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荣地标古建飞云楼 木质高楼界的“中华第一”

2019-09-10冯建国

炎黄地理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万荣斗拱李世民

冯建国

万荣有座飞云楼,半截插在天里头。作为万荣县标志性建筑的飞云楼,早已成为万荣人走向世界的名片,提起万荣,人们就会想到飞云楼,说到飞云楼,大家便又会想到东岳庙。因为飞云楼只是万荣东岳庙群体建筑中的一部分。

始建之谜

东岳庙的始建年代始终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根据《万泉县志》记载:“飞云楼在解店镇,高十余丈,上干云霄,相传为鲁班所做。”明朝嘉靖元年(1522年)重修古庙的石碑上记载:“邑志不载创始之年,惟见大元大德重修之,天顺改元又重修之。”而清朝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修飞云楼记》中又这样描述:“万邑治之北十五里许,有镇日解店,镇之东古有东岳神庙,不知创始何年。载入邑志,唐贞观年间分邑置郡名为汾阴,即有此庙。”由此可知,此庙创建年代起码应在唐贞观之前,距今已有1370多年。后虽经元、明、清和民国历代重修,对原貌已有所改变,但目前仍还保存着一些唐宋风格,而结构完全是清代造型,明显带有乾隆时期山西一些民间营造技法。解放后,又多次修葺,重整彩瓦,铸造铜顶,修复楼梯,增设栏杆,便是目前的规模。

众说纷纭的记载和传说,给东岳庙和飞云楼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当地流传着一个与秦王李世民有关的故事。

隋朝末年,群雄崛起,秦王李世民协父起兵晋阳,东征西讨,所向疲靡,奠定了李唐王朝近300年的基业。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李唐帝业尚不稳固,一些地方割据势力乘机发难。刘武周割据太原,王行本在蒲州反叛,吕崇茂称雄夏县。秦王李世民晓以大义,请命率师讨伐,率兵履冰渡河,直捣龙门。途经汾阴时,在张瓮、解店、古城三处屯兵,构成犄角之势。随后,守柏壁,攻平阳,袭夏县,最终夺取介休,斩敌无数,平定河东,得降将尉迟恭多人。

尉迟恭原为隋朝大将,后降李世民,深感信任不杀之恩,发誓为李唐效忠。当他刚降唐朝时,被李世民作为师府统军,仍率旧部人马。不料与尉迟恭一同降唐的寻相等人又相继叛变,另起炉灶。许多唐将认为尉迟恭也一定会叛变,便把他关了起来,还力劝李世民杀了他,以绝后患。李世民深知尉迟敬德的为人,不但不听劝阻,反而下令放了尉迟恭,并把他叫到自己的行宫,赐给他很多金银财宝,诚恳地对他说:‘“大丈夫意气相投,不要以小嫌介意。我终不信谗言来害忠良,你也应当体谅。你如果一定要走,我就把这些财物送给你作费用,以表曾经共事之情。”尉迟恭大为感服,从此忠心不二,成了李世民的心腹爱将。

河东平叛结束后,李世民命尉迟恭在张瓮、解店、古城各建庙宇、乐楼一座,以庆祝胜利还师。尉迟敬德接受这个任务后,不敢怠慢,当即四处招工,八方寻料,请来能工巧匠,购来奇木异石,在这三处修了三座庙宇,建了三座乐楼。历史不仅带去了当年的风云人物,也吞噬了诸多精美建筑,可惜张瓮与古城的两处早毁于战火兵灾,已不复存在,惟有解店镇这座东岳庙和飞云楼历经数年风雨沧桑,至今依巍然屹立。

“四绝”飞云楼

登上飞云楼,举目四望,顿觉云蒸霞蔚,气象万千。南面孤山孤傲耸立,依稀可见当年秦王李世民屯兵的秦王寨旧址。有风吹来,仿佛还可以听见当年演奏的《秦王破阵曲》的急管繁弦,紧锣密鼓,追思李世民英姿焕发、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虹的英雄气概,使人凝目遐想,宛若进入古唐的历史境界。

飞云楼是东岳庙中的精华建筑,为纯木结构,因为楼体斗拱层叠,犹如云带缠绕,所以得名飞云楼。又因建在古解店镇,俗名解店楼。它与晋北的应县木塔比肩齐名,素有“南楼北塔”之称,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飞云楼底平面为正方形,面阔进深各5间,楼体分5级,通高23.19米,纯木结构,十字歇山顶。底层木柱林立,构成棋盘式。二、三层各出抱厦一间,皆有栏杆周护,又用两平柱分为3小间,上筑屋顶,山花向前。下面用穿插材料承托,结构巧妙,外观玲珑,显现了该楼极其丰富的轮廓线。

