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课堂,语文教学的桃花源
2019-09-10马飞
马飞
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真正统一的课堂。它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生态课堂强调让学生健康成长,努力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其成为理想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生态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那么,如何构建“语文生态课堂”呢?
一、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
2020年颁布的《中等职業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组织教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精神……”所以,语文生态课堂的教学设计要以生为本。
例如,《亡人逸事》这篇课文语言通俗易懂,中职学生阅读几乎没有任何障碍,是一篇写人记事抒情的佳作。笔者根据中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强而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特点并结合教学目标,设计了三个循序渐进的问题: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逸事。2.通过这几件逸事,你认为在孙犁心目中妻子是一个怎样的女人?3.孙犁通过这几件逸事抒发了对亡妻怎样的情感?
学生在这三个问题的引导下反复阅读文本、勾画语段、思考讨论,既训练了听说读写能力、思维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也达成了教学目标,这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要求。
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课堂生成”
教学预设是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在备课阶段为整个教学过程做的纲领性安排,其目的就是在清晰的教学主线下辅助教师完成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工作。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会不时产生教师计划外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有时更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堂生成,有助于构建语文生态课堂。
例如,在回答“通过这几件事,你认为在孙犁心目中妻子是一个怎样的女人”这个问题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课文第三部分最后一段:“几个孩子,也都是她在战争的年月里,一手拉扯成人长大的。农村少医药,我们12岁的长子,竟以盲肠炎不治死亡。每逢孩子发烧,她总是整夜抱着,来回在炕上走。”这里的“每逢孩子发烧,她总是整夜抱着,来回在炕上走”体现了她“慈祥”的性格。这位同学话音刚落,另一个同学说:不对,应该是“慈爱”吧。看着两个同学有了不同意见,笔者因势利导,“请大家讨论一下到底用哪个词更为恰当?”课堂气氛一下子被点燃了,学生们反复阅读语境、查词典,最后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应该是“慈爱”更为恰当,因为“慈祥”形容的是老年人的神态和蔼安祥,“慈爱”是指年长者对年幼者的仁慈喜爱;而语境“每逢孩子发烧,她总是整夜抱着,来回在炕上走”所表现的正是孙犁的妻子对孩子的仁慈喜爱。
学生在课堂生成的引导下既学会了如何根据语境和语义选择恰当的词语,使语文能力得到锻炼,也在讨论交流中体会到了集体学习的快乐,课堂氛围其乐融融,这种快乐和谐的氛围不正是生态课堂追求的吗?
三、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
民主平等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认知更趋于事物的本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给予积极回应,能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与教学灵感,教师也就会情不自禁地把这些再反馈给学生,实现教学相长,这也正是生态课堂的体现。
例如,上个例子中,学生发生意见分歧时,笔者并没有武断地肯定一个而否定另一个,而是站在一旁给予适时的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查词典,讨论后得出结论,笔者再适时地给予肯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这样的关系,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和提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如果在教学设计时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利用好课堂生成并积极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就能让语文课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态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桃花源。
【本文为江苏省职教学会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生态课堂构建研究”(XHYBLX2019115)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