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学生班级管理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19-09-10吕惠聪张鹏于颖郭新迎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3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高校

吕惠聪 张鹏 于颖 郭新迎

摘要:“就业难”、“创新”、“创业”已然成为当代大社会背景下的热点问题,各所高校结合国家政策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开展相关课程,培养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不仅缓解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更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持。在此背景下,本文总结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理念,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基于班级管理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方式,即创新创业意识、知识、精神及实践能力,并为班级管理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新思路。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方式;高校;班级管理

1 研究背景

从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将“创业”列为国计民生的重大发展战略,提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1]。到2012年10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并提出我国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和“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等创新创业重要举措。隔年11月,在2013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中,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并特别强调了青年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全中国、全社会都应重视和支持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2]。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借助改革创新的“东风”,在中国的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2]。再到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又一次提出创新,并明确指出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助推中国青年一代创新创业,为青年一代实现出彩人生搭建舞台。

2 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理念及现状

青年一代,尤其是受过良好系统教育的青年大学生,是最具创新与创业潜力的群体。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在2002年,教育部将清华大学等9所高等学校[ 9所创业教育试点高校: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黑龙江大学、南京财经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确定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提出“创业教育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应贯穿于高校的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3]。

从2002年开始,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根据社会发展基本状况、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以及本校自身特点,提出了各具特色并兼具科学性和时代性的创业教育理论[4](见表1)。综合9所试点院校的实施情况及前人研究,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可总结为以下四方面:(1)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成立创新创业的保障机构,开设相关课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2)在第二课堂活动方面,以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及创新创业设计类竞赛为载体,开展创新创业实践;(3)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方面,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试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载体,不仅应站在战略及理论高度上来看待创新创业教育,而且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在实处,落在与大学生接触最为紧密的大学班级中。通过开展班级管理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帮助每位学生清晰地认知国家政策及就业现实,了解自身优劣势,把握创业机会,由被动就业转向主动创业,以所具备的创新创业知识、能力来适应社会发展。

综上,本文着眼于班级管理这一背景,在前人理论及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知、情、意角度,提出基于班级管理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方式,主要包括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知识、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为班级管理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新思路。

3 班级管理中创新创业教育新方式

3.1 创新创业意识

创新创业意识,指具有指引作用的意识理念,有助于激励、促进和指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意识并非与生俱来的,是创新创业实践者对现实状况、客观环境、自身条件等的科学分析、概括、凝练和升华。其是主动掌握创新创业知识,并付诸行为的有力保障。

在当前的班级管理模式中,高校辅导员作为“新生大家庭”的领头者,其自身的思维行为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就业观。所以,在班级管理中,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首先要从辅导员筑起,高校的创新创业知识讲座、实践培训是优化师资的有效措施。在此基础上,辅导员要利用班级文化建设及自身优势,为大学生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在实际管理中,将班级精神文明设为“创新、创业、博学、诚信”,用以指导班级的行为文化。同时,作为有团体辅导资格的辅导员,通过组织“主题团辅”活动,帮助大学生快速融入大学环境,更深刻认识自己,清晰自己的就业创业之路。学生普遍反映,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展的“主题团辅”活动,主题性、体验性及趣味性增加,辅导员通过游戏的方式,将创新创业主题融入其中,学生们参与度更好,更利于创新创业意识培养。

3.2 创新创业知识

创新创业知识,是解决实践过程中所遇问题的有效工具,包含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必备知识,如工商、法律、金融、市场调研、市场营销、风险规避等知识,以及与实践活动相对应的社会知识,如礼仪、人际沟通等知识。

其中,必备知识通过课堂学习或自学等形式来获取,而相对应的社会知识却难以在课堂中获得,此时,班级管理就可以发挥其额外价值。在班级管理中,以“创新创业知识讲座”、“创新创业每日小知识”、图书借阅角以及每周创意班会等形式,鼓勵学生在班级范围内分享创新创业小知识,协作开展活动。经调查,最受欢迎的是每周创意班会。学生反馈,在每周创意班会这个小平台上,通过自行组队、分工协作的方式,同学们体验到操作的可行性,团队协作与分工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优劣势,增长实际的创新创业知识。

