子孙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他对中国的功绩是不朽的、是很难有人比拟的......

第三,营建东都

在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派人修建洛阳城。当时首都长安在西北面,往东的路不太畅通,影响了国家政令的畅达。洛阳则处在国家的中心地带,可以有效地治理江南,控制北方,使洛阳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英国人崔瑞德在《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对隋炀帝在南方的活动有这样的评说:他在南方的任务是多方面和复杂的:缓和南方的怨恨和怀疑,在军事占领后推行合理的行政,打破阻碍南人成为隋室臣民的许多政治和文化隔阂……杨广集中全力进行可称之为文化战略的活动,旨在说服南人,说他们的新统治者非夷狄,而是具有和珍视同一文化遗产的开化的人,这对当时形势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四,文化方面

公元606年,即杨广登位第二年,就正式设立了进士科,在我国畅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自此正式诞生。科举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更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为中国的育才政策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对后世的中国影响极其深远。科举制度的优点就是选才比较公平,给广大贫寒士子提供了改变自身命运的平台,扩大了官吏的来源,为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和下层优秀知识分子提供了出头的机会,将其转化為统治者的左膀右臂,以保障王朝平稳发展的高明之策。

同时,在文化素养方面,隋炀帝杨广颇具文学天赋,是一位文学功底深厚的才子,更是隋唐年间最优秀的诗词家之一。论及文采,历朝皇帝中少有人能望其项背。王夫之评隋炀帝《泛龙舟》曰:“神采天成,此雷唐骨少年犹有英气。”隋炀帝《江都宫乐歌》形式上已经十分接近七律,可谓七律之祖。隋炀帝的诗歌地位不可小视,他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说他开创了“盛唐之音”的辉煌大气的阳刚之美,他可谓唐诗之祖。

最后我们来还原历史本来的面貌,在批判性思维下对隋炀帝的评价要客观、公正。

总体来说,隋炀帝算不上是千古明君,却也并不是千古暴君,更不是很多人想象中一无是处的人渣。准确地说,如果从外在表现来看,杨广应该算是英主和昏君的杂糅体,这在历代帝王中是相当少见地。他英明过,也糊涂过;上进过,也堕落过;成功过,也惨败过;获得过骄人的成就,也颁布过无数条乱命;曾经使万国来朝,让中原百姓扬眉吐气,却也曾令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我们今人看待杨广,应该秉持一种公正客观、一分为二的态度,既承认其过失,也肯定他的成绩。如果不能挣脱长久以来那种“成王败寇”、“以成败论英雄”的桎梏,就因为杨广是亡国之君,是失败者,就尽信李唐王朝那些将他妖魔化的说法,把他看得一无是处,那对这段历史就将产生一个偏颇的认知。

“一善固然不能遮百恶,但一罪也不能废百功。”所以我们评论隋炀帝,功就是功,过就是过,功不折罪,瑕不掩瑜。

猜你喜欢

功绩隋炀帝批判性思维
隋朝末年的“奇人”宇文化及
隋朝“江都之变”风云
浅谈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的历史功绩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刘邦妙喻刀箭说功绩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李渊起义
被吹捧出来的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