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帮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019-09-10尹德秀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19年11期
关键词:长度公式面积

尹德秀

数学活动经验是一种过程性知识,它是指学习者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课堂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主阵地,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课堂上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一、直接传授已有经验,让学生感受经验得到的过程

作为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有几十年的生活和学习经验,课堂上我们可以把一些经验直接讲授给学生。例如,在学生刚接触加减法运算时,我们可以直接告诉学生,求“一共”用加法,求“还剩”用减法。虽然感觉这样是把学生的思维模式化了,但通过模式化的巩固练习,学生可以感受到“一共”和“还剩”的真正含义,使学生免去生硬地理解“一共”和“还剩”的含义。

二、逐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总结数学活动中的经验

在认识长度单位时,学生很难准确把握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观察尺上1厘米长度的同时,可以让学生思考生活中什么东西的长度差不多是1厘米,直观地让学生感受1厘米的真正长度,再以此类推地学习分米和米。学生在联系到具体物品的同时,也记住了1厘米、1分米和1米的长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同样的方法教授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學会经验的迁移,做到举一反三

在学习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学生已有求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基础,因此可以设计让学生把一个长方形变成两个三角形,以此推导出求三角形面积的公式,然后自行总结出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着推导的快乐,其实也是在总结和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经验的迁移。

四、自主运用数学经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有人说,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和实际联系不大,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很多人正因为不能够很好地理解知识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会对数学不重视。为了解决学不能用的问题,要经常让学生实践,例如学习面积公式时,作业可以设计为让学生测量自家的房屋地面,并根据给定的几种不同规格的地砖,自行设计并解决相关问题,使学生既动脑思考又动手实践,从而运用知识有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新课标倡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因此,我们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在课堂上帮助学生积累更多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

猜你喜欢

长度公式面积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面积最少的国家
爱的长度
特殊长度的测量
长度单位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三种不规则面积的求法
一次函数和三角形面积
长度学校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