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9-09-10薛雷

成长 2019年11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

薛雷

摘 要:河南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其省內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富。然而伴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镇一体化的发展,许多优秀非物质文化在时代的进程中逐渐消失殆尽,本文旨在对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进行梳理进而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

河南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省内有着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作为人口大省、文化大省、教育大省的河南,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镇一体化的发展,许多民间优秀的文化在时代前进的步伐中逐渐消失,这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出了更多要求。

1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1.1 建设与保护之间的冲突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迅速发展,许多地方政府打着或者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旗号,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做了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热点的一个虚头或者是一张名片,并没真正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最终导致该保护的没有保护,相反在为了推动经济的建设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了失真,变味、走样。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打着特色文化小镇的名义,实质上借文化保护的旗子,搞房地产开发或者建一些所谓的生态园,这样做最后的不仅不利于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而且变相加速了传统文化的消失。

1.2 文化传承人的断层

文化传承人是保护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要素,有了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才能更好的传承下来。[1]但在现实生活中,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往往是一些年纪比较大,学历比较低,而且经济水平较低的一些收入者,同时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济上不能给学习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造成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也乐意学,甚至觉得充其量也只是一种娱乐,更谈不上将非物质文化传承当做是一种职业。在对河南非物质调研的过程,发现有的非物质传承项目苦于找不到传承人而面临失传或者濒临消亡的状态。也有的地方有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即使找到了传承人,大多是出于自身的爱好不是为了文化的传承去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学到的只是皮毛而未得到真正理解或者感受到非物质文化的精髓,这就文化遗产在传承人身上很好的传承。

1.3 宣传教育不到位

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仅仅限政府文化部门的报告之中或者是学者的研究学者文章之中,没有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多媒体的迅速发展,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实现文化的娱乐。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娱乐性方面欠缺,也无法融入市场带来经济效益。加上地方的一些政府和组织部门也懒于宣传,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也没有相应的宣传渠道,这就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传承的空间越来越狭小,逐渐的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之中。

例如:例如河南武术整体在萎缩或者在减少,尤其是地方上的一些有名的老拳师因病相继离世,致使一些拳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个别拳种已经到了失传和濒临灭绝的地步。[2]在对河南省打铁花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因为打铁花这样运动具有一定危险性,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也不愿意接触。加之平时大家在现实的生活中很少见到,即使大家有幸也是在一些大型组织活动下才可以领略它的魅力之处,如果在观看现场没有人解读,广大人民群众根本不知道它为何物,更别提传承和发展。

1.4 保护经费短缺

笔者通过河南文化厅官方网站查询得知,根据河南文化厅、河南财政厅豫财科【2017】225号文件显示,河南省在2017年向省内12单位所管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拨款共计1290万元,但这对于那些浩如烟海的保护对象而言,依然是杯水车薪。在对河南非物质文化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下边许多的地级市和贫困县镇的地方,许多非物质文化保护需要的保护经费,因为当地财政的原因,得不到很好的保证,导致大量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普查、记录、整理、宣传及其重点抢救保护工作无法有效开展。[3]

2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

2.1 加强传承保护

各级政府和高校要加大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保护力度,大力培养新一代工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当成一项任务来抓,落实到人、落实到项目、搞好普及教育工作。同时给提供文化传承人良好的就业、创业、文化传承平台,让他们在这平台中将文化传承一直延续下去。再有条件的地方引入企业,通过企业搭建文化平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市场的操作,可以进入到经济市场,使广大的市民群众可以近距离的接触到,使文化转变为经济,通过经济反哺文化的形式带动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2 加强项目保护

同时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已经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保护,要积极深入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将项目保护和工程保护结合起来。[4]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对非物资文化遗产进行详细,认真、系统、全面的排查、记录、建档,要充分发挥当地高校资学术源积和非物质传承大师的名人效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研究。

2.3 加强非物质文化项目进高校

我们各级政府部门、企业、民间组织要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专业的研究和探索,更需要大量的支持者和参与者,而学校教育正是参与式传承者的主要培育场所。[5]目前河南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项目活动中除了戏曲项目以外,其他项目较少,还需发挥省内高校的教育资源平台,通过搭建教育教学的模式,将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高校课程设置相结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体系,让更多的大学生同学学校的学习去了解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广大学生爱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2.4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宣传力度

我们要依托传统节日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等组织大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演义活动,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展开宣传;同时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抖音、山火小视频、快手等视频软件,在晚上对非物质文化进行宣传。例如利用:“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重大活动,让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与进来,充分的向世人展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彩,让游客和观众亲切的感受非物质文化的魅力。

总之,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级的力量,带动大家积极性,采取有效的保护对策,积极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

参考文献:

[1] 田冰.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及对策[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5月第13卷第3期.

[2][3] 夏挽群,陈江风.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现状及抢救保护[J].河南社会科学,2007(1):35.

[4] 文平,付善勇.河南省非物质文化保护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3月,第3期.

[5] 钟志勇.学校教育视野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J],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版,第109页.

[5] 何华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巧[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