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

2019-09-10王英俊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3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王英俊

摘要: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加快,教育部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向学生提出了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这让一线的高中数学教师开始积极探索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策略,逐步落实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而笔者从自身高中数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经验出发,提出细化目标设计、开展合作活动,以及提出生活问题等策略,浅谈如何有效满足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学目标;合作活动;生活问题

数学课程是学生在高中阶段需要学习的重要学科,而伴随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在当前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也更加注重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在认知基本数理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那么在实际开展高中数学知识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如何进行教学策略的优化,落实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呢?

一、细化教学目标,做好素养导向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一节课的设计的开端,教学目标中的内容也指向课堂中学生将会发生的某种变化,在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开展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师应当基于教学的内容,进行教学目标的细化设计,从而做好课前的导向工作,在落实课堂目标的同时,完成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进行如下教学目标的设计:

(1)数学抽象:引导学生掌握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等相关概念;

(2)逻辑推理:从基础概念出发,结合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引导学生推理棱柱、棱台等空间几何体的相关知识;

(3)数学建模:引导学生能够利用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等知识完成对数学问题的解答;

(4)直观想象:使学生能够将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几何图形进行结合,从而形成直观体验;

(5)数学运算:让学生能够从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空间几何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的能力;

(6)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对相关数学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以计算的结果来验证分析的效果。

显然,上述教学目标从数学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要求,教师在以上述教学目标为导向,进行《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的教学中,能够针对素养的导向,完成教学活动和教学策略的优化设计,从而逐步提高教学的效果,落实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开展合作活動,深化抽象认知

合作学习活动是伴随新课改的不断发展而进入高中数学课堂之中的,能够对学生的合作能力进行培养。在数学核心素养中对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进行了要求,其本质是强调学生对理论数学知识的理解情况,因此,在开展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相对自由的氛围中,针对理论数学知识进行讨论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对理论数学概念的认知效果。但是,在应用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深化认知数学概念时,教师也应当意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相互独立的存在,在智力的发育水平和发育的方向上存在自己的独有特点,同时,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学习背景的差异,造成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知程度也不同,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分别,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优化,从而更好地满足对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函数及其表示》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自身的了解,对合作活动进行优化。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先对学生简述函数的基础概念,让学生对这一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知。随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反应进行观察,并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同,将学生按照对函数概念的认知程度差异进行层级的划分。紧接着,教师按照同组学生相异性质、异组之间相似性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组员的安排,使得每个小组当中既有对函数的基础概念认知程度较好的学生,也有对函数基础概念认知程度一般的学生。之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函数概念的讨论和学习,并让学生在差异化的小组成员中进行互帮互助,促进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深入理解函数的基础概念,同时强化与其他学生的交流互动,提升合作能力。

不难看出,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利用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强化学生对基础数学概念的认知,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提出生活问题,发展建模素养

生活与数学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数学核心素养中提出的数学建模素养,也指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中,也应当注重对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利用数学知识进行生活问题的解答。因此,在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开展高中数学知识的教学工作,教师也应当向学生提出生活问题,促进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生活问题的提出,满足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教材中的内容安排来看,本节课主要教学的知识是利用函数的相关知识,进行数学问题的解答,基于上述内容,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商场原来平均卖出一件商品的件数是20件,每一件的盈利是40元,后来为了扩大销售量,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进行适当的降价,经过调查发现,如果每件衬衫的下降1元,那么商场平均每天都可以多售出2件,于是商场经理决定每件商品降价15元,这样的决定是否正确呢?”等蕴含生活元素的问题,让学生在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中,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效果,发展自身的建模素养。

可见,在数学课堂中,教师提出生活化的问题,能够有效发展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总而言之,教师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对合作活动进行优化,以及提出生活化的问题,都能够有效满足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却不是在一节课的教学中就可以落实的,而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因此,在之后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继续分析数学核心素养中的要求,结合数学学科的教学特点,创新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并在实践教学中进行应用,不断构建完整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体系,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密.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途径:课堂对话[J].数学教学通讯,2017(36):45-46.

[2]吴显标.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高中数学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4):72.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