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有效性的方式
2019-09-10杜以专
杜以专
摘 要: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语文学科受到各个阶段教学工作者的重视,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加强对教学策略的研究,分析语文学科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实践中提高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提出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有效性的方式,为初中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提供指导。
一、引言
初中是每个学生比较关键的阶段,既要对小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再延伸新的知识,也要对高中的知识进行基础教学,便于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所以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会起着重要的承接的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师有着更重大的任务,就是对语文教学策略进行安排和探索,并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性格特征统筹教学工作,这样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充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二、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教材的认知不够
现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教师对教材认知不够的状况,导致教师不能很好的对重难点进行判断,就不能针对性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对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同时由于初中阶段的教师工作压力比较大,教师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研究教材的内容,只是单纯的根据一些教辅资料对重难点进行划分,这样不能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长期保持这样的状态,容易出现教师的工作懈怠和教学效果不显著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书本化
一些初中教师存在照本宣科的问题,这导致教学的内容不能对学生的生活起到帮助,也不能对提升学生的生活品味起到正面的影响,所以教学内容书本化是初中阶段教师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因为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会对书本上的内容进行延伸,导致学生不能将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这种不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是不太成功的。所以教师应当活跃课堂的氛围,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教學目标不明确
初中阶段的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目标,盲目地开展教学工作,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因为语文的教学内容比较灵活,教师应当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发散式的教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体验,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语文知识。而且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本质上的帮助,另一方面,教师如果制定不合适的教学目标,也不能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起到帮助,反而会降低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信心或是兴趣,对学生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三、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有效性的方式
(一)教师全面研究教材
在开展教学活动前,教师需要全面研究教材内容,并对重难点进行划分和整理,这有利于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提高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熟悉程度,也能够更好地为学生解答疑问。比如在对八年级上册的《背影》进行教学时,应该将体会父爱作为课文教学的难点,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交流课文中体现父爱的细节,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父爱的理解,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二)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活跃的语文课堂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可以通过很多个方式,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安排舞台剧表演,这样既能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理解,也能起到促进学生交往的效果。比如在对八年级上册的古诗文进行教学时,到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朗诵,并对学生的朗诵表现进行点评,这样有趣的活动能提升学生对新知识的关注程度,对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三)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
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也能起到提升教学效率的作用,因为整个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学管理占据很大的一部分,所以教师要教好的应用教学管理这一方式,较好的提升学生的自觉性,这样对学生也很有帮助。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比如对古文进行教学时,要是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教自学活动,让学生为学生教授知识,教师再对学生没讲到的内容进行补充,这样能较好的提升学生的语感和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语文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也能丰富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有效性的方式有很多。教师要是需要合理选择,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初中阶段学习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应当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并热爱自己的职业,这样才能细致的安排语文教学工作,并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才能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参考文献
[1] 薛忠.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8(24):75-76
[2] 罗艳丽.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A].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三)[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3] 刘万莲.浅谈初中语文的有效性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2(0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