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允中:2 0年,见证发展,见证共赢
2019-09-10杨允中胡阳
杨允中 胡阳
杨允中先生,辽宁省铁岭人,曾是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杨允中先生到澳门工作,至今已经20年了。曾在澳門基本法起草委员会任职,杨允中先生为澳门回归祖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对澳门历史非常熟悉的他,亲身感受着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深深为背后有强大的祖国而自豪。
——编者
澳门是我国施行“一国两制”的特别行政区,对澳门是一个全新的发展。现在回归祖国20年了,澳门也是在浩浩荡荡的沿着中央设定的轨迹继续向前推进。我们国家对澳门也是非常的重视,习近平主席来到澳门也特别讲到,要认真总结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经验。最重要的环节是回归前的20年中,中国与葡萄牙建交,明确提出澳门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谈到条件成熟时将恢复澳门的行使主权。可以看到澳门回归已经明朗化,有这样的机会可以见证澳门回归,成为历史的见证人,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们作为生活在澳门的当代澳门居民,可以说是历史的幸运者,我们是它的见证人,我也有机会参与其中,成为有所贡献的人。
作为一个当代中国人,不能忘本。澳门回归,不仅是澳门的事情,也是整个国家的事情、整个民族的事情。有机会亲自在现场,身临其境见证这段历史,绝对是人生最难忘的经历。
看澳门要有现代历史观,不仅要看1999年进入行政区以后“一国两制”的20年,还要把过去450年的历史也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澳门就是“一国两制”的大博物馆。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家政策设计得好,澳门也抓住了历史机遇。
澳门的第一个20年走的比较稳妥,现在要进入第二个20年。要是按照10年来划分,第一个10年是奠基的10年,第二个10年是提速的10年,进入第三个、第四个10年,那毫无疑问是成熟运行的阶段。
实事求是地说,我对辽宁抱有很高的期望。现在新中国成立70年,辽宁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支援了全国的物资,包括钢材、机械、人员,从工程师到熟练的技术工人等方面。作为辽宁人,喝着辽河水长大的人,我却没有能为辽宁做太多的贡献,这一直是我的一个遗憾。对于有关辽宁的消息,这四十几年来我一直在关注。有时候看到关于辽宁的新闻,我不只是看一遍,而是反反复复地看。我认为辽宁还是潜力优厚、前景广阔、优势显著的。辽宁的地理环境优越,有内陆有沿海,交通发达。而且辽宁有好的海岸线、好的工业基础、好的设备。这些都让辽宁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辽宁资源和人才都很丰富,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人才流失。现在可以用一个提法叫作“辽宁振兴”。我认为,辽宁是有活力的,是正能量不断涌现的状态。
辽宁与澳门可以进行科学文化艺术交流,能够更好地提高两地文化内涵。把辽宁有特色的东西,到澳门做几场演出。发挥文化特定功能,以文化为载体,提高经济贸易往来,通过文化学术上的交流,把两地的关系拉近。最重要的是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提高我们的竞争力。澳门与辽宁两地的交流,是全方位的交流。辽宁的高等学府,可以组织一个交流代表团,来澳门做学术交流。希望各行各业都这样去做,比如医学这部分,就有很大的交流空间。我们要立足于深层次的文化学术交流,要有一个正确的历史观。把澳门的特色优势发挥出来,要让过来交流的人感觉到这次去得值得,还要在交流中体现出辽宁特色。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优势,把优势找准,各自的优势展示出来,让交流的人能够觉得到优势互补,共同受益。
总结过去,面向未来。往前看,争取更上一层楼!发展没有休止符。希望辽宁看准机遇,找准发展规律,总结经验教训,做事谨慎冷静。我认为“韬光养晦”这个词,对我们永远受用。
辽宁和澳门这两个地方,对我来讲都是很难割舍的,我很期望辽宁能够实现振兴,步子迈稳,走好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