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并购迎来最好时机
2019-09-10黄婷
黄婷
中国并购市场交易已经到了至暗时刻?
普华永道的研究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国内地企业海外并购和私募股权基金交易金额大幅度下跌,因而使得并购市场交易总额大幅下跌。在数量上,2019年上半年的交易并购数量排在三年以来的倒数第二。与此同时,私募股权基金交易大幅缩水,环比下降高达46%,将近一半蒸发。
“这个数据基本上符合当前并购市场的形势。”在广东佛山南海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并购高峰论坛上,同心基金总经理仪垂林在接受《陆家嘴》记者采访时说道。但是,中国并购市场现在恰恰到了正本清源的时刻,对于真正有战略意图、资金储备和人才的企业而言,当前反而是最好的并购时机。
“爆雷潮”引发行业洗牌
普华永道研究显示,风险投资因为受到经济环境和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投资者们的出手都相当谨慎,卖方的观望情绪也相对浓厚。而传统私募股权并购基金募资金额全面下跌,人民币基金募资规模近乎跌至谷底;虽然大型美元基金仍有充足的可供投资的现金储备,但许多小规模的基金或者业绩低迷的基金甚至已经清盘退出了。
作为奔走在并购市场一线的投资人,仪垂林对当前国内并购市场的严峻形势深有体会。
“并购整体形势与经济繁荣程度紧密相关,当经济处于下行阶段,企业遇到经营上的困难,自然无力进行外延式扩张,因此会对并购活动比较谨慎。”仪垂林说,但是在经济下行的时候,资产价格自然更便宜,十年一遇的最好的并购时间窗口同时打开,对于那些做好了人才和资金双重储备的优质企业反而可以借机大举并购,成功实现逆势增长。
2018年上市公司商誉集中爆雷,在仪垂林看来,这恰恰是早期野蛮并购产生的必然后果。
从2014年开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活跃导致A股商誉规模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据统计,2008年A股商誉水平仅800亿元左右,2013年为2136亿元,而在2014年~2016年,A股商誉水平规模从当年的3287亿元迅速增加至万亿以上,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当时A股正处于牛市后期与宏观杠杆率的高点,而并购门槛的降低直接掀起了并购潮,高溢价并购必然带来高商誉。
“2018年的大规模爆雷,除了经济大环境和去杠杆的影响,主要还是企业自身对于环境应对不妥。”仪垂林说,爆雷就是对并购最好的诠释,在以前的野蛮并购时代,资本在产业整合之外,往往还带着其他目的,随着这批野蛮并购的资本出清以后,并购行业也会洗尽铅华,回归本真。
仪垂林指出,从今年的情况看,大部分中国企业的并购已经回归到产业整合的正途上来,这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的一个结果,而且并购将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最重要载体,上市公司成为并购的主力军。
“因此在我看来,现在反而是产业并购最好的时代。”仪垂林说,中国现在真正到了用市场化并购进行产业整合的时代,在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有一些企业、商业模式和产业都到了该退出或者改革、前进的时刻,并购的时代已经开启。
企业应该如何通过并购做大做强?在仪垂林看来,并购还是应该围绕主业进行横向或者纵向并购,这也是符合当前中国企业发展阶段的。
“至于跨界并购或者双主业并购,只有当企业发展到了一定规模以后才能够做到,但目前,中国大部分企业还达不到这个程度。”仪垂林说。
至于应该如何评价并购是否成功?仪垂林认为,并购应该放在具体时空背景下进行评估才是客观的。比如2007年黑石集团在房地产泡沫高峰中斥资260亿美元通过杠杆交易收购了希尔顿,当年被评为最失败的收购案例,可到2013年12月希尔顿成功上市,这个收购则被认为是黑石集团最成功的并购案例。
“我认为成功并购的关键因素是人才储备。”仪垂林说,一方面是对并购过程实施管控的操盘型人才,另一方面是在企业并购之后能够实施整合与协同的高端人才,而专业机构在并购过程中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因此并购战略应该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管理者应该对并购活动及其特点有深刻的认识。
仪垂林表示,要想把并购整合做好,企业必须拥有在并购完成之后可以实施整合与协同的人才,这项人才储备工作是很多大企业并不重视也不具备的。
海外并购机会在日韩
数据统计显示,今年前8个月,国内并购交易额前三名的仍然是传统行业,包括制造业、房地产和金融,但是,新经济市场的并购也在日益活跃,信息通信、传媒互联网等新经济行业以400亿以上的累计交易额、100起以上的交易数量位居前列。
“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并购市场还是主要会以传统行业为主。”仪垂林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产业结构调整,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对象就是传统行业,在未来3~5年,新兴行业还是在为传统行业赋能。
但是,在科创板推出之后,仪垂林认为,围绕科创板的并购也会越来越多,科创板并购重组规则的发布,也将为市场化并购重组带来新的机遇。
仪垂林也表示看好大健康领域的机会。“大健康领域的趋势是看得见的,我对这个行业十分看好。”仪垂林说,虽然国内医药行业短期内受到一些政策的影响,出现了波折,但是庞大的市场需求是看得见的,这才是最根本的。
同时,仪垂林指出,发达国家医药企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特别小的企业,一种是特别大的公司,但中国恰恰相反,主要是以中型企业为主,并且和國外不同的一点是有很多的中药企业。在未来,国内医药行业的趋势应该也会向欧美发达国家看齐,一方面是大型医药企业的形成,另一方面是小而美的研发型医药公司出现,这个过程当中就会出现很多并购的机会,因此,未来医药行业的整合并购应该是一个比较大的趋势。
对于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在当前全球贸易环境之下,仪垂林认为,现在比较好的海外并购的机会其实不在欧美,而是在日韩等国家。
“特别是日本,有很多技术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未来中国企业对日韩在新技术方面的并购会有很好的机会。西方不亮东方亮,总是有机会的,只是看企业能否抓得住。”仪垂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