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教具是小学科学体验性教学的好帮手
2019-09-10汤锦洪
汤锦洪
【摘要】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中形成科学素养。我们根据小学科学体验性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尝试运用自制教具,优化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科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科学;自制教具;体验性教学;好帮手
小学科学教育是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担负起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呢?改革科学教学方法,优化科学教学手段,合理使用科学教具,特别是有效使用自制教具,能让学生在获得科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引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一、小学科学体验性教学的特点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主要包含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尤其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对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体验科学过程的重要时期。有效的科学教育,应遵循认真验证和亲身体验的学习原则进行。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发展个性,开发创造潜能,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科学课程目标的落实与具体化,都必须通过体验性学习来实现,并且在体验性学习中有机整合,以科学知识为探究对象;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为成长的载体,让学生的动手操作、创造想象等能力都得到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体验性学习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学习方式,而探究活动则是体验性学习的主要方法。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
二、科学教具在科学教学中的作用
新课程提出科学教学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指导思想,而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又离不开教具学具的使用。因而,教具是为完成教学内容而创设的辅助教学工具,是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手段。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学习手段和学习环境对于科学知识的再现、形象的展示和过程的体验都非常重要,合理使用科学教具可以弥补纯知识以外的内容,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分析、探究都十分重要。
教学中使用教具可使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由部分到整体地认识事物,因而被教育界的人士统称为“教育中的三大基本条件”之一。自制教具作为课程资源的有效补充内容之一,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具体性、真实性的特点,更能适应新课程实验教学的需要。它是教学效果的有效支撑和补充,具有直接感知和语言传递相结合的特点,为科学探究实验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灵活使用自制教具可让学生的动手操作、创造想象等能力得到发展,素质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发展。
三、让自制教具成为小学科学体验性教学的好帮手
科学课程是一门集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学科。作为科学教学主阵地的课堂教学,应充分合理使用好科学教具,选好演示的学生实验与理论知识的结合点,充分利用教具这个立体教材、形象化的教材,让学生体验过程与方法、掌握科学知识与技能、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自制教具激趣导入,体验强烈的求知欲望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基础。趣味性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极好手段,它能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用教具辅助教学,给学生以感性的、形象而具体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科学教学中,根据儿童好奇、好动、好玩的特点,用自制教具进行实验教学是一种新颖的、奇特的情境创设,能引发学生好奇心的火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光的行进》时,新课开始,教师首先出示“多功能光具箱”,有意识的创设好奇情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猜想:这个箱子里面有些什么东西,与我们学习的内容有什么联系?接着好象变魔术一样,从箱子里拿出一支玩具激光笔把光照射到墙壁上,紧接着又从里面拿出一面镜子让光拐了弯,学生非常好奇“光遇到镜子怎么拐了弯”。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对“光是如何传播的”等有关问题进行讨论研究。通过推测、实验,认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并通过制作小孔成像盒,对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有更深切的认识。
2.使用自制教具变抽象为直观,体验科学概念的有效生成
科学概念是科学探究活动的结晶,对于学生的探究活动来说,既是探究的结果和目标,也是探究活动的主线。在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的小学生中,建立概念光靠教师讲述是不行的。科学教学要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突破教学重点,解决知识难点,就需要合理地借助直观材料,紧紧围绕科学概念的有效生成,通过实验、观察、推理、概括,由形象直观到抽象概括。自制教具关注学生科学概念的有效生成,它以探究实验的难点突破为出发点,能有效提高科学课堂的直观演示性,为学生科学概念的有效形成提供材料保障。
例如,在教学《认识液体》时,为了探究水、食用油、蜂蜜、牛奶四种液体的粘稠性,我们制作了“液体赛跑演示器”来比较液体的流动性。在演示器的顶端有四个大小一样的盛液体的容器,和一个用于倾倒四种液体的斜面,当四个盛着四种液体的容器倾倒时可同时沿着斜面流下来,学生能直观地观察到谁跑得最快,谁最先到达终点。学生利用“液体赛跑演示器”比较液体的流动性,实验效果十分明显,有效地解决了由于人、时间、液体的多少、合作等因素造成的难题,认识液体的粘稠性,有效地激励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3.利用自制教具启发思维,引导学生探究体验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通过思维实现的,只有在丰富的、典型的、正确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从而理解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在科学教学中,实验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探求规律,激发起学生的创造欲。適时适度地使用教具能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积极思考中探索科学的奥妙。
例如,在教学《观察水》时,为了更直观、更形象地展示虹吸现象,改变过去教师直接进行虹吸现象实验,而是用自制教具“虹吸现象演示器”演示。在演示器的两个容器里注入一半的红色水,当两个容器的高度一样时,把其中一个容器按低,水就会从较高的容器里流进较低的容器里,直到两个容器水面相平。再把这个容器升高,水又会流到另一容器里,如此不断循环往复,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运水”的过程。学生观察演示后跃跃欲试,热情高涨地用自己准备的教学材料进行运水比赛,体验虹吸现象,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4.利用自制教具拓展延伸,体验科学知识的应用
浓厚的兴趣能弥补智能的不足,持久的兴趣会导致发明创造。科学教具不仅可以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可以作为科学课外的研究内容,成为科学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自制教具是针对教学需要的产物,更是引发学生直觉兴趣和创造动机的导体。在教学中应用自制教具,补充了学生在实验中的难题,有利于学生探究实验的开展,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空气的性质》时,为了更好地研究“空气占据空间”,让学生体验空气可以被压缩的原理,我们制作成了“空气大炮”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用水管作为炮管,一端塞上乒乓球,一端用自行车打气筒打气,空气压缩到一定的程度,就把乒乓球弹出,击中远处的目标。学生观看表演后,学习的兴趣更浓了,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乐趣。在课后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小制作,在制作空气大炮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体验创造的无穷乐趣。
参考文献:
[1]蔡红建.浅论体验式教学之于生命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1.
[2]张金华,叶磊.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