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用“女性艺术家”来标签我
2019-09-10season
season
一头乌黑的碎发,一身极简的黑色长衣,看似不经意,却令人把目光锁定在她身上的那刻,从心底萌生出探索的欲望。这个坚持“别用‘女性艺术家来标签我”的邱思遥,她是个艺术家。
初见的时候,我们并没有语言交流。在确认一些采访相关事项之后,邱思遥报以我一个平静的微笑,示意礼貌。此时,她已经坐在我的对面。采访现场不止我们两个人,在一间不到三十平的会议室,也足以让人与人之间保持安全距离。
半个小时前,因为收到中洲未来实验室的邀请,我在林茨电子艺术节开幕式的现场,看到了邱思遥的作品——《西西弗斯/Sisyphus》。很有趣的是,在针对展品现场分享的环节,前后有两位策展人不约而同的表达了同一个意思:“这是在所有现场展览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
1942年加缪(Albert Camus)所著的《西西弗斯神话》这样提及到:诸神处罚西西弗斯不停地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石头由于自身的重量又滚下去。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
邱思遥将磁性液态金属运用到艺术作品中,使它在内部机械装置的运动牵引下,凝结成软固态,不断向山顶攀爬,每每快要触及顶部,旋即落回围绕山体的“河道”,恢复成液态。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为什么水银会往上走”,“明明是个无机物,却像生物一样往上爬”,“这很特别”……
听到来自现场参展人士的不同解读,眼前这个女孩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的开心。
《西西弗斯/Sisyphus》这个作品是去年创作的,在此次“科技艺术40年”展出期间做了一些变动,邱思遥把作品的内部机械结构换了一种方法,如此每次运作的时候,六个轨道出来的形态都不一样,所以现场展出的,可以说是一件新的作品。
令人意外的是,邱思遥觉得这一改动不算改进,两个作品她都很喜欢,只是呈现的状态不一样,更像是一个小队伍。
艺术作品本身是开放式的,观众认为它是悲剧的,更多是对自己人生的一个理解,投射到了作品上面。邱思遥给自己的作品命名为“西西弗斯”,同时她并不希望现场观众只能从中感觉到一个不断重复而无效的工作。她其实并没有去过多的引导,却有一个初心:通过这个作品,不仅是展现出固液变化的神奇之处,而是触发好奇心的开关,尝试捕捉生活中的小乐趣,即便是一些看起来毫无意义的变化。
邱思遥自己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尤其在一些没有生命的东西上,她特别能找到一些打动自己的小情绪,而《西西弗斯/Sisyphus》就是这样的存在。
对于“西西弗斯式”,邱思遥提到了一个她一直关注的东西——“宿命感”。她自认为是一个比较幸运的人,从小父母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注重培养个人兴趣,也不会过分管制学习成绩。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下,邱思遥一路走得都很顺遂。现在硕士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她,拥有自己的满足和期待,同时更加笃信:你所面临的每一个“当下”是之前所有决定的集合。
其实,这么想绝对不是一件悲观的事情。
邱思遥坦言在与他人的相处中,会看重原生家庭。如果她觉得那个人比较有意思,甚至主动去问过对方的原生家庭,并且也在他们的回答中收获了不一样的东西。有太多与世俗认知充满反差的例子,当她得知一个看起来与平常人无异的朋友从未见过自己的爸爸,父母从小就离异时,她会不断追问自己造成这一反差的缘由何在,更深的认知也随之产生。
“不快乐的事情反而能给到其他快乐的事情不能给的营养。”邱思遥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才惊觉这个乐观的决定论者果然是要吃“艺术家”这碗饭的人。
邱思遥在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攻读本科期间,她在其组建的“模特队”小组的一系列表演中围绕着“时间”和“控制”两个命题展开了一系列探索,反复涉及到消费物品对女性生活的影响,对衰老的恐惧及围观的政治对女性心理的影响。这批探索远远超越了简单的对于女性身体的青春写作,展现出一种哲学思考的面向,这在青年女艺术家中极为罕见。
当时做这个项目,邱思遥把大众对“女性”的偏见给放大,尽可能地放大,让大家都意识到这些围观的政治,身体的规训。作为一个女性,要结婚,生小孩,以及后面的一系列人生规划,是为大众所期望的走向。这种刻板印象放大到一定的极致后,“我为什么要把这件事情强调一遍又一遍?这样的强调会否恰恰是阻碍个体独特性发展的重重圈套?”邱思遥是个艺术家,不想被别人标签为“女性艺术家”。
专注艺术事业,一直都是邱思遥的人生规划,她始终无法想象有一天能够割舍这些能给自我带来滋养的存在。只要把当下的事情做好,这样积累下去的结果都不会太坏,即使以后要结婚和生小孩,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非常艺术地去完成!
