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境化: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使用策略

2019-09-10孔凡成

语文建设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语境青春教材

孔凡成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和语文学习任务群课程内容的学习,使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需要运用语境化策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语文学习任务群要“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教材编写,“学习内容和活动设计要源于学生的语言生活,通过富有挑战性的情境与任务创设,引导学生自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教学实践中,要“创设运用语言文字的真实情境,形成有意义的互动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在更广阔的语言环境中主动学习,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评价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在真实的语文学习任务情境中综合考查”。可见,情境不仅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贯穿语文课程的各个方面和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之中,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路径。

这里的“情境”,实为语境。王宁先生指出:“所谓‘情境,指的是课堂教学内容涉及的语境。”语境,指与具体的言语交际行为密切联系的、对言语交际活动有着重要影响的条件和背景,包括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虚拟语境、社会文化语境和认知语境等类型。

基于此,在使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时,可以运用语境化策略,使学习情境表现为具体的某一语境类型,学习任务成为某一语境的组成部分,学习活动体现为以语境为前提条件的言语活动,从而将情境、任务、活动有机地统一起来,让教材与生活相链接,令任务群的学习成为生活的需要,进而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设计为语境类型的学习情境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双线组织单元,力图将任务、情境、内容、活动、方法整合于一体,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精神。但目前的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重在主题、选文、内容、活动、任务的设计,对“情境”设置关注还不够全面,使得课程内容的学习显得抽象,没有完全成为学生学习的需要;活动,主要表现为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没有进一步表现为具体语境中的语文实践活动;而任务,则有游离情境之嫌,无法调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积极性。情境设置不具体,或者根本就没有情境,固然是考虑到各地教学情境不同,统一设置情境容易对各地的语文教学产生新的束缚,但由于此种做法容易导致教材中情境设计的示范性功能缺失,势必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不过,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为教师使用教材时大胆运用语境化策略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情境設计为具体的某一语境类型。

首先,确定主题与语境的类型。鉴于学习任务群涉及多样的语篇类型,语文教材的单元设计不必以文体设界,可以改为人文主题组元,将多种体裁的文本组合在一个单元中。例如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就突破文体界限,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词和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闻一多的《红烛》、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雪莱的《致云雀》等自由诗,以及茹志鹃的《百合花》、铁凝的《哦,香雪》等小说三类文学体裁整合在一个单元中。

根据语文课程目标,为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语文学习任务群中的各个学习项目,教材单元体现出不同的主题。当然,这些主题的选择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语境,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在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基于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未来充满着种种幻想与期待,教材确立了“青春激扬”主题,使该单元的所有课文都围绕这一主题,完成语言训练、思维培养以及审美教育等任务。

为实现这一主题,教师需要提供多样的语境类型。一是提供相对完整的上下文语境,紧密联系课文的上下文语境,从语体风格以及文体样式出发,结合篇章语境的特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同时落实随文学习语文知识的要求。二是提供情景语境、虚拟语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开展语文活动,认识到语文学习是生活的需要。三是提供社会文化语境,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感受作品的时代特质。四是提供认知语境,帮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文化阅历,促进理解与运用等。

比如,在“青春激扬”单元,一是建议学生阅读本单元的所有课文,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说说自己还有哪些困惑。根据学生已懂或不懂的问题,调整教材中规定的学习任务。这样,学习任务的确立既来源于上下文,也来源于学生的认知语境。二是鉴于课文《沁园春-长沙》的教学时间点恰好在9月份开学的第一周第一课,正是9月9日毛泽东逝世纪念日之前,因而可以组织毛泽东诗词诵读鉴赏会活动。如此立足情景语境,可以将相关学习变成毛泽东诗词诵读鉴赏会活动的组成部分。三是请学生搜集《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百合花》《哦,香雪》的创作背景资料,了解作家身世,立足社会文化语境,为进一步读懂作家创作意图创造条件。

其次,汇聚经典文本,创设多样情境。根据单元主题,将一系列同一话题的经典文本汇聚在一起,一方面形成互文语境,促进理解;另一方面生发与课文内容或言语形式有关的情景语境和虚拟语境,促进语言材料、言语规律、语文学法与生活情境的和谐统一,使学生成为相关情境中的一个角色,真实参与相关活动,实现从“课本情境”向“生活情境”的迁移。如在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毛泽东诗词集》,从中找出与《沁园春-长沙》主旨有关联的其他诗词,如《沁园春·雪》《菩萨蛮·黄鹤楼》《清平乐·会昌》等,形成互文语境,促进对《沁园春·长沙》的理解;也可以引入与毛泽东同时代的革命家如周恩来、朱德、陈毅等的相关诗词,相互印证;还可以创设虚拟语境——有同学对《沁园春·长沙》中善于通过意象和意境来表达豪情壮志理解得不到位,请你结合课文与其他诗词文本,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这就将知识的学习变为语文活动中解决问题的条件,成为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的需要。

