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的心灵标本和精神档案
2019-09-10王鹏程
俄罗斯诗人波洛克说:“世上有个最纯真、最愉快的节日。它是对黄金时代的记忆,是如今快要消失殆尽的一种感情——对家园的感情的最高点。”波洛克说的是孩童对家园的依恋和热爱。对于波洛克时代的绝大多数孩童来说,家园是黄金时代的回忆,是某种天堂的幻景。但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遥远东方,在桂西北的深山老林中,却有一群孩子,与中国大多数农村的孩子一样,沉浸在另一个比现实更广阔的书籍的世界里,幻想着外面的神奇斑斓,憧憬着自己尚无法确定的未来。这是一个数量庞大得令人无限感伤的群体。他们中少数的少数,几乎用尽一生的努力,才完成了悲壮的翻山越岭的眺望。中国农村的孩子,生下来就被置于命运的低谷,要维持简单的生存就得竭尽全力,大山里的孩子更为不易。他们倘要实现自己看似再平常、再普通不过的愿望和理想,往往要付出比城里孩子数倍甚至百倍的努力。即使在今天,这一情况也没有多大改观。他们的境况正如那句著名的电影台词所言——“生活是只有此刻这么艰难,还是一直如此?一直如此。”
剑书是这个群体里的佼佼者。他从八桂大地的深山古寨里走出来,以自己的聪慧、勤奋和努力考上了师范学校,并以自己的文字开辟出属于自己的文学宅院。这本身就令人感动和佩服。令我怦然并引起强烈共鸣的,不止他质朴而充满灵性的文字,更有他那令人叹惋唏嘘、不堪听闻的童年经历。我曾在八桂大地上游荡过三年,足迹遍布大半个广西,对这红土地上的人情世态有着粗略的概览和认知。但剑书笔下的童年生活还是让我有着难以掩饰的惊异和揪心。这一方面由于他文字的诗性魅力,他对文学的痴迷和执着;另一方面却是他童年的不幸、生活的艰难,以及他的倔强和顽强。在今天可怕的宁静之中,我偶尔也会凝视童年令人惊恐的深渊,仰望那些旧日的星辰,但没有余暇也没有勇气去回嚼童年的生活。剑书的文字正好填补了我们这批从山村突围出来的孩子的心理空缺。可以说,剑书的经历,他的文字,对我们那一代人而言,具备标本性的价值和意义,可谓一代人心灵标本和精神档案。
在剑书的文字面前,我们常常会深感文字的软弱和无力,甚至可以说,不幸这个词难以承载他童年的不幸。大山里的孩子,羞涩、孤寂、腼腆、倔强,他们向往外面的世界,迷醉于文字所营造的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丰盈、明亮、斑斓的世界。可命运所眷顾于剑书的,单是上学,就得以最快的速度奔跑三十分钟。这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不幸,那些接踵而至的大不幸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击垮这个幼小而稚嫩的心灵——父亲不甘屈辱,自杀未遂,创业失败,家道彻底中落,比这更可怕的是父亲性格的冥顽和暴戾;咽下断肠草,口吐白沫而死的姐姐;痛苦绝望,把剪刀刺向自己胸膛的母亲……父亲呆滞的目光,姐姐那双断肠草编织的眼睛,目光穿不透的高耸入云的山峰,备受周围人藐视讥讽的人间冷暖……幸亏有书,幸亏有梦,他可以在书籍里寻找庇护、抚慰、温暖与忘却。正如他所言:“唯有书籍能让我从现实的处境中逃离,唯有书籍能让我感到彻骨的快意:在逃离中,另一个比现实更广阔的世界横亘在我狭窄的童年时光,这是苦痛给我的痛楚,也是苦痛给我的恩泽。”(《那一季翻山越岭的眺望(自序)》)是逃离,更是投入。他将整个生命浑然投入进去,结出饱含情感和生命温度的文字。年少时代的敏感和疼痛,成为他人生和心灵的胎记。他在悲凄的童年的阴影下,做着夸父逐日般的奔跑。家园、故乡、头顶的月光、奔跑的石头、断了犄角的老黄牛、像只鸟挂在前额上的唢呐、披着云霞出嫁的绣娘、翻山越岭看电影的经历……这些被岁月风雨和人生艰辛磨砺成五彩斑斓的雨花石,既珍含着懵懂少年的敏感、向往、幸福、不安和悸动,也呈现着无邪心灵对无法预测的伤害和突如其来的打击无法承载的生命之痛。《奔走的石头》就是这样一部在爱恨交织中达成生命意识的映照与穿透的力作。
