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淡水养殖病害防治研究及思考

2019-09-10王晓斌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病害防治

王晓斌

摘要:淡水养殖业是水产养殖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发展、关乎百姓生计的产业,该产业在养殖中都存在一些病害,病害问题阻碍了产业进一步发展,对该产业中病害的防治迫在眉睫。该文就目前水产病害动态、治疗误区和防治对策进行慨述,为水产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淡水养殖业;病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94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11.017

引言

淡水养殖业在发展中,由传统的池塘养殖向基地化、T厂化、集约化、多元化及立体化等养殖方式发展,养殖品种由传统的四大家鱼常规品种扩大到包括鱼类、甲壳类、贝类、两柄类、爬行类等的数十个品种,为人们生活提供了大量的食用鱼肉蛋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产量得以迅速提高,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养殖动物病害频繁发生,病害严重性日益彰显,这给养殖户和水产品的安全带来一定影响。

水产病害特点

1.1 病害多样化

目前危害水产养殖生物的病害已达400 - 500种,对淡水养殖业造成重大病害损失的则是由细菌、病毒和少数原生动物引起的病害。其中常规养殖鱼类(草鱼、青鱼、鲢、鳙、鲤、鲫、鳊、鳜、白鲳、乌鳢、罗非鱼、笋壳鱼等)的各类疾病达140余种。

1.2 病原耐药性变强

相同的病害由于病原具有耐药性,水产治疗药物疗效不明显。用量小作用不明显,用量大又易引起鱼中毒。长期滥用药物导致病菌产生耐药性,药物不起作用后,再加大用量或改变药物,病菌再异变成超级细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给病害防治T作带来难度。

1.3 流行范围广

由于水体的流动性,病原的传染力,加上交叉传播,导致流行范围变得广泛,许多病害从过去的季节性流行,演变成多季节性甚至是全年性的病害,流行的间隔时间越来越短。且种质资源退化、运输流通快,水体污染程度等使得水产养殖病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

水产病害治疗误区

在水产养殖的病害防治中,由于从事该产业的人员大部分是农民,由于白身的知识的局限,对新必的技术并不了解,在治理淡水养殖中出现的病害时并不彻底,且使用的方法缺乏技术支持,因此,在淡水养殖中病害防治效果差。在水产病害防治问题方面,养殖户长期存在的误区。

2.1 不注重预防

养殖期间对疾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防病意识,不把精力和钱投在疾病的预防,等鱼患病后才进行诊治,延误了治疗时机。

2.2 病急乱投医

诊断靠目测,缺乏必要的仪器没备,在疾病并发症的情况下,依靠以往的经验或土方法,很容易造成误诊,通常是治标不治本,没有达到治病救鱼的目的。

2.3 滥用药物

养殖品种患病后,不能很好地掌握治病的药物、方法和剂量,不断更换药品,甚至使用未经批准的药物。加大用药量、延长用药时间,造成药物在养殖品种体内大量富集,可能对食用者健康极为不利,甚至引起慢性中毒。

防治对策

水产养殖病害多样化、传染性强,爆发迅速、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水产养殖病害问题已成为限制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目前水产养殖防治的主要技术包含免疫、药物和综合防控等技术,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主要趋势是以免疫预防为主体,生态和综合预防措施相互结合的水产病害预防与控制体系[1]。

3.1 注重现代技术研究,提升养殖质量

因地制宜发展淡水养殖业,传统与现代技术结合。

(1)加强抗病力强的种苗选育。利用某些养殖品种或群体对某种疾病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力的原理,选择和培育抗病力强的苗种作为放养对象,可以达到防止该种疾病的目的。

(2)接种疫苗。对一些经常发生的危害严重的病毒性和细菌性疾病,可研制人工疫苗,通过口服、浸洗或注射等方法接种,达到人工免疫的作用。

(3)做好有关生态养殖研究,让养殖赢在技术革新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正发生转变。绿色、有机、健康的食品成为当下市场消费需求。生态养殖有别于传统养殖,优质的自然环境是生态养殖的基础,养殖场的选定、Ii生管理的标准、饲料的选择是生态养殖的关键,如果能将这3点落实好,科学合理地进行防治,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2],那么整个生态养殖的过程将避免很多问题的产生,同时也提高了效率以及收益。

(4)注重鱼药质量研究。加强对鱼药质量的审查,减少质量较差的鱼药,提高鱼类的质量,推动淡水养殖业的发展。

3.2 加强防治技术推广

防治病害最关键的在于防治的技术,南于农民自身的局限性,文化程度不高,对新型技术不了解,大部分的病害防治只依赖于药物,因此,提升农民的防治技术迫在眉睫。在养殖区多进行病害防治技术宣传,加强防治技术的推广,积极宣传生物防治等无污染技术,提高农民对淡水养殖的认识,以及提高其对养殖环境的重视。

3.3 完善和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强化疾病检疫,严格遵守相关法律,做好对养殖动物输入和输出的疾病检疫T作,并建立隔离制度。养殖动物一旦发病,不论是哪种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应早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防止疫病传播、蔓延,殃及四邻。

3.4 充分运用大数据,加强监控设备在线化程度

行政管理部门和科研单位,应配合地方建立疫病检测网络和预警预报体系,通过物联网,互联互通。病害一旦发生,养殖户手机不再是通讯工具的移动终端,而是一个在线的仪器,通过相关APP将图像、数据上传云端,再通过服务器大数据分析从历史数据里面作出病害分析预测,进而得出治疗方法,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疾病传播和蔓延。监管服务不再是浅层的数据报表,运作方式由商业模式转向精准投放。数据服务平台提供相关数据除内部使用外,还可面向不同的需求者开放,并给予有偿服务以增加参加者的积极性[3]。

结束语

各行各业的发展都依赖于技术和资金的支持,但是南于缺乏资金、技术支持,在防治病害方面仍有不足,必须要尽快提高技术力量投入。没立专f J的学习机构,促进病害治理技术的提升,加强对防治技术的宣传,提高淡水养殖的质量。

参考文献:

[l]陈吕福,孟长明淡水养殖动物病害发生概况与斑点叉尾鱼回疾病流行趋势[J]渔业致富指南,2006(8):45.

[2]王旭明.淡水养殖业过程中病害预测预报工作及其预防情况分析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7(19):25

[3]何安华,周洪霞,陈洁我國大宗淡水 鱼养殖的基本特征、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渔业经济,2018,36(5):103-108.

猜你喜欢

病害防治
基于改进DenseNet的茶叶病害小样本识别方法
桥梁病害分析及加固处治设计研究
某道路病害原因及维修改造方案探讨
蔬菜病害田间诊断依据
蔬菜病害田间诊断依据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土传病害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