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投资机构如何穿越周期?
2019-09-10陈雪频
陈雪频
这两年,股权投资的从业者的日子大都不好过,甚至被媒体形容为“投资寒冬”。
“投资寒冬”到底有多寒冷呢?统计数据比个人感受可能更准确。清科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募资环节,2019年上半年共有1190只基金完成募集,同比下降47.2%;新募5729.56亿元,同比下降19.4%。在投资环节,投资市场也持续降温,机构普遍出手谨慎,投资金额为2610.91亿元,同比下降58.5%,涉及3592起投资案例,同比下降39.1%;在退出环节,退出案例数继续下跌至831笔,同比下降39.6%,被投企业IPO案例增至471笔,但回报倍数却走低。
上面是对股权投资行业的定量分析,如果你访谈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他们会给你一些定性分析,那就是现在做股权投资越来越难了,“募投管退”这四个环节都很难做,以前的套路已经不好用了。
首先是募资难。由于过去两年银根紧缩加上去杠杆,很多民营企业资金链紧张,资金主要流向国有企业或者政府引导基金。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的投资策略比较稳健,这样导致现有的资金主要流向头部投资机构,90%以上的投资机构募不到钱。前几年投资热潮时,很多股权投资基金的回报一般,这也导致很多民营企业家和高净值人群不愿意投资股权基金了,可谓雪上加霜。
其次是投资难。市面上在融资项目不少,很多创业企业都在讲故事,把投资当收入来看,真正靠谱的项目很少。对于少有的好项目,由于投资机构都在抢份额,估值往往被拉得很高,即便投进去了也赚不到钱。很多基金都说自己投了多少独角兽项目,大都是在这些企业已经成为独角兽以后投进去,外行觉得应该赚了很多钱,其实也就是搭个顺风车,赚个名气而已。
再次是管理难。企业管理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大多数投资企业缺乏管理企业的经验,投后管理更是无从谈起。所谓的投后管理,无非是开开董事会(董事会大都是花瓶),看看财务报表而已,对企业的影响力非常有限。对于那些有管理能力的投资人来说,投后管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很多企业不愿意投资方过多介入,因此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投资的企业搞砸而无能为力。
最后是退出难。一级市场的流动性本来就远不如二级市场,通常的退出路径无非三个:公司上市、整体并购、转让老股,每一个退出路径都很不容易。对于投资基金而言,只要没有退出落袋为安,所谓的账面回报都不算数。即便是少数能通过上市和并购退出的企业,很多晚进去的基金也不赚钱,甚至回报率还不如一些理财产品,但却承担了更大的风险,真是一笔血泪史。
早些年,由于募资和投资竞争都没有那么激烈,股权投资机构还秉着“闷声发大财”的原则,不是那么活跃和积极。现在募资和投资都竞争激烈了,股权投资机构也越来越重视PR,合伙人不断地接受媒体采访,到处发表演讲,参加各种评选,就是希望能在各位“金主爸爸”那里刷点存在感。他们不断地发表对行业和企业的看法,不断地重复那几个拿得出手的成功案例,虽然业内人往往会心一笑,但这个世界如此之大,总归存在一些信息不对称,也能得到他们想要的效果。
这几年,股权投资行业也和很多创业企业扎堆的行业一样,充满了“喧哗与骚动”。这是一个离金钱很近的行业,不缺少一夜暴富的传奇故事,也吸引了各方英雄才俊纷纷加入。一个行业吸引的人多了,当然也免不了泥沙俱下,除了各路精英之外,各种忽悠也不少见。这种乱象也影响到了外行对这个行业的看法,甚至有人以为做投资的都是大忽悠,这种负面评价也让这个并不成熟的行业变得非常脆弱。
市场环境正在遭遇寒冬已经无可争议,但对未来的判断,不同的人还是有不同意见。投资是一个周期性比较强的行业,因此有人相信现在的情况只是暂时的,“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么?”但另一种不同的生意是,由于整个行业的基本逻辑发生了根本改变,因此整个行业面临的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变化。也就是说,如果不做根本转型的话,很多企业是熬不过这个冬天的。
要转型就要回归本质。股权投资行业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回答得很复杂,但如果高度抽象的话也可以回答得很简单,我认为无非两点:发现价值、创造价值。所谓发现价值,就是在高成长行业里找到那些最有可能成为头部的企业,重仓压注它们。所谓创造价值,就是在投资后不断地给这些企业赋能和正反资源,成为创业者长期的合作伙伴,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为投资人创造价值。
这两个行为对应于两種不同的组织能力。发现价值对应的是投资研究能力,包括对宏观、行业、企业和个人的研究。创造价值对应的是管理能力,包括汇聚资源和组织赋能的能力。这两种组织能力也分别对应“投”和“管”这两个环节,“投”和“管”做好了,“退”就相对容易一些,等投资机构积累了足够多的成功案例,“募”的难度就比较小,然后形成一个正向反馈的循环关系。
如果用这两种能力来评估现在的大多数股权投资机构,就会发现绝大多数机构都是比较弱的。这也是头部机构相对于一般机构最大的差异化优势,也是判断一个股权投资机构能否生存的重要标准。未来依靠机会驱动和一二级市场差价生存的股权投资机构将越来越难,而依靠战略和组织能力驱动的股权投资机构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这就是行业发展的趋势,也是超越短期周期的一个长线发展趋势。
明白了这个趋势,股权投资行业的未来出路也就很明确了。要想在这个领域生存并胜出,必须培养自己的分析研究能力和投后管理能力,成为一个战略和能力驱动而非机会驱动的投资机构。我们经常说,投资要为创业服务,这也是这个行业得以存在的基础。投资人的使命是找到那些有可能成为独角兽的企业,然后帮助这些企业成为真正的独角兽,只有这些企业成功了,投资人才可能真正成功。
(作者为智慧云创始合伙人,小村资本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