再次,提供宏观情境,呈现言语材料。将主题与情境合一,创设宏观情景语境或虚拟语境,在相对完整的活动情境中,呈现一个个与活动阶段相关的微观情境,还原需要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语境,促进母语学习与生活相结合。比如在“青春激扬”主题单元,可以创设“青春颂歌读写汇报会”宏观活动情境,开展系列读写活动,将整个单元变成一个前后相连的语文实践过程。294FC53E-C618-4B3C-9018-E7D2C95232C9

最后,根据语境的显与隐,恰当开展语文活动。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些语境因素需要直接呈现出来,比如作者身世、社会文化语境、活动情境,但有些语境因素则可以不必呈现,比如与某些节日、季节相一致的语境因素。这些隐性的语境因素,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语文实践活动的设置。如在“青春激扬”单元,就可以借助9月9日毛泽东逝世纪念日这一隐性的文化因素,结合所学课文《沁园春-长沙》,开展毛泽东诗词诵读鉴赏会或革命英烈作品朗诵会活动。

二、作为语境构成因素的语文任务

受语文学习任务群影响,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设计了明确的单元学习任务。在单元导语中提出了单元的核心任务,如“青春激扬”单元核心任务为“阅读青春文学经典,领悟青春的价值”,要求学生从青春的角度切入,整合本单元词、自由诗和诗化小说三类文本的阅读,通过讨论、比较、鉴赏、点评、写作等不同的形式,探究青春的价值,体会作家抒写青春的艺术手法。在选文后面设计了单元学习任务。如“青春激扬”单元围绕核心任务,设计了四项学习任务。一是结合课文,探讨青春的价值,落实人文主题任务,引导学生感悟青春情怀,理解青春价值。二是欣赏诗歌,探讨诗歌鉴赏的方法;三是欣赏小说,领略小说的叙事、抒情艺术。这两个任务引导学生领略作品表现青春情怀的具体写法,包括分析意象、品赏诗歌语言、欣赏小说描写的艺术等。四是激发诗情,以诗歌的形式抒写自己的青春岁月。

但是,单元语文学习任务并非简单地、抽象地存在,而是要围绕课文将其变为真实的、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语文学习任务本来就应该是情景语境和虚拟语境中具体的交际目标,以真实的面貌具体地存在着,伴随着言语交际活动的整个过程,随着课堂交际活动的展开而变化。将学习任务变为语境的构成因素,身处其境的学生容易意识到完成语文学习任务是学会生活的需要。

教材单元学习任务的确定,从宏观语境角度考虑,要围绕着语文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要求,体现相关语文学习任务群所规定的内容,反映单元课文的共性特点。比如“青春激扬”主题单元的教学,首先就要将学习任务化解为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再根据语文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课程内容的要求,从文学理解、审美鉴赏、文学创作以及文学评论四个方面出发,结合单元提供的七篇文学作品,初步从单元内容主旨、诗词与小说鉴赏、诗歌写作三个方面确立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的确立还要从认知语境出发,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基础上。比如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可以联系学生已经读过的《沁园春·雪》;学习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可以联系学生已经读过的《天上的街市》。特别要注意的是,学习任务的确立还应根据学生的初读感知,了解学生的困惑,立足学生的需要,对教材中规定的学习任务进行适当增减。

在此基础上,还要利用并创设情景语境和虚拟语境,将学习任务转化为情景语境和虚拟语境中的交际目标,使之成为学生为了做事而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比如任务一结合课文探讨青春的价值,就可以结合课文中的某一片段,针对一些同学的混沌、困惑,设置“谁的青春在迷茫,谁的青春在飞扬”班级演讲大赛,通过演讲使处于青春迷茫中的同伴点燃思考的激情,感受青春的奋斗情怀,将青春价值的探讨变为勉励同伴、激励自我的写作、演讲必须完成的任务。

这样,单元学习任务生发于该单元的学习资源,呈现在具体情景或虚拟语境之中,可以促进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三、以语境为前提条件的言语活动

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通过学生自主的语文学习活动获得的。而语文学习活动是为了解决特定语境中需要完成的、和语文能力有关的任务而进行的言语实践活动。语文学习活动存在于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并以语境为前提条件。

语言运用情境贯穿整个语文学习活动。语境本身就是伴随着整个交际活动过程并对整个交际活动产生影响的言语交际环境。为了形成语文核心素养,也要求整个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都做到“情境化”。正如课标所言,“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

与语文学习活动相应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个人体验情境强调个体独处,重在切己体察、虚拟想象,主要对应“阅读与鉴赏”活动;社会生活情境是现实生活中与他人直接交往的情景语境,主要对应“表达与交流”活动;学科认知情境主要是面对探索和语文学科本体相关问题时的科学认知语境,按照科学研究状态下的规则和要求探索相關问题,主要对应“梳理与探究”活动。

