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底线
2019-09-10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11期
埃塞俄比亚空难,机上包括8名中国乘客在内的157人无人生还。在遇难者当中,有一位来自浙江的女大学生,和男友相约前往非洲旅行。她还有两个月年满22岁,生命之花尚未绽开便无声陨落。然而,事情的走向让人始料未及:有部分网民涌入死者微博恶言相向——“当我看你住着几千块钱一晚的酒店,每天锦衣玉食,看个长颈鹿要去、而且马上可以去非洲肯尼亚的时候,虽然我不会幸灾乐祸,但也绝对同情不起来。”
这背后的逻辑就是,你年轻、漂亮、能住得起几千块一晚的酒店,就意味着你的人生充满原罪。可正常的逻辑应是,生命皆可贵,我們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但生而为人,我们起码要保有对同类的尊重。同情,源于人性,也是人类之所以能够发展出复杂社会的基础。仰赖于“同情”,我们才能够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这也是作为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