《女报》×邱思遥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拍摄和录像?邱思遥:四五岁开始会拿起相机玩一玩,有意识地进行拍摄应该是在初中。
最初你常拍的是什么?
邱思遥:永远都不会是人,街边的水果店、烟店,或者树上的一个鸟巢,都是突然抓住我眼球的东西,这也是从小的一个习惯。
你为什么不拍人?
邱思遥:我觉得被观看的感觉不是自然的。好比去外地考察或者旅游,我们会拍人文摄影,这时候去跟对方沟通,“我可以给你拍张照吗”,同时,拍摄者与被拍者都被某种相对确定的企图所牵制住了。拍者所希望捕捉的和被拍者所希望呈现的往往不能达成共识,而达成共识也不是一个会令我满意的结果。我所期待的,一直都是一种不确定的快感,是每一次回看照片时都还能收获些微不一样的情绪。
你的作品中反复地运用“时间”的概念,你是如何理解西西弗斯式?
邱思遙:常规的理解是“悲剧式英雄”,而我更愿意将他的所作所为视为一种生命的常态。我会想象他其实每次把石头推上山前,都是知道这个石头会回落的,他已经完全明了整个事态,但是还会推第二遍,第三遍,第无数遍。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我们也会重复做很多遍,你没有办法抗拒,与其悲观,倒不如更坦然地接受它。
对于此次展出的作品,你的创作灵感是什么?
邱思遥:起因是我们去参观清华大学的一个液态金属实验室。液态金属是一种新材料,操作起来很冷酷,我尝试利用磁性去吸它或者加入化学物质让它发生各种反应。凡此种种,变化发生时,它更像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每一个特性好像都代表了一种情绪,我觉得它是有感情的。
对于艺术家和科学家而言,这两个身份如何去看待这种新材料其实是特别不一样的。最后选择这个,当然是因为之前我一直关注的“宿命感”。
身为女性,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出发,你对于这个群体有什么样的看法?
邱思遥:我曾组织过一个艺术家小组,叫“model girls”,最开始完全是以大众印象中的“女性角色”出发,可以说是一种刻板印象。而选择“走秀”,这是一种身体的规训,但其实这种规训不光是发生在女性身上,只是在时尚秀场中被无限放大了。
后来我开始意识不断强调自己是女性,不断强调自己被围观的政治,反倒是一种退让。为什么要强调女权?艺术家就是艺术家,为什么要用“女性艺术家”来标签?我不觉得写上“女性艺术家”是平等的象征,我自己是个艺术家,不想被别人说“女性艺术家”。
你觉得人类最后的归宿是什么?能不能从女性的角度来说说。
邱思遥:技术在进步,但是烦恼和开心永远都是存在的。我没有特意把“女性”圈出来去思考。我本人在生活中和朋友相处,其实也不那么“女性”,没有必要把这个强调出来,是人和人的相处。
除了工作,你会愿意去尝试什么?恋爱或者极限运动?
邱思遥:现在就很想买张机票去贝加尔湖冰潜,今年年初考了潜水证,不是因为想去热带潜水,而是因为我想去体验冰潜。
在水下,你会放大对自己身体的感知,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和水流呲呲的细微的声音,摒除了嗅觉与味觉的空间尺度感,简化并纯化了信息的摄入,这都是在陆上所不能收获的独特体验。这种状态很吸引我。在几百米的潜水过程中,你在水里是被三百六十度包裹的,如果技术不到位,可能完全没有办法自救。这是一场主观自觉处理情绪的生死游戏,也是我与自己的身体感知建立联系的最直接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