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学体育教学设计
2019-09-10王丹
王丹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培养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代中学生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同时也是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学设计,用多元的教学模式,更丰富的教育内容来唤醒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用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体育;教学设计
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是指中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具备体育情感和品格,拥有良好的运用能魅力和运动习惯,掌握健康知识,拥有健康行为。体育核心素养需要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持续的渗透和指导,最终使学生具备重应个人未来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能力。
一、当下中学体育教学现状
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中学生对体育学科的认知一直存在着偏差。中学生认为体育课是平时紧张学习之余用来调剂学习压力的科目,主要是为了放松紧张的压力,对体育知识和体育运动都抱有无足轻重的看法,导致很多中学生宁愿在体育课上请假回教室上自习,也不愿意投入体育教学活动。对中学体育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对体育学科的认知存在严重偏差,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对中学生进行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改变了中学生对体育学科的认知,在课堂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的感受和反馈,将学生切实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位置,使学生感知到体育课的魅力,激发起对体育学科的学习兴趣。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促进了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更加注重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同时实现了学生体育知识和相关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设计策略
1.关爱学生,唤醒体育情感。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即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要想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首先要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唤醒中学生的运动情感,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进行运动展示时动作要标准,语言描述要精准到位,为学生参加体育学习做好榜样。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尽可能照顾到学生的情绪,扭转学生对体育课的排斥心理,培养学生拥有体育情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塑造出高尚的体育品格。
2.结合体育训练,培养运动能力。中学阶段的學生对体育运动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需要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国进行有侧重的引导,为学生渗透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为学生体育锻炼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让体育运动成为中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比如在开展体育教学时,每学期都会带领学生做体育运动前的肺活量检测;50米短跑、800米跑、1000米中长跑、仰卧起坐等体育项目,让学生感知体育锻炼带来的身体体质上的变化。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重视体育运动前的准备环节,比如拉伸运动,慢跑热身等,这些都是提升学生运动能力的重要环节。然后学生在热身运动后开展专项练习,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进而提升中学生的综合运动能力。
3.立足课堂教学,渗透健康体育理念。体育健康知识是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体育意识,而且学生掌握体育相关知识比如科学健身、运动损伤的预防、运动安全防范等、应急处理等知识都为学生积极地开展体育锻炼和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体育健康知识的普及也为提升中学生的体育健康行为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提升了中学生的体育健康素养,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地投入体育运动中,实现了中学生知识技能、体育素养的全面提升。
总之,在核心素养下进行中学体育教学设计,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的兴趣需求为依托进行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创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思想,使中学生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责编: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