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妇产前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2019-09-10李淑勤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2期
关键词:母婴结局孕妇

李淑勤

[摘要]妊娠是女性一生中的重大应激事件,同时也面临体型、体内激素的变化以及角色的转换,并担心分娩出胎儿的性别以及健康状况,容易出现产前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不良心理会直接分娩分娩并导致不良分娩结局,因此需要开展孕妇产前心理护理干预,从而改善母婴结局。本次将整理终结前入报道的孕妇产前心理护理方式,为后续临床护理干预提供方法参考。

[关键词]孕妇;产前心理护理;母婴结局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8-0107-02

孕妇在妊娠期间生理机能的改变对其心理状态产生较大影响,加上外界环境因素干预,容易出现焦虑以及抑郁等心理问题。特别是临产前,部分孕妇对于分娩带来的疼痛以及危险存在过分恐惧心理,导致心理问题进一步加重。在不良心理状态未能消除状态下,多数孕妇采取剖宫产方式进行分娩,降低自然分娩率,因此需要积极开展产前心理护理干预。

一、产前不良心理危害

由于产后抑郁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产后抑郁一直受到重视。但相关研究显示,产前抑郁比产后抑郁更容易发生,且产前抑郁多发生于孕中期以及孕晚期。产前抑郁的发生率为4.8%-40%之间,我国产前抑郁的发生率为10.0%-15.0%。产前抑郁不仅会导致孕妇出现睡眠障碍增加助产率和剖宫产率,还会影响产妇泌乳过程,并导致早产、低体重儿,降低新生儿免疫力。产前抑郁是产后抑郁的最强预测因素,产前抑郁若不能及时控制则可能造成严重产后抑郁。

二、产前不良心理影响因素

(1)心理因素。焦虑是产前抑郁的高位因素,孕期焦虑可能是导致产前抑郁的关键因素。LEE指出,容易焦虑的孕妇在生产前抑郁的可能性比不易焦虑的孕妇增加3倍,而引起产前焦虑因素较多,主要包括非计划内妊娠、对新生命来临准备不完全、担心胎儿畸形、过多在意胎儿性别等。尤其是农村妇女在分娩二胎时,特别希望为男婴,该种想法给孕妇造成严重心理负担,体检时会时刻关心胎儿性别,加重产前焦虑。临床上每一位孕妇由于社会地位、文化水平、家庭条件等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分娩亲心理压力不尽相同,临床护理中需要结合产妇具体情况采取对应性分析。此外天下父母都希望分娩一个健康的宝宝,但是新生儿会出现不可预估先天性疾病风险,这也给孕妇造成严重心理负担。(2)入格因素。入格特征是产前不良心理基础,不同性格类型与心理健康状关系密切。自尊在以往有关抑郁症的研究中是一个重要心理学变量,对于孕妇和长结局有着重要影响。(3)应对方式。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良好应对方式则心理驯海的危险程度会明显的提升。积极的应对方式可减轻应激反应,而消极的应对方式可增加心理负担,自责、求助、幻想、逃避等消极的情绪会与产前抑郁密切相关。孕妇对于疾病以及治疗认识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对心理状况。(4)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社会支持以及家庭支持。缺乏社会支持是产前抑郁重要因素,产前抑郁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孕妇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则抑郁症状越轻。而受到家庭暴露于产前抑郁密切相关,这是因为受到家庭暴力的孕妇需要面对妊娠应激事件,孕妇的心理压力较普通孕妇更大,因此容易产生产前抑郁。此外婆媳关系差也会导致孕妇产前抑郁,相关研究显示婆媳关系差的孕妇产前抑郁是普通6倍,因需要维护家庭和谐。住院后医院环境以及设施对于其影响较大,温馨环境以先进设备会提高生产信心,相反陈旧设施以及脏乱环境会增加产品焦虑以及担心的心理压力。

三、护理干預及效果

刘娟将52例孕妇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时孕期常规护理,研究组加以心理辅导、健康宣教等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前的焦虑以及抑郁程度轻于对照组,从而说明产前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降低产妇不良心里状态。王淑贤”在产妇产前进行情绪干预,首先分析产妇的心理状况,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协助孕妇解决产前问题,此外还对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定做家属多给以陪伴、理解,并注意孕妇心理变化情况,及时帮助孕妇管理情绪。经以上护理干预后孕妇分担心分娩痛苦、胎心胎儿异常等不良情况均获得明显的改善,从而进一步说明产前对孕妇及家属开展积极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可缓解孕妇不良心理。施围群等在探索产前心理护理他干预方式时,将172例将要分娩的孕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护理的内容包括心理教育,即帮助产妇通过呼吸调整并配合按摩等方式进行心理压力释放;定做孕妇家属给予关爱,使其感受家庭温暖,此外还建立优良的环境,指导其随着音乐律动做放松练习,经以上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焦虑以及抑郁状态明显轻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8%,提示产前心理不理干预对于缓解产妇心理压力效果明显,并获得产妇一致认可。因认知行为是影响孕妇心理状况的主要因素,因此可以通过提高产妇认知行为来纠正不良认知,改善不良心理情况。Agosini等研究显示,妊娠的女性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尤其是伴随妊娠并发症的妇女,而改善以上不良情绪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增加孕妇对于妊娠过程的正确认识,从而改善其抑郁等不良情绪.妊娠使孕妇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巨大变化,同时随着角色的逐渐转变,孕妇的情绪极易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此时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干预治疗,增加妊娠相关生理、心理知识储备,提升正确的认知和评价观,不仅能有效改善抑郁情绪,而且能够促进孕妇顺利度过妊娠期。

四、小结

产前孕妇心理变化比较复杂,即有为人母的喜悦和兴奋也有对分娩过程以及胎儿的担心。而不良情绪影响产妇心情的同时也会对于生产过程造成不良影响。以此同时,外界环境、例如病房环境、周围孕妇生产困难、医护人员冷漠态度以及家庭成员不关心均会加重孕妇紧张情绪感,严重可导致宫缩乏力延长分娩时间甚至引发产后大出血。孕妇的心理状态对于分娩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心理状态越好,分娩结局越理想过度紧张、焦虑会导致交感一肾上髓质系统、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异常兴奋,导致儿茶酚胺等水平上升,去甲肾上腺素浓度降低,最终导致宫缩乏力。产前抑郁等不良心理情况会严重危机母体和胎儿的健康,需要引起孕妇和医学工作者的重点关注。

在产前护理中应该注重心理护理干预,首先评估心理状态,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加入产前健康宣教提高其对于分娩认识度;叮嘱家属多给予陪伴和关心,缓解孕妇不良情绪;此外还要积极提高产妇对于生产的认识,就写正错误的认识观,积极面对生产。针对孕妇发生产前抑郁的情况不良心理情况可发生较多,建议将多种干预措施结合起来,形成综合干预措施,从而有效降低产前抑郁的发生率,保证母婴良好结局。总之,产前为特殊时段,该时间段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分娩过程和结局,因此需要注意心理干预,改善分娩结局。最后通过文献查询我们获知,目前,对于产前心理护理的研究,护理干预方法不全面:国内外对产前抑郁筛查及评定工具极少;建议将产前抑郁作为常规产前保健,在产科门诊设立相应检查项目。

猜你喜欢

母婴结局孕妇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非处方药孕妇也应慎用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临床护理路径对剖宫产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实施整体护理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160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
硝苯地平对妊娠高血压患者母婴结局及脐动脉血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