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瑄与明代大运河的复兴
2019-09-10卢海鸣
卢海鸣
摘要:大运河在古代南粮北运、商旅交通、军资调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明代平江侯陈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任漕运总兵官,其督理漕运30年,开清江浦,整治京杭大运河,改革漕运制度,将漕运由民运改为兑运,通过大运河漕运使军国之需尽仰给于东南,是明代大運河复兴的关键人物。
关键词:明代;大运河;陈碹;漕运
大运河是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活态遗产,沟通融汇了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等地域文化,历史上在南粮北运、商旅交通、军资调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运河在明代的复兴,离不开中国历史上第一任漕运总兵官、平江侯陈瑄。
一、将门虎子,审时度势
陈瑄(1365—1433),字彦纯,直隶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明代著名军事将领、水利专家。明朝王圻、王思义《三才图会》称他“有明敏之识,干济之才,善于任使,秋毫无取于下”。历任四川行都司都指挥同知、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漕运总兵官等职。
陈瑄的父亲陈闻,元朝末年以农民起义军千户身份投奔朱元璋打天下,明朝初年官至都指挥同知,活了80多岁。陈瑄以善射雁著称。他年轻时人大将军蓝玉的幕府,多次参加征讨西南地区南番、越巂、宁番的战争,先后平定月鲁帖木儿、贾哈刺的叛乱,并与云南军联合征讨百夷。在战争中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因功被明太祖朱元璋任命为四川行都司都指挥同知。
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后,长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为加强皇权,建文帝采纳谋臣齐泰、黄子澄的削藩建议,引起诸王子的恐慌和不满。驻守北平的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以“清君侧,诛齐黄”为名,发动“靖难之役”,这场战争持续了将近四年,双方互有胜负,最后燕王的军队逐渐占了上风。建文四年(1402),朱棣的靖难之师一路南下,所向披靡,建文帝想利用长江作为最后一道防线,于是任命陈瑄为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与兵部侍郎陈植一起统领舟师(水军),镇守南京段长江一线,以抵御燕军。
当朱棣的靖难之师抵达长江北岸时,苦于无船,无法渡江。就在此时,陈瑄作为水军统帅,审时度势,临阵倒戈,杀死不愿投诚的兵部侍郎陈植,主动率舟师迎降,使得燕军顺利渡过长江,从金川门进入南京城。此后,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终。
二、迎驾有功,委以重任
永乐元年(1403),燕王朱棣在南京称帝,是为明成祖。明成祖登基后,一方面残酷无情地诛杀或流放忠于建文帝的官员,另一方面大封有功之臣。陈瑄因在关键时刻协助燕军渡江,有“默相事机之功”,明成祖朱棣除了仍任命他为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之外,加授奉天翊卫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封平江伯,食禄一千石,子孙世袭指挥使之职。陈瑄被封为平江伯时,年仅38岁。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时,开国军师刘伯温(1311—1375)仅被封为诚意伯,而且年龄已经59岁,可见明成祖对陈瑄的青睐程度。
明成祖朱棣在南京登极后,决定迁都北京。为了迁都北京和营建北京城,他在南京就为修整大运河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使南京成为大运河的复兴地,陈瑄也成为大运河复兴的关键人物。
首先,永乐元年,明成祖任命陈瑄为总兵官,总督海运,命人在黄河边设置专门粮仓,储存由海路运来的南京粮饷。陈瑄当年便从海上向北京、辽东输运粮食49万余石。后来,陈瑄又在直沽建百万仓,在天津卫筑城。在督理海运期间,陈瑄让漕卒与海上岛民互市,进行公平交易,既利于岛民,又便于海运。
其次,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命平江伯陈瑄同时负责海运和漕运,沿袭元朝的海运路线和河运陆运并用路线。《明史》卷85《河渠志·运河》云:“永乐四年,成祖命平江伯陈瑄督转运,一仍由海,而一则浮淮入河,至阳武,陆挽百七十里抵卫辉,浮于卫,所谓陆海兼运者也。”
第三,永乐十三年(1415),明成祖因原本淤塞的大运河会通河段全面疏浚,决定停止海运,改由大运河漕运,由陈瑄负责,驻节淮安。从此,长达1794千米、沟通五大水系、跨越十个维度的大运河迎来了历史上的辉煌期,成为明代都城北京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明史》卷85《河渠志·运河》云:“明成祖肇建北京,转漕东南,水陆兼挽,仍元人之旧,参用海运。逮会通河开,海陆并罢。南极江口,北尽大通桥,运道三千余里。”
