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美景交相辉映,思维语言和谐共生
2019-09-10李锋
李锋
曾几的《三衢道中》以简练朴实的语言、清晰优美的画面描写了诗人在三衢道中游览的见闻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平淡生活以及和谐山水的无限热爱。虽然整首诗理解起来难度不大,但其中丰富的韵味值得学生细细品味咀嚼。教学中,教师要以“三衢寻美”为思维主线,引导学生在朗读和想象中走进诗歌语言的内在世界,深切感受文本中所蕴藏的情感和意蕴,为促进学生语文核心能力助力。
一、整体把握,借助丰富文化初识美景
1.延续悠久古迹,展现文化之根
古诗中的写景都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品读古诗某种程度上就是品读文化。在古诗教学之初,教师可以拓展补充与古诗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在立体化资料的浸润下,滋生文化之根,为深入解构故事奠定基础。
教学这首《三衢道中》的过程中,教师先后为学生出示这样的历史资源:首先,利用《说文解字》认知“衢”字,即“四达谓之衢”,并结合古代字理,深化对“衢”字的理解,然后相机出示介绍三衢典籍中的文字:“界兹山为三道,故谓三衢”“州有三衢山,故取其名”;其次,教师依循古籍中的介绍,相机播放三衢的美景,并在视频中引出曾几描写三衢的古诗《三衢道中》。
纵观导入的教学环节,教师借助各种极富文化意味的文献资料,先从“衢”字的字源字理入手,相机解释题意,尝试将文字资料与视频资源有机统整,用文字和直观视頻再现三衢之美,顺势揭示出今天要学习的古诗,同时赋予了这首诗浓郁的文化气息,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境界。
2.链接原始经验,探寻三衢美景
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学生并非第一次接触,他们在先前的学习中既形成了能力,也积累了方法,教师无需从零起点入手重复教学,而要引导学生回顾学习方法,将故事的朗读与诗意理解在自主性状态中完成。
在历经了传统教学中读正确、读节奏之后,教师着力引导学生从四个方面捕捉诗歌中所蕴藏的三衢美景:1.找一找:诗人游览三衢山是什么季节?一路上看到了三衢的哪些景色?紧扣诗歌中的“梅子黄时”了解季节,并将其与“日日晴”联系起来,感知诗人游览时的环境;2.绘一绘:从诗歌的整体入手,根据地点和视角的变化绘制出诗人行进的路线,让学生从诗意出发,交流辨析诗人的游览路线,并相机理解“泛”“却”字的意思。3.想一想:紧扣诗歌中的关键性词语,揣摩诗人游览三衢时的心情,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歌表面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文本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情感意蕴。
二、依托诗意,借助认知支架想象美景
1.创设情境,假想美景
教学中,教师着力引导学生想象:原本梅子黄时都是连绵不断的雨季,但今天诗人出行却是晴空万里,你认为诗歌中哪个字最能体现诗人内心的情感?教师葛军的学生回答,结合诗歌情境引导学生多元化理解这个“晴”所裹挟的丰富意蕴;其次,假如你是诗人来到了小溪的尽头,看了如此幽静的景色,你的心情会怎样?相机洞察一个“却”字的表达;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将“晴”与“却”统整起来,遵循着诗人内心活动的轨迹,假想诗人可能看到的美景。
整个过程教师创设了可感的情境,激活了学生内在生活储备,让学生从诗人的心境入手大胆假想,将诗歌中的美景融入进人物的心境之中,起到了较好的感知效果。
2.观察插图,联想美景
由于古诗语言精练,言少而意丰,因此,编者配置的插图不仅形象生动,更能有效地契合诗歌内在的意境,与古诗形成有机的教学资源体系,是古诗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资源。
这首古诗的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图文结合激发学生的联想意识,借助插图的形象化资源,让学生在理解中想象诗人行走在三衢道中所见到的优美景色,并相机理解“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所展现出来的宜人美景;随后,教师再充分利用诗词中的空白,引领学生将生活中能够捕捉到的,诗人却没有写进古诗中的景色,通过描述与诗中景色有机融合。
3.搭建支架,概想美景
在反复朗读和情感积淀之下,学生的蓄积是丰富的,但有时常常无法倾吐和表达,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语言表达和倾吐的支点。为此,教师可以在学生情绪蓄满之际,巧妙地增添思维表达的支架。结合这首诗而言,教师就可以增设关联词语,让学生依循着诗人的心境转变来调整自己表达的路径。
比如,教学“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时,很多学生就尝试在诗句中增加了“不但……而且……”的关联性词语,用语言表达承载诗人情感表达的轨迹,让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不再陷入机械而枯燥的空间中,在体悟诗人情感的基础上进行表达,情感性和工具性和谐共生,引领学生真正捕捉到诗人眼中、心中的三衢美景。
三、多维拓展,广联丰富资源体悟文景
1.对比,在拓展中触摸文化
三衢道中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古镇,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典范和文化资源。今天所学习的这篇只是三衢文化中的典型代表,翻阅资料就不难发现,三衢山以其独特的地貌特征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他们也在三衢道中留下了众多的诗词歌赋。在这首《三衢道中》教学之后,笔者为学生拓展了清代方芳佩和元代张雨创作的《三衢道中》,并组织学生在注释的帮助下快速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将这三首诗统整起来,深入洞察这三首诗描写相同的三衢道中时,展现了三衢道中怎样的共同特点?并尝试对诗人的创做手法进行初步辨析。
教学故事,以一带一或者以一带二,最终形成“1+X”的古诗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基本范式,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选择相关的文本,选择了文本之后,如何从中找寻相关的统整点,如何用拓展的资源为学生的深入感知与实践表达提供了切实的抓手,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丰富了学生的认知积累,同时也在统整性思维的观照下,让学生从写作方法的视角进行了探究与表达,真正为学生核心能力地发展奠定了基础。
2.融合,在统整中积淀文化
在对比两位其他朝代诗人所创作的《三衢道中》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拓展三位诗人在创作各自的《三衢道中》时的不同背景、不同心境,让学生认识到这首诗虽然都是描写三衢道中的,但已经不仅仅是衢州的三衢道中,而是诗人借助对山水的描写展现了自己热爱山水、热爱自然的处世哲学,展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价值,甚至是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
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再次阅读描写三衢道中的其他诗词、文章,我们一定可以从他们的文章中阅读到之前完全捕捉不到的深刻意蕴。
诗歌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诗歌意思的表面,而需要从诗人创作的背景、描写对象的资源出发,从文化的视角来关注诗歌的大意、作者的情感,在历练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发展学生内在审美能力的同时,达成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目的,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在形成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感受到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2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