课堂教学主要是围绕特定任务,组织与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其学习程序表现为语文学习语境的演变过程。事实上,语文教学程序本身就是“主题重现与语境演进”,是一个个与核心主题密切相关的具体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教学语境,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推进的过程。因而语文学习活动,可以有意识地围绕主题,设计前后相关的语言实践情境,推进语文学习活动逐步深化。

如“青春激扬”单元,课前课布置学生自读七篇课文,在自读体验中,发现自己的感受与困惑,教师根据学生困惑确定学生的学习任务:

语言目标

1.结合课文,认识词、自由诗与诗化小说的特点;

2.诵读课文,把握诗歌意象、意境与象征手法;

3.结合课文,体会诗化小说的叙事与抒情特点,体会诗化小说中描写手法的运用。

思维目标

结合诗歌特点,运用联想与想象,丰富对诗歌的理解。

价值观目标

1.能从意象与语言运用出发,探讨诗歌的欣赏活动;

2.能通过“青春价值”讨论获得启发,以自由诗的形式抒写自己的青春岁月。

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习定篇《沁园春·长沙》。294FC53E-C618-4B3C-9018-E7D2C95232C9

1.紧扣上下文,结合动词“立”“看”“问”“忆”“记”,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

2.结合该词,认识词的特点与表现手法。创设虚拟语境:有同学对词的特点不够了解,对《沁园春·长沙》中善于通过意象和意境来表达豪情壮志认识不清,不知道什么是意象和意境,更不知道意象和意境的功能,请你结合课文,尝试写写这方面的文章,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題。

3.利用9月9日毛泽东逝世纪念日,举行毛泽东诗词诵读鉴赏会,朗诵前要求学生通读《毛泽东诗词集》,并联系课文加深理解;选择自己喜爱的一首诗歌,立足意象与语言运用,说说自己喜爱的理由。朗诵鉴赏会上,可以朗诵作品,在朗诵前简要介绍诗词的创作背景和喜爱的理由;可以绘声绘色介绍自己对某首诗词的鉴赏体会;还可以联系与毛泽东同时代的革命家的诗词,感受一代人的情怀。

第二阶段:学习四首自由诗,感受他们的青春激情。

1.自由朗读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闻一多的《红烛》、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雪莱的《致云雀》,感受诗人的情怀。

2.比较四首自由诗,从主旨、意象、语言和韵律节奏等方面找出其共性特点。创设虚拟语境——班级周报需要一篇介绍自由诗特点的稿件,请结合课文中的四首诗歌,谈谈自由诗的特点,帮助大家理解自由诗的特点。

第三阶段:学习茹志鹃的《百合花》与铁凝的《哦,香雪》。

1.某同学阅读了茹志鹃的《百合花》与铁凝的《哦,香雪》,认为诗化小说叙事节奏舒缓,情感表现诗意化,善于通过细节描写来表情达意。你认为他概括得如何?试结合课文和他讨论一下。

2.结合社会文化语境的相关要求,搜集茹志鹃的《百合花》与铁凝的《哦,香雪》的历史背景材料,以及关于这两篇课文的赏析文章,进一步感受各自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点。

第四阶段:放飞青春颂歌,开展演讲与诗歌创作活动。

1.某同学在学习中发现这七篇课文除了通过意象和意境来抒写青春的魅力与价值,有的还用了象征手法。请你写一篇文章谈谈相关课文是如何运用象征手法抒怀的,并与他交流。

2.结合所学七篇课文中的某一片段,针对一些同学的混沌、困惑,举行“谁的青春在迷茫,谁的青春在飞扬”班级诗歌写作朗诵大赛,通过诗歌写作、朗诵使处于青春迷茫中的同伴点燃思考激情,感受青春的奋斗情怀,将青春价值的探讨变为勉励同伴、激励自我的诗歌写作。

第五阶段:回顾与评价。

1.结合课文,写一篇反思性交流文章,谈谈你对青春价值的认识,也可以说说你对相关文体特点与表现手法的看法,并与同学交流。

2.班报投稿:阅读郭小川的《甘蔗林——青纱帐》,交流作者是如何借助意象来抒怀的;或阅读孙犁的《荷花淀》,并与《百合花》《哦,香雪》比较,谈谈你对《荷花淀》描写艺术的看法。

从上述设计的语文学习过程看,语文学习活动与特定的学习语境紧密结合,语境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中,使语文知识的学习成为完成任务的条件,使学生始终在饶有兴趣的活动过程中形成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要之,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使用需要运用语境化策略,从而将情境、任务、内容与学习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拉近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距离,使语文学习成为学生语文生命成长的内在需求。294FC53E-C618-4B3C-9018-E7D2C95232C9

猜你喜欢

语境青春教材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教材精读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青春不打烊
跟踪导练(三)2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