与此同时,明成祖命令陈瑄在湖广、江西造平底浅船二千余艘,起初每年从江南运输两百万石粮食至北京,后逐渐增加到五百万石,使得国用得以富足。当时,江南漕船沿大运河抵达淮安后,须通过陆路运输翻过河坝,再经淮河抵达清河,既辛苦又花费巨大。陈瑄采纳故老的建议,自淮安城西管家湖起,开凿二十里河渠,命名为清江浦,将湖水导入淮河,并修筑四座闸门,定时启闭,大大节省了挽运之苦。他还沿湖修筑十里长堤,以提高船只运输能力,使得漕船可以直达黄河,节省的费用不可胜数。陈瑄考虑到漕船常常因水浅而搁浅,自淮河至通州设置568个站点,每个站点派驻士卒,专门负责引导漕船避开运河的浅水区。他还沿着大运河河堤凿井种树,以便行人。
三、心系运河,尽心尽责
洪熙元年(1425),明仁宗朱高炽继位。陈瑄在仁宗登基后,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上疏提出“重国本、择贤能、苏民力、兴学校、整军伍、谨边防、走漕运”七条改革建议,包含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国防、水利等多个方面,不仅切中时弊,而且还提出解决的办法。可惜,明仁宗在位不到一年就去世了,改革建议未能得到采纳。
宣德元年(1426),明宣宗朱瞻基继位,仍任命陈瑄为总兵官,驻节淮安。陈瑄不但督理漕运,还兼管淮安的地方事务,抚辑军民,所领官军悉听节制。宣德四年(1429年),陈瑄奏请朝廷,打算征发12万劳力,用半个月的时间疏浚济宁以北长沟到枣林之间的淤塞河道。明宣宗念及他长年辛劳,命尚书黄福前往一同办理。宣德六年(1431),陈瑄再次上奏称:每年运粮动用12万军人,连年劳苦。请在苏州、松江等府以及江西、浙江、湖广等地另外签发民丁,并在士兵较多的卫所签发士兵,共24万人,分番轮流运输。另外,江南的百姓运粮到临清、淮安、徐州,往返一年,耽误农作,而湖广、江西、浙江以及苏州、松江、安庆的士兵,每年驾空船到淮安运粮。如果让江南的百姓拨粮食给附近的卫所,由官军运送到北京,根据里程付费并付给耗米,这样军民都会方便。明宣宗遂命黄福和侍郎王佐加以执行。从此,漕运由民运改为兑运。
陈瑄历仕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自永乐元年起担任漕运总兵官,督理漕运30年,改革漕运制度,修治京杭大运河,功績显赫。《明史》卷153《陈瑄传》称:“凡所规画,精密宏远,身理漕河者三十年,举无遗策。”明朝张瀚《松窗梦语》称:“漕运乃国家重计,国初自永乐移都北京,军国之需尽仰给于东南。时漕渠之功在江淮以南者,平江伯陈瑄为大;在齐鲁以北者,尚书宋礼为多。”清朝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24《河漕转运》亦云:“若夫江、淮以南,陈瑄功著;齐、鲁以北,宋礼功多。”
四、备极哀荣,归葬南京
宣德八年(1433),陈瑄病逝于淮安总兵官任上,时年69岁。生病期间,明宣宗派陈瑄之子带着医生前去探望。陈瑄去世后,明宣宗十分哀恸,特地派南京礼部主事沈馀庆前往致祭,还辍朝一日,为陈瑄举行国葬,“特赐棺及赙,命工部营葬事”,并且追封他为平江侯,赠太保,谥号“恭襄”。陈瑄与妻子汤氏育有五子,分别是陈佐、陈俨、陈仪、陈伦、陈侃。
为了纪念陈瑄为漕运事业的发展和漕运管理制度做出的杰出贡献,正统年间(1436—1449),明英宗在清江浦(今江苏淮安)为他建立祠堂,朝廷命有司春秋致祭,并镌刻《谕祭平江伯陈瑄碑》一通,记载了明朝宣德八年(1433)和正统六年(1441)皇帝派遣官员致祭的情况。弘治年间(1488—1505),明孝宗继续派有司春秋致祭,并留下《谕祭平江恭襄侯陈瑄碑》一通。这两通碑刻现在完好地保存在淮安市清江浦区轮埠路“陈潘二公祠”内。
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1594—1658)曾经拜谒陈恭襄祠,并写下《平江侯陈恭襄祠》一诗,盛赞陈瑄的开创之功:
江淮漕运力,其事赖恭襄。
绿字书元使,黄头歌棹郎。
何人敢折柳,无岁不思棠。
郑伯渠今在,区区未足方。
清朝乾隆年间,在祠中加祀明代另一位治理黄河的名臣——河道总督潘季驯(1521—1595),并将“陈恭襄祠”改名为“陈潘二公祠”。祠堂原位于清浦区清江光华化学厂内,后年久失修。1997年因所在地域被淮阴卷烟厂征用,另行择址迁移保护。2007年在淮安市清浦区轮埠路复建,兼作大运河名人馆。现为淮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瑄生前在南京建有府第,坐落在江南贡院的东部(今贡院街与建康路之间)。据民国陈诒绂《钟南淮北区域志·街巷》记载:“贡院为上下江试士场,以明锦衣卫同知纪纲没人宅为之。其中飞虹桥、至公堂、明远楼,制同备省。惟东号舍曰平江府,则割平江伯陈瑄宅益之。今皆拆毁殆尽矣。”南京城南的老街巷平江府,以及新修的平江府路和秦淮河上的平江桥,就是为了纪念陈瑄而命名。
陈瑄去世后葬于何处,文献史料上没有记载。2003年夏,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在配合江宁开发区道路施工建设中,于秣陵镇党家村旁的静龙山陆续发掘出土了一批文物,其中有陈瑄之子陈佐夫妇、陈鞠庄(陈伦)夫妇的四块墓志,现收藏在江宁区博物馆。残损陈鞠庄(陈伦)墓志上有:“恭襄卒,葬江宁县太南乡之原,其垄地故隘……里,买田干亩以供祀。山之南,旧有佛庐名大山者,久废……复之,集僧徒为守垄之备。”据此可知,陈瑄的墓葬就在这里。
陈瑄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任漕运总兵官,督理海上漕运、内河漕运共计30年,不仅是明代漕运事业和漕运管理制度的创立者,而且为大运河的复兴做出了毕生的贡献,陈瑄在南京和江苏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