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广电传播需要“找角儿”
2019-09-10原耀朋
原耀朋
摘要:笔者从实习到现今从事广电工作已经有10年了,在此期间,不但自己的新闻工作各项技能获得了提高,还深刻了解了很多关于基层电视台工作的内容,深刻体会到不管是现实距离还是心理距离,市、县级广播电视台与基层民众的距离是最近的,在基层农村、社区发展中,都被给予厚望。
关键词:基层;广电;定位
现实情况中,媒体的发展紧跟经济发展步伐,基层农村人口数量占我国总人口数量的百分之七八十,但是从大众媒介角度来看,他们却处在传播的边缘位置,经济财富和新型传播方式没有把基层农村群众作为重点关注对象,比如web2.0、博客、手机媒体等,在相对偏远的农村地区普及率不高。而央视播出的主旋律影视剧就有《最美的青春》《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及《黄土高天》等等,数量和质量在不断地提升,收视率也在逐步巩固,群众的反响已经越来越强烈。
事实上,在基层农村,受众获取大众媒体信息的渠道依然是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主,现今,收听广播的人群正在逐渐减少,大部分人也没有订阅报纸的习惯,再加上年轻人外出工作、学习的情况普遍,农村留守人员主要还是将电视作为最常用的传播媒介。但是,为了满足经济的要求,省市级电视台开始逐步演变为市民娱乐化、生活化风格,对农村群众的关注度下降,因此,适合农村观众看的节目不断减少,致使信息传播效率降低。
由此看来,市县级电视台是否能制作出农民喜欢的节目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需要各级宣传部门引起重视,多培养具有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的专业性人才,做出更加符合基层特点的节目。
一般来说,基层广电的职责范围是满足农村地区的生活信息需求、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保障当地经济文化的协同发展、维护基层群众利益,从而更好地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
作为一个基层广播电视台的从业者,需要清楚认识到省级和市级、县级广播电视台的区别,基层广播电视台报道的农业科技类节目与内容多数应贴合当地百姓的生活实际,选一些农民喜闻乐见的节目进行报道。
建设新农村,这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乡村的重大举措,表明了国家促进城乡平衡、寻求社会和谐的决心。很多人意识到,这一举措也为基层广电带来了新的生机,我们在服務基层建设的时候,有着独特的优势,我们深入基层、深入农村一线进行报道,最主要的两个任务就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释解政策法规。
目前,国家开展了“三补一免”,由于基层农民收入的增加缓慢,加之农资产品的价格上升,民众没有好的致富渠道和意识,对农民的创收带来了新的考验,比如,山西北部群众在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禽的数量上,往往只依靠经验,摸不透市场行情。而在农民致富的问题上,基层广播及电视台就会开办一些节目,教给农民致富的渠道、方法,例如养什么、种什么能盈利等,笔者认为这一问题值得深思,我们基层广电不仅要传述给农民如何赚钱,还要教会农民正确认识市场行情,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运用自己现有的人脉、手段、资源来寻求创新,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致富道路,创造财富。与此同时,基层广电还要在构建农村文明环境、优秀素养、民主法制意识上下功夫。
新农村的建设正在逐步推进,国家对农村的建设政策也在不断增加,这时候就需要基层广电部门来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让政策准确、及时、高效地传达到群众中去,这要求基层广播电视媒体从业者积极学习掌握新知识、了解新领域、拓展新视野、提高专业技能,通过不同样式、不同手段的广泛宣传、展示,增强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其中市、县广播级电视台的责任重大。
然而在社会发展中,基层广播级电视台的地位很容易被忽视,相比于省市媒体来说,很多人认为其发挥的作用不明显,加上各省、市公共频道的开播,市、县广播级电视台的位置正在逐步被取代,但笔者认为,至少在现在,在服务“三农”上,市、县广播及电视台具有不可替代的潜质作用。
总之,在工作中,我们要思考,如何妥善处理基层广播电视台面临的体制困境,如何促进市、县广播级电视台的节目创新,如何让市广播及电视台跟农民贴得更近,让县市、县广播级电视台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才是新时代、新时期所有媒体从业人员需要重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