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石癖”
2019-09-10江舟
江舟
石头,看上去质朴无华,可历代文人中很多对它有着特殊的癖好。
曹雪芹是石头的爱好者。他少年时作画,画的石头深受祖父夸赞,自己也引以为傲。后来他写的《红楼梦》,原名就叫《石头记》。开篇便是: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如果拂去“小说家言”的云雾,这石头的古朴和通灵性,恰是历代文人爱之的缘由。
苏轼也是喜欢石头的。元丰八年(1085年),他路过灵璧刘氏园,发现一块似麋鹿弯颈的石头。据说灵璧石大多仅一面可观,此石却四面形态俱佳。苏轼为了求得此石,在当地临华阁的壁上画了一幅《丑石风竹图》。刘氏很是高兴,便把那奇石送给了苏轼。苏轼在任风翔判官时得一奇石,把玩欣赏终日不辍,对石饮酒大发雅兴,还邀朋友共赏,大有“小题大做”之味。
对石头更着迷的,要算宋代的书画家米芾。米芾以搜罗古今珍奇顽石為趣,藏石颇丰,并精心绘制《拜石图》一幅。他曾身穿上朝的礼服,拜倒在奇石面前,称石头为“兄”,自号“石痴”。
郑板桥以爱竹出名,然而他也爱石。入郑板桥画的东西不多,除竹之外,当推兰与石。他特别善于将竹、兰、石生动地组合在一幅画上。在题画时他写道:“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君子之人,四时清风拂之。”郑板桥还喜画丑石,以瘦、皱和线条、棱角分明来突出石之兀傲、坚毅之风骨,表现出不媚俗、不矫饰、拙朴自重的人格追求。
李渔不仅自己爱石,更是大力为石头做广告,他说:“王子猷劝人种竹,予复劝人立石;有此君不可无此丈……以人之一生,他病可有,俗不可有;得此二物,便可当医,与施药饵济人,同一婆心之自发也。”
古人爱石者众多,爱石似同,趣味各异。而寄志于石者,往往是喜欢顽石的古朴素雅,钟爱石头的峥嵘坚挺,也算是文人对人生态度的一种寄寓吧。
(摘自《齐鲁晚报》2019年9月15日,王传生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