专家说飞云楼在建筑特点方面有“四绝”。第一绝就是底层中央的四根通天柱,它们高有15.45米,直达顶层,并且与周围直擎的32根小柱子巧妙相联,共同支撑整座楼体。

其二绝就是这楼为纯木结构,所有有大小木质构件相接不用一颗铁钉,全是榫卯套扣,看它们连接得天衣无缝,非常牢固,遇到地震它们会越摇越紧,显示出了我们祖先的一大智慧。

第三绝就是整座楼明三层暗五层,从外观上看楼是三层,从里面看却是五层,其中暗隐了两层。只有人们来到第二层和第三层,才可以看到这两层间各有勾栏护卫着抱厦各一间,抱厦的中间又分成上下两层。

第四绝就是全楼斗拱密布,在抱厦的各层檐下,设置了多达345组的斗拱,而且形状变化多端,就像云朵簇拥,给人以凌空欲飞的感觉。飞云楼的翘檐翼角共有32个,每个翘角尖端站立着一位顶盔贯甲的武士,色彩绚丽,神态各异,威武雄壮。楼角悬有风玲,清风徐来,迎风摆动,仙乐随风荡漾,清脆悦耳。楼顶披覆着黃、绿各色琉璃瓦,每当天气晴朗,远远望去,金碧辉煌。

现存的飞云楼乃明朝正德年间建造,它在结构上和形体上继承了我国传统楼阁的民族形式和艺术特点,但是组合方法、载重传递等建筑力学和建筑方面比宋元时期又有较大的创新和突破。譬如通天柱上的方孔,为保护柱子而做的通风孔,起着干燥通风作用。

探访东岳庙

沿着中轴甬道穿过飞云楼,便是东岳庙的午门。午门面宽7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顶。两山砖墙,前后无檐,梁架简朴,斗拱工整,主要结构多为元代风格。

坐落在午门与正殿之间的是香亭。因建筑形式像八卦,俗称八卦亭,是专为东岳大帝贡献祭品、焚香行礼的地方。香亭中彩绘华丽,琉璃兽脊完美,四周围栏柱,上雕着石狮,栏板上流云缱绻,“飞云腾跃,各望柱头,雕工精细,形象生动,是明正德年间的石雕风格。此亭为方便祭祀活动,采用了歇山顶木构斗拱结构,中侧四周无壁敞朗,四角立石柱,下为石砌台基的形制,既不.使主殿显得太拥挤而空间不足,又增添了荣容华贵的气氛,构思十分巧妙。尤其是四根盘龙石柱可称为点睛之作,形制各不相同。其中三根浮云缭绕,游龙盘旋,只有西北角那根是孤龙一条,石柱上部收分明显,使整个香亭表现出了稳重而又轻巧的风格。

关于四根盘龙石柱,当地还流传着一段徒弟们与师傅比赛技艺的故事。据说,当年有师徒四人参与修建香亭,师傅是个有名的石匠,对徒弟们要求非常严格。为.了考验徒弟们的手艺,他们师徒四人各分配了一根石柱进行雕刻,要求不准互相观看摹仿。徒弟们得令后,自出心栽,各显神通,都想露一手。工成后,师傅逐一验收,看到徒弟们的作品时,一时目瞪口呆。只见三根石柱上飞龙腾跃,各望柱头,有驾云飞天之势,惟只有他自己的柱子是孤龙一条。师傅看罢,内心悲喜交加,既为徒弟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感到高兴,却又为自己技不如徒而羞愧难当,只好悄然离去,所以这才有这四根风格不同的龙柱。

东岳大帝殿是东岳庙的主体建筑,俗称正殿。面宽5间,进深5间,平面为正方形,重檐歇山顶,下檐施四辅作单抄斗拱,前檐收刹较大,石雕蟠龙柱多有损坏,两平柱柱础为元代线刻龙纹复盆柱形。殿内构件多为圆木制成,犹存元代形制。殿顶琉璃兽脊,两端为鸱吻,其工艺纤细华丽,为该殿的建造过程提供了实物依据。新塑的东岳大帝像,色泽鲜艳,浓彩重抹。头戴冕旒,身披龙袍,双手持圭,凝目端坐,一脸庄重肃穆,与慈眉善目的佛像不同,再细看,和我曾经看过的玉皇大帝差不多,两旁各有侍童站立。因为相传他是专司地府的神仙,掌握着人间的生死大权,因而丝毫不得含糊,天长地久,就变得十分庄重肃穆,一望眼神便知,不服。

东岳庙的阎王殿地势比中轴线建筑群低一米左右,在东岳庙的最后,俗称十八层地狱。阎王殿正中塑有地藏王,后墙壁绘有大型壁画《魏征梦中斩龙王》和《小唐王游地狱》的故事。

东岳庙是一座道家宫观,其中所供奉的东岳大神就是道教尊崇的泰山神,传说他是分管阴曹地府的神仙,掌握着世间每个人的生死贵贱、福祸凶吉。

猜你喜欢

万荣斗拱李世民
内外模台车滑移法在明挖隧道二衬施工中的应用
说不完的斗拱
说不完的斗拱
斗拱
三张纸条
皇帝不能玩权术
解放:万荣笑话的活字典
万荣笑话:人间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斗拱系列灯具设计
以诚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