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立梅精品十年精选集

2019-09-10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2019年11期
关键词:樟木婺源偶遇

美文佳评

婺源的水

我去婺源时,满世界的菜花都已卸了妆。曾簪着一头黄花的油菜们,那会儿,像极怀孕的妇,笨笨的,相互挤挨着,搀扶着,——菜籽快熟了。当地朋友惋惜地说,你应该在菜花开时来呀。[批注1:婺源的油菜花,可以说享誉全国。然而作者无缘,只见得已经结籽的油菜。可这并不妨碍作者“发现美”的过程,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结籽的油菜比作孕妇,“挤挨”“搀扶”两词生动地写出了油菜的样子。]

我当然知道,婺源的菜花是出了名的。但我却很高兴,没有选择菜花黄时去,因为,我撞见了婺源为本色的样子。

不说江湾,不说晓起,单单看看李坑吧。千年的古村落,周围群山环绕。那些山,手挽手,肩并肩,站成一道青绿的屏风,把李坑,宠溺地抱在怀中。一条小溪,候在村口,像守望的明眸,里面蓄着一往情深。[批注2:运用比喻和拟人,将山比作屏风,水比作明眸,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青山绿水,千年古村”的画卷,“抱”“候”两个动词,体现了青山的温柔和小溪的细腻。]有竹筏停在溪边,撑竹筏的男人,遥遥递过话来,坐竹筏不?我毫不犹豫地摇头回,不。那边不在意,笑笑,又招呼下一个游人。

脚步轻些,再轻些,别惊了那些水啊,别惊了水里的鱼啊,别惊了溪边的野花啊,它们在这里,已安好千百年了。一路的溪水,潺潺,湲湲,把人迎进村子里。

村子不大,微仰了头看过去,一溜的建筑,沿坡而上,黛瓦粉墙,木门木窗,错落有致,——典型的徽式建筑。这算不得奇特。奇特的是,穿村而过的小溪,九曲十弯。看过去,也是沿坡而上的。像游蛇,清清亮亮地,一径向上爬去。[批注3:作者对小溪的描写颇为独特,并赋予它生命,衬托出这里人们生活的美好,十分贴切地写出了古村依山临水的态势。]

來婺源前,我曾向一个多次带团的导游打听,婺源除了菜花,还有什么好看的?她回答很简洁,水。我追问,水是怎样的好看?她答,你就没见过那么清的水。[批注4:这里作者用了问答的方式,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清清亮亮小溪的描写,为下文与溪水相遇作铺垫。]

……

不去听导游讲解这个村子多么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我只沿着溪水走。满村飘着木头香,是樟木。当地多樟树,随便就能相遇到一棵千年的樟树。他们用它制成樟木扇子、樟木梳子,还有,雕刻成的各种各样的工艺品。甚至,有点连加工也不要有的,取木,锯成一块一块的小圆片,就那样出售。一元钱可以买到三块。问,有什么用啊?那边奇怪地看过来一眼,说,防虫啊,买回去放衣柜里。我没买那小圆片,我买一把樟木梳子,以溪水作润发油,梳理我的长发。我的发上,很快沾上樟木的香、溪水的甜。

不知不觉,我跟着溪水转到后村,游人渐少,村庄安静。几个农人闲坐在一座石桥上说笑打趣,说着我听不懂的当地话,他们干活用的农具,搁在一边。村庄再热闹,他们还是过着他们的烟火人生。

几个当地小孩,穿着红红白白的衫,拿着水瓢,蹲在家门口的小溪边,逗水玩。他们叽叽喳喳,不时惊叫,捉到了!捉到了!

捉到什么呢?我凑过去看,原来,是小蝌蚪。只见溪水里,无数的小蝌蚪,摆动着豆芽似的小尾巴,欢欢的。[批注5:“豆芽似的尾巴”之喻使本来是动态的小蝌蚪显出静感,“欢欢的”这个叠词更是凸显出小蝌蚪的可爱和喜悦。]

我为那几个孩子感到高兴,他们还有蝌蚪可捉。一泓的清水,倒映着他们的身影,红红白白,像游弋的鱼。我以为,那是婺源美的景致。[批注6:本段是结尾段,运用比喻的修辞,将孩子们比作鱼,形象的比喻一下子将读者与自然的距离拉近,“还有蝌蚪可捉”这句话在此时显得意味深长,不仅隐晦地说出了人对大自然的伤害,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和童年生活的向往。“婺源最美的景致”莫过于一片童真之心。]

(选自散文集《遇见》,有删改)

【尾批】

短短一篇游记里,梅子老师围绕着充满活力而富有灵气的水,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野趣的世界——婺源。尽管并不富裕,但依山傍水的千年古村里的人们,用最乐观积极的方式面对生活。

从最开始褪去了华衣的油菜花开始,到孩子们在清澈小溪旁玩水结束,婺源的水溢满了对生命最质朴的热爱。淳朴热情的梅子老师要告诉我们的是:简单做人,返璞归真。

【感想】

遇见。生命中时时都有遇见:路边的小草、萌发嫩叶的树、远处朦胧的山、天上飘浮的云……正如梅子老师说的那样:“青山也好,这尘世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花也好,有多少都守在自己的一隅,你看见或没有看见,它们就在那里,寂然欢喜,温暖美好。”我们要做的,是让相遇的时光变得美好,让短暂的生命变得温暖,全力绽放,不留遗憾。