3.3 创新创业精神

创新创业精神这一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见解。秦虹指出,创新创业精神的核心是“创新精神”,广义上讲,创新精神涵盖了个体创新素质的全部因素。狭义上讲,创新精神是个体在创新实践中展现出的意志力量[5]。本文以狭义的创新创业精神为对象,认为其是一种精神力量,激励人们不断创造出更多生产力。其是高校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精神支柱,是关系到大学生勇于创业、敢于创业的关键。

在实际班级管理中,为使大学生培育创新创业精神,更好地融入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之中,我班从三方面入手:第一,有效利用课堂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理想,增强意志力量;第二,利用周日班会及班级活动,塑造大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以及能够迎接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决心,勇于创新,坚忍不拔;第三,科普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自我调适,有效运用社会支持系统。在实践中,其中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四个一行动”——辅导员平均一天与一位学生谈话,平均一周一次班会,平均一个月一次主题活动,平均一季度一篇学生管理心得,且深入班级、宿舍、学生活动三大阵地。这不仅及时了解了学生动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而且通过多维接触,创新创业精神以辐射状传播至整个班级。

3.4 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是指通过系统学习而积累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再经过科学处理与实践检验,从而产生的新概念、新知识和新方法。其是多种能力的整合统一,主要包含制度创新、思维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能力。

在班里管理中,辅导员将第一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以本校创新创业教育知识体系为指导,督促学生参与相关课程及实践平台中。在第一课堂上,学校调整培养计划和教学方案,将辅导员纳入进来,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教师队伍,增设了诸如“创新创业教育”、“人际沟通与交往”、“积极心理学”等相关必修、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空间。在第二课堂上,学校建立创业孵化园,开展项目竞标、竞赛等方式,鼓励大学生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以专业为依托,以活动、项目团队为组织形式的实践群体。同时,我班从学校及班级中获取部分经费,设立班级创新创业基金,针对班级中积极参与省级、校级创新创业活动的学生予以物质奖励,鼓励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潮。

4 结论与反思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涉及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系统工程,如何有效地促使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树立、知识的汲取、精神的形成及能力的发展,以帮助其顺利就业,勇于创业,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点。

本文结合班级管理及教学经验,提出的班级管理中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及相应的措施及意见,是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迫切需求。

在班级管理中,首先要抓好师资队伍,大力培养和组建一批具有专业素养、教育热情和实践经验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尤其是班级中与学生接触最为紧密的辅导员。通过企事业单位的见习或创业过程的参与等方式,不断提高辅导员及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进而促使学生形成创新创业意识;其次,结合专业教育和班级活动,利用学生课余时间,进行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为载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新形式,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能力的发展提供宽广的时空背景;最后,利用辅导员的专业优势和物理空间优势,开展“四个一行动”,深入班级、宿舍和学生活动,了解学生动态,通过谈心谈话等方式,形成育人合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汇聚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强大新动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责任重大、使命在肩[6]。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有效利用班级管理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在实处。

参考文献:

[1] 杨幽红. 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范式与实践研究[J]. 中国高校科技, 2011,(06): 75-76.

[2] 张学亮, 姜振海. MOOC技术支撑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OL]. 现代交际, 2017: 8-9.

[3] 柴径. 以点带面 推进创业教育——《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综述[J]. 中国高等教育, 2002,(10): 39-40.

[4] 罗儒国.“三创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展望——以武汉大学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06):20-23.

[5] 秦虹,张武升. 創新精神的本质特点与结构构成[J]. 教育科学, 2006,(02): 7-9.

[6] 吕小亮. 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创业教育实践创新[J/OL]. 中国培训, 2017: 8-9.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