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激光和角膜刀制瓣LASIK矫正屈光不正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9-09-10徐敏
徐敏
【摘要】 目的 探讨飞秒激光和角膜刀制瓣LASIK矫正屈光不正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屈光不正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角膜刀制瓣LASIK治疗,研究组给予飞秒激光制瓣LASIK治疗,比较两组制瓣成功率、制瓣厚度及剩余角膜厚度,同时比较治疗前后屈光、总高阶像差的变化情况以及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制瓣成功率略高于对照组,术后研究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制瓣厚度更小、剩余角膜厚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屈光、总高阶像差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飞秒激光和角膜刀制瓣LASIK矫正屈光不正的疗效均较为满意,但相对而言,飞秒激光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更佳,更有利于患者视力的恢复。
【关键词】 飞秒激光;角膜刀;制瓣LASIK;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为一种眼科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近视、远视、散光、视力疲劳等[1]。目前,准分子激光原地角膜消除术(LASIK)为治疗此症状的主流术式,其中制瓣方法主要包括角膜刀与飞秒激光制瓣LASIK两种,但近年来临床上鲜有相关报道。因此,本研究主要观察了飞秒激光和角膜刀制瓣LASIK矫正屈光不正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屈光不正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8例。研究组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20-43岁,平均年龄(32.51±5.22)岁。对照组中男23例,女25例;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31.24±5.80)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角膜刀制瓣LASIK治疗:首先进行眼科常规消毒铺巾,并对结膜囊进行冲洗,使用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南京瑞年百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352)实施表面麻醉,根据对患者眼部的术前角膜曲率选取合适负压环,同时保持瓣蒂处于鼻侧时使用一次性角膜刀头实施角膜切削,术后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广东宏盈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206)、玻璃酸钠滴眼液(辽宁美滋林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088)、氟米龙滴眼液(永光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693)进行滴眼7d,4次/d,之后每周均降低滴眼频率1次/d,连续滴眼4周。研究组给予飞秒激光制瓣LASIK治疗:术前常规操作与麻醉与对照组一致,采用Intralase FS120飞秒激光进行角膜瓣制作,完成制瓣后将角膜组织钝性分离后制成角膜瓣,之后将角膜瓣掀开并使用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进行基质切削,完成后冲洗角膜,并将角膜瓣复位,术后操作与对照组完全一致。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制瓣成功率、制瓣厚度及剩余角膜厚度,同时随访1年比较治疗前后屈光、总高阶像差的变化情况以及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软件,计量数据用±s表示,以t检验;计数数据用百分率表示,以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制瓣成功率、制瓣厚度、剩余角膜厚度 研究组制瓣成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制瓣厚度更小、剩余角膜厚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屈光、总高阶像差 术后,两组屈光、总高阶像差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术后视力改善情况 术后,研究组患者视力均>0.8,对照组视力>0.8为46例,视力处于0.6-0.8之间为2例,两组改善情况相比(100.00% VS 95.83%),研究组略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511,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屈光不正发生率逐渐上升,引发屈光不正的原因主要包括遗传、环境及用眼状况等。目前,LASIK为临床用于治疗屈光不正的主要方法,主要是通过激光消融技术,即利用准分子激光对眼部组织进行照射,造成组织分子气化,精准地将角膜切削一定层次,从而降低角膜表面曲率,最终达到改善患者视力的目的[2]。
由于LASIK技术不会影响到角膜主要构造,同时更不会因产生热效应而损伤到角膜周围组织,因此实施安全性极高。以往LASIK主要采用角膜刀制瓣,但近年来随着飞秒激光技术的发展与普及,飞秒激光制瓣在LASIK术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3]。其在制瓣过程中具有以下优势:①可根据患者具体角膜度数、瞳孔直径及屈光度数等制作出符合度极高的角膜瓣;②飞秒激光发射频率较高,制瓣速度快,可使角膜瓣厚度更均匀、切面更光滑;③应用嵌入式角膜瓣,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切削方式对于总高阶像差的影响,同时复位更加准确,术后不易移位,且术后的剩余角膜厚度较大,充分体现了手术的安全性;④可避免出現以往角膜刀因卡刀而制作出纽扣瓣、不规则瓣、游离瓣、角膜瓣碎裂及偏心等一系列不良情况[4-5]。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制瓣成功率略高于对照组,术后研究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略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制瓣厚度更小、剩余角膜厚度更大;术后,两组屈光、总高阶像差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更大。提示飞秒激光和角膜刀制瓣LASIK矫正屈光不正的疗效均较为满意,但相对而言,飞秒激光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更佳,更有利于患者视力的恢复。
参考文献
[1]李华,王雁,窦瑞,等.不同侧切角对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影响的对比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17,53(1):23-32.
[2]张晶,郑燕,刘倩,等.飞秒激光与微型角膜刀制瓣LASIK术后视觉质量比较[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6,34(6):527-533.
[3]李莹.重视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个性化选择[J].眼科新进展,2013,33(3):201-203.
[4]张媛,吕刚,张岩,等.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3,23(3):176-178.
[5]刘邓君,王淑荣,张妍,等.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取出术治疗屈光不正后的角膜形态变化研究进展[J].眼科新进展,2018,38(3):285-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