(荐书:深圳市官田学校刘梦莎,指导老师:宗佳)

偶 遇

小城有家卖饰品的小店,店名叫得极有意思,叫“偶遇”。小店开在一条古旧的街道上。店里卖的都是小饰品:精美的钥匙扣、拙朴的香水瓶、会唱歌的玻璃小人、五颜六色的发圈……每一样,都是精致小巧的。一间再普通不过的小屋,被装点得像童话世界。[批注7:运用环境描写,列举各种饰品的精致小巧,让读者对老妇人营造的快乐、温馨、幸福、美好生活氛围有一个初步感知。]

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店主是个六十开外的老妇人,穿大红的衫,戴贝壳串成的手链,笑容灿烂,举手投足间,自有一段风情。年轻时,她迷恋小饰物,一直没有机会开这样的店,退休了,她重拾旧梦,天天守着一堆“宝贝”,把日子过得如花似玉。

那条街道我不常去,自然不知道这间“偶遇”。那天突然撞见,欢喜莫名。这样的相遇,不特意,不约定,带来的惊喜,像晶莹的雪粒,落在心上。一颗一颗,都是透亮的湿润和清凉。后来的一些天,我脑子里不时会蹦出那家小店来,一屋的小饰品,丁丁当当,丁丁当当。与老妇人的风情,竟十分的般配。我不由自主地微笑,岁月里,我们会渐渐老去,梦想却不会。

也是这样的偶遇,在武汉。当地文友拉我去逛光谷步行街,她说那里的灯光,美得让人惊心。天桥之上,我被一朵一朵怒放的玫瑰花牵住了脚步。[批注8:一个“牵”字,既形象地写出了手工艺术品玫瑰花的美,凸显了它的吸引力之大,也为下文烘托出人物美好心灵作铺垫。]确切地说,那不是花,那是一堆橡皮泥。可它分明又是花,在灯光的映衬下,瓣瓣舒展,鲜艳欲滴。

捏橡皮泥的,是个矮个子男人。眼睛细小,皮肤黝黑,满脸沧桑。沧桑中,却有种淡定的平和。他在眨眼之间,把一小坨橡皮泥,捏成一朵盛开的玫瑰。我蹲下去,看他捏。他十指扭曲,严重残疾,却灵活。手像被施了魔法似的,在橡皮泥上轻轻一按,一瓣花开了。再轻轻一按,一朵花开了。

我挑起一枝,紫色,典雅大方。想买。他说,这个不卖,人家预定好了的,你要买,我再给你捏。我惊讶了,我说,你可以重捏一个给预定的人啊。他却坚持不卖,说他答应过给人家留着的,就一定得留着。一会儿,他给我捏出另一朵来,洒上荧光粉。他关照,你回去对着灯光照上十来分钟,它会发光的。

从武汉回来,我别的东西没带,只带了那枝花回来。看见它,我总要想一想花后的那个人,生活对他或许有诸多不公,他却能够做到心境澄清,不急不躁,让花常开不败。[批注9:捏玫瑰花的男人心灵上的花是梦想之花、快乐之花、温暖之花;美好的生命应该多一份乐观、淡定,多一份温暖与幸福,多一份对梦想的坚守与执着。]

還是这样的偶遇,在云南。夜晚的广场上,一群人围着篝火在跳舞。不断有人加入进去,天南地北,并不熟识。不关紧的,笑容是一样的,快乐是一样的,心灵因一团篝火,在瞬间洞开。我站在圈外看,有人跟我招手,来呀,一起来跳呀。我笑着摇摇头。手突然被一陌生女子牵了,她不由分说把我牵进欢乐的人群中。灯光暗影里,她脸上的笑容,明明灭灭,如星星闪烁。她说,跳吧,一起跳吧,很好玩的呀。她很快踩上音乐的节奏,身体像条灵活的鱼,看得我眼热,跟着她后面跳起来。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跳舞,完全的不着章法,快乐却像燃着的篝火,把人整个地点燃。曲终,转身寻她,不见。满场的欢声笑语,经久不散。

人生还有多少这样的偶遇?在时间无垠的荒野里,我们都是跋涉的旅人,却因这偶然的相遇和眷顾,布下温暖的种子。[批注10: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深化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日后,于某一时刻,不经意地想起,那些温暖的种子,早已在记忆深处,生根发芽,抽枝长叶,人生因此变得丰盈。

(选自散文集《遇见》)

【尾批】

一间店、一枝花、一场舞,丁立梅从小处入手,在细微处描写,遇一人有一悟,善良、温暖,文字功夫老到,有音乐旋律感,读来饶有韵味。

【感想】

人与人能够相遇相识是一种缘分,佛说相识是前世的修行而来的尘缘。

然而却人们常常“在街角擦身而过”。是什么让我们变得淡漠?“请别错怪那韶光改人容颜,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妆师”,诗人用充满哲理的诗句回答了我们,又像沉重的叹息!

(荐书:深圳市官田学校黄佳悦,指导老师:伍琳)

猜你喜欢

樟木婺源偶遇
婺源美
婺源工匠的情怀(婺源徽调戏歌)
偶遇一棵树
樟木桥抒怀
重器千秋——稀有香樟
偶遇骆驼
路边偶遇
画中婺源游
公交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