剑书的散文并不拘囿于自己生命的狭小天地,并不满足于做同时代人的精神影像。他常常自觉深入到现实和历史的腹地,获得严峻的现实感和深沉的历史意识,从而形成开阔的气象和高远的境界。满叔的马帮、死于猎枪之下的堂姐,惨绝人寰的三年大饥荒、吞食观音土腹胀而死的外祖父,被侮辱被毁灭的彩石姐、背井离乡打工的青年、漂泊在城市里的大山的孩子……历史和现实的复杂交织与诡异缠绕,塑造了大山里孩子的命运以及无法预知的漫漶未来。当我们如此单纯,如此觉醒,如此忧伤,如此专注于复杂暧昧的当下,生命和历史会给我们怎样的回馈呢?剑书散文的角角落落,渗透着这样的疑虑和迷惘。
剑书的文字,从偏僻的山寨走来,沐浴着清晨的阳光和露珠,粘带着红土地上的泥巴和荆棘,纯粹质朴,如同牵着村庄奔跑的河流,如同爬上山坡的石头,如同泰戈尔笔下的《我庭院里的鲜花》,清新扑面而声响淙淙。这是剑书生命“庭院”里的“鲜花”——“时而粗犷,时而纤细,时而从悬崖落入深谷,时而躲在幽深的溶洞。巉岩陡壁在她的路上野蛮地阻拦,错节的树根像乞丐伸着嶙峋的手,想在波光粼粼的水中抓住什么。”剑书用时间之手,抓住了童年的水稻、石子和云彩,也抓住了伤害、悲凉和疼痛。他用写诗的语言写散文,灌注了整个生命与情感。大地上的一切,皆被他赋予魂灵,他有一种万物皆备于我、万物皆有灵魂的能力,平常的一切在他的笔下,均具有难以抵抗的魅力。尤其是石头,再不是冷冰冰的物象,而是融入生命并成为生命的器官。故乡的人们在石头上生,在石头上长,在石头上死——“在这被石头裹围得密密实实的山野里,玉米种在石头窝窝上,水源藏在幽深的石洞中,父辈们打开家门,只见石山钻入云雾,刺进云端,关上家门,推着的是石磨,甚或坐着的也是石凳。他们躺着的,有些是石头架起的木床,那木床在夜晚的辗转反侧里石头碰着石头,石头撕咬着石头,父辈们枕着石头怪响入睡,乱石堆垒的梦里,父辈们安居于湖边平野的庄园依稀返回心头……”(《奔走的石头》)他们站在高高的山坡上仰望天空——“身前身后,全是边角如刀口的石头,它们把我的目光割伤,一朵脚边的野花就是目光疼痛后结出的疤痕。”(《爬上山坡的石头》)剑书是石头的孪生兄弟,是石头的泄密者。桂西北无处不在的赤裸裸的、亘古缄默的石头,前世今生的秘密,恩怨愛恨的纠结,在他的笔下绽放为无处不在的花朵。就中国现当代散文写作中的石头而言,如此懂得石头,如此理解石头,并行之于如此富有魅力文字的,剑书无疑是其中的领舵者。
剑书有着清醒的警觉和成熟的文体意识。他一直在矢志不渝地寻找属于自己的恰切的表达方式,抵达生命的本真和写作的腹地。他用文字咀嚼人生和人性,对抗孤寂和虚无,培育力量和勇气。写作已经成为纾解安妥自己魂灵的方式,成为他叩问生命和存在意义的自然而然的结果。他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散文,“她的气度一定是浸润了诗歌高贵而拙朴的品质,她的身段一定是得到了精心锻打、淬火而成,她的发音方式一定是有别于众口同声与众声喧哗”;她“渗透着一种深沉的生命意识”,“不管是爱恨还是哀愁,不管是欢苦还是望盼,都应打通此心彼心,力图在同心之上达成感同身受,达成生命意识的映照和穿透。”(《那一季翻山越岭的眺望(自序)》)他用自己的文字,有力地诠释并印证了自己的散文写作理念。
剑书在序言里写道,写作是“默默者前行一盏飘摇的灯火”,是“内心沉浮挣扎的一种救赎”,是“确证自我存在的一种方式”(《那一季翻山越岭的眺望(自序)》)。真正的写作莫不如此。但他的散文,显然超越了“小我”,获得了“大我”的属性。他以自己的写作,见证了一代人、一个群体的生命历程和精神履历,获得了普遍更广泛的社会功能和文学意义。我们期待着,他的散文写作能依然遵循自己的写作理念,书写更大的图景,获得更大的气象,取得更大的成绩。
→ 王鹏程 1979年生于陕西永寿,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著有《马尔克斯的忧伤—小说精神与中国气象》,曾获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论文一等奖、陕西文艺评论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