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人类学研究现状回顾
2019-09-10缪明良
缪明良
摘要:旅游人类学自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形成于西方学术界,至今已经有了五十多年的时间,积累了一定程度的研究成果和基础理论。本文回顾了外国和中国的旅游人类学的各自发展历程,记述了在过去几十年以来所获得的成果,并介绍了相关的旅游人类学的基本理论。
关键词:旅游人类学;研究现状;发展历程;回顾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12-0010-02
1 国外研究回顾
人类学家最早进行的关于旅游人类学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人类学家努尼斯于1963年发表一篇关于旅游业给一个偏僻墨西哥山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论文,西方学界普遍将这篇论文视为人类学研究进入旅游学的标志。
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人类学对于旅游的研究往往是以描述性的语言进行论述,缺乏深度的理论研究,更多的是用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是有害还是有益这种方法来进行价值判断。这是因为当时西方的人类学家对于现存的社会制度的不信任,尤其是反对那种施加在旅游目的地中的“文化帝国主义”的行为。随着旅游规模的逐渐扩大,旅游人类学对于旅游业影响的注重点,逐渐从探索内部情况转为评价旅游业给旅游目的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其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因为旅游业给旅游目的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所以旅游人类学研究的旅游业给目的地带来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也相应地集中到那些地区。
从70年代到90年代,作为应用人类学中一个分支的旅游人类学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美国加州大学的教授群体。
1977年史密斯在《旅游者与东道主:旅游人类学研究》一书中,提出了“旅游人类学”的概念,这本书首次以论文集的形式阐述了相关概念,被《旅游研究年刊》评价为旅游人类学的里程碑式的著作,从此,人类学對于旅游给予目的地所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开始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史密斯的著作奠定了旅游人类学的学术地位,也明确了旅游人类学的研究方向和相关内容,即其重点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研究旅游者和旅游业;第二是研究旅游业给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所带来的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
在旅游人类学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另一位人物是美国加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马康奈,他发表了大量关于旅游人类学的论文和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旅游者:休闲阶层的新理论》一书,该书详细描述了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目的和行为,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经历一种新的、不同于他们自身环境的文化,但是在这种寻求新的文化过程之中遇到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真实性的问题。东道主地区为了迎合游客的观赏需求而设计了与当地实际情况不相符的“舞台真实”,以达到吸引游客到来,赚取经济利益的目的。“舞台真实”现象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是好是坏,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争论,持正面和反面观点的人都有,而马康奈对此是深刻批判,并加以反思的,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理论。
当代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马格丽特·丝旺,主要研究包括旅游业中旅游和性别之间的关系,游客和旅游艺术品等问题。90年代,她在中国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作过长期的田野调查,研究旅游业中性别和艺术品所起到的作用,发表论文《民族旅游在中国云南石林彝族地区的发展》、《国家主义:石林的旅游和少数民族政策》、《民族艺术品开发中的女性角色》等,内容是关于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及其价值、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女性在旅游业中所起到的作用,旅游目的地居民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及认同、民族政策对当地民族的影响等。
另一位著名的美国人类学家纳什,用基础理论的方法去深入研究旅游人类学的内容,他发表《旅游人类学》一书,对旅游中出现的种种现象给予理论性的解释,并结合人类学的方法来研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纳什通过田野调查所获得的真实材料,深刻分析了“内在化”、“社会化”、“商品化”、“文化调适”、“文化重建”、“模仿效应”、“矛盾冲突”等现象。
2 国内研究回顾
中国的旅游人类学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申葆嘉开创了中国的第一个旅游学系——南开大学旅游系,并于1996年在著名期刊《旅游学刊》上发表“国外旅游研究进展”系列文章,在文中首次提出了“旅游人类学”的概念。第二年,贵州民族学院潘盛之教授出版《旅游民族学》,这是中国第一本旅游人类学的学术专著,这本书用人类学的方法分析了旅游业给少数民族带来的影响。
云南大学人类学教授王筑生为将更多西方的旅游人类学知识引入中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王筑生首倡在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旅游人类学的国际学术会议,在二十世纪末的1999年9月,云南大学召开由云南大学人类学系和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联合举办,美国伊利诺大学人类学系协办的“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结束后,云南大学的杨慧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的陈志明教授等人将会议论文和讲话合编成《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论文集,于次年正式出版,这本书被学界誉为中国旅游人类学研究的里程碑。
中央民族大学的宗晓莲教授也在将西方的旅游人类学理论成功引介到中国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宗晓莲于2001年发表在《民族研究》第3期的《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述评》一文,是当时中国的旅游人类学研究领域的一篇重要作品。文章从多角度、多层面、多向度全方位立体式地展开了一幅西方旅游人类学理论研究的路径图,把西方旅游人类学的理论研究分门别类,将其中的理论交叉系统以及相互的关联与差异梳理得非常清晰。另外一位在旅游人类学界影响较大的是云南大学的张晓萍,她先后发表了《纳尔逊·格雷本的“旅游人类学”》、《从旅游人类学的视角透视云南旅游工艺品的开发》等文章,作者主要从旅游与旅游者、旅游与朝圣、不同阶层旅游者的行为几个角度来介绍格雷本的几篇文章及观点,并讨论了他的旅游人类学研究方法,即利用民族志的文本进行分析。
以孙九霞、保继刚等为代表的一批后起之秀,围绕着社区参与的内容、方式以及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展开了实证研究。如孙九霞编写的《旅游人类学的社区旅游与社区参与》这本书,具有开创性思想。
近年来,为了推广旅游人类学,中国学界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教材性的读物,如2004年,彭兆荣主编的《旅游人类学》,2004年宗晓莲翻译美国纳什著的《旅游人类学》,2008年由张晓萍、李伟编写的《旅游人类学》, 2011年由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旅游人类学教程》, 2017年,由张晓萍主编的新版《旅游人类学》这些教材大大增加了本土案例的比例,扩充了旅游人类学的研究范畴,从而推动着中国旅游人类学的发展。
3 结语
旅游人类学在西方已经有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在理论建树还是在成果产出上都初具规模,而国内的旅游人类学由于起步较晚,还存在着研究队伍尚未形成规模、科研成果不多、专业训练缺乏、研究领域不够广泛等问题,尤其是从学术的角度来看,研究的广度与深度都无法与西方相比。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旅游人类学拥有越来越好的发展条件,随着学界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升,中国的旅游人类学将有望克服起步晚、实力薄弱的缺陷,逐步赶上西方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龚锐.旅游人类学教程[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1.
[2]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3]杨慧,陈志明,张展鸿.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4]张晓萍,李伟.旅游人类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5](美)丹尼逊·纳什,著,旅游人类学[M].宗晓莲,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6](美)纳尔逊·格雷本,著.人类学与旅游时代[M].赵红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美)史密斯,著.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M].张晓萍,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8]顾莹.旅游人类学发展述评[J].学理论,2014(06):45-48.
[9]光映炯.旅游人类学再认识——兼论旅游人类学理论研究现状[J].思想战线,2002(06):43-47.
[10]彭顺生.中国旅游人类学发展述评[J].思想战线,2005(01):106-111.
[11]孙九霞.旅游人类学在中国[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2-11.
[12](美)纳尔逊·格雷本,著.金露,译.中国旅游人類学的兴起[J].青海民族研究,2011,2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