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小老师”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五大能力

2019-09-10彭宝辉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02期
关键词:小老师小学数学

彭宝辉

【摘要】如果说课堂的“领航者”是教师,那么小组合作学习的“领头羊”便是“小老师”。“小老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驱动与核心,同时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桥梁与纽带。“小老师”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起到了一个“上传下达”的作用。由此可见,培养“小老师”俨然成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当务之急。因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于如何打造“小老师”在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提出了以下五点拙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老师;小组合作能力

一、打造“小老师”的引领能力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老师”便充当着“火车头”的作用,负责引领全组成员在合作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地进发。其中,要想让“小老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引领的作用,那么“小老师”必须拥有担当意识。勇于担当体现了“小老师”在小组中的表率作用,组员才能紧随“小老师”前进的合作步伐。此外,“小老师”还应具有服务意识,“小老师”只有全心全意地为小组服务,组员对“小老师”的引领才能达到心悦诚服,“小老师”的引领能力才得以彰显。

如,在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由于学生已经对折线统计图有所耳闻,因此,笔者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前置作业环节上,目的在于考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一来可以达到复习旧知的效果,二来可以实现预习新知的目的。此时,“小老师”就要展现出小组合作的引领能力,既要率先垂范地担起完成前置作业的任务,包括数据的收集、制表的操作、结论的分析,“小老师”都应身体力行地带动起组员步入合作学习的正轨。此外,“小老师”还要尽心尽力地为组员扫除学习上的阻碍,竭尽所能地为组员服务。例如,制作图表的注意事项、认清“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等。如此一来,“小老师”的引领能力将会得到组员的一致认可。

二、打造“小老师”的沟通能力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往不可或缺的桥梁。一旦缺少了沟通,人们无异于耳目闭塞、固步自封。可见,沟通的作用不言而喻。相比之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沟通的作用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小老师”的沟通能力直接左右着小组合作的效率。当组员还未彻底明确老师的要求时,需要“小老师”来转达与复述;当组员之间出现意见相左时,需要“小老师”来分析与辩驳;当组员之间的观点进行汇集时,需要“小老师”来总结与归纳。当然,“小老师”的沟通能力还应体现在小组汇报的环节,充当着小组“新闻发言人”的角色。不仅需要将本组合作的成果进行呈现与分享,而且还要经得起其他小组提问的“发难”与“轰炸”。

在一次试卷讲评课中,本人并不没有沿袭以往“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试卷讲评的模式,取而代之的却是分小组的方式来讲评试卷。此言一出,多数学生都会深感畏惧与不安,更有甚者还会出现面面相觑的窘迫。对于此番状况,“小老师”的沟通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倘若“小老师”的沟通能力突出,就可以削除了组员的学习畏惧感,解除了组员学习的后顾之忧,如释重负的组员定能在试卷讲评环节为“小老师”提供有力地后方支持。倘若“小老师”的沟通不畅,组员的合作学习必然会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必将大打折扣。

三、打造“小老师”的冲锋能力

正如一句歌词所言:“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学习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学习上的坎坷与挫折,也只有经过困难的磨砺与洗礼,学习的成果才会变得更加绚丽、更加甘甜。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迎难而上的决心和意志,往往多数人都是望而却步、束手无策。面对此番情景,“小老师”需要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打破学习的僵局,突破困难的阻隔,为全组开辟一道迎难而上的路径。当然“小老师”并非全都是“单兵式”冲锋,而应适时进行“组团式”冲锋。从而让冲锋的方式变得更丰富,冲锋的效率变得更显著。

如在教学《近似数》时,学生往往会在理解“四舍五入”的概念上无计可施。面对这道学习的“瓶颈”,亟需“小老师”为全组冲锋陷阵,“小老师”要在组内踊跃提出对“四舍五入”的真知灼见,为组员提供借鉴与参考,组员便可在“小老师”的观点上进一步“加工”与“打磨”,那么全组成员对于“四舍五入”的理解将会是刻骨铭心。在“小老师”熏陶与感染下,原有的“单兵式”冲锋也会逐步形成“组团式”冲锋,进而带动起学生整体的攻坚克难的能力。

四、打造“小老师”的机智能力

人的机智在生活中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在课堂上也可以化尴尬为从容。当然人的机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通过后天的历练,逐渐积攒下来的。要想打造“小老师”在课堂上的随机应变、见机行事的能力,从而有效地化解课堂上的尴尬,就必须要为“小老师”提供机智训练的平台。正所谓:“熟能生巧,巧能生智,智能生变。”久而久之,“小老师”便能逐渐具备处理课堂意外的定力,因此,“小老师”拥有课堂上的机智能力也将变得水到渠成。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由于学生对于三角形具体名称的划分颇感兴趣,于是笔者便让小组全体成员悉数上台汇报各自的见解。其中,有一个小组的组员提出:“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就是锐角三角形”的观点。话音未落,他便遭到其他组员的强烈质疑。面对此番站不住脚的观点,以及其他组员的争论不休、僵持不下。此时,该组的“小老师”灵机一动,与其极力辩解,不如虚心接受。于是,将纠错的权力交给其他组员。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化解场面的尴尬,还能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与透彻。

五、打造“小老师”的帮扶能力

常言道:“独行快,众行远。”一个人行走,虽然走得快,但走不远;然而很多人共同行进,虽不快,但会走得更远。小组合作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诚然,“小老师”的能力比较出众,自主行进的速度比较快。然而,全组携手并进,纵然行进的步伐会放缓,但是行进的步伐会踩得更实、行得更稳、走得更远。这是由于组员们的在学习相互搀扶、优势互补,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才能行稳致远。倘若只是“小老师”的一枝独秀,其他组员却被打入“冷宮”,那么组员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势必会极大受挫,那么小组合作的意义就荡然无存。

如,教学《圆的面积》时,由于本课的操作性比较强,小组合作的作用就凸显无疑。为了更好地将小组形成一盘棋、拧成一股绳,以至于将小组形成的合力最大化。此时,“小老师”需要适时放缓前行的步伐,助其他组员一臂之力,充分发挥“小老师”的帮扶能力。与此同时,“小老师”还应学会“先扶后放”,鼓舞组员各展其能、各施所长,只有小组内形成了均衡之力,小组合作方能后劲十足,最终才能达到同舟共济的实效。

总之,“小老师”在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时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倘若“小老师”能集“五大”能力于一身,那么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将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盛群力.小组合作互助合作学习革新评述[J].外国教育资料,1992(1):1-7.

[2]王坦.合作学习简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2(2):3-6.

[3]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10):149-155.

猜你喜欢

小老师小学数学
在语文课堂中让“小老师”“动起来”
“小老师”学生团队合作探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谈也让学生做老师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湖南保靖县:“小老师”派下去农村校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