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9-09-10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造诣(yi)寒暄汗流浃背(jia)川流不息
B.对峙(zhi)针贬垂涎三尺(xi6n)风弛电掣
C.倥偬(cong)匮乏不落窠臼(ke)甘拜下风
D.贮存(cht)涅粲否极泰来(pr)变本加厉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到星期天,村主任都要把留守儿童接到活动中心,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
B.泥人张世家第六代传人张宇制作的泥塑人物,眼睛须上色100多遍,惟妙惟肖。
C.汝瓷开片堪称一绝,技师通过人为操作转换为自然美妙的装饰,可谓巧夺天工。
D.在与孩子的教育沟通中,父母长辈们和颜悦色的引导一定比斥责怒骂更有效果。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新制造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在中国大地掀起创新。
B.垃圾分类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还在于是否在推行,上动了真格。
C.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必须自觉践行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的步伐。
D.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及心理认知,正是家国情怀萌生滋长的“肥沃土壤”和“适宜气候”。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氧化氮进入循环系统后,即使量很低,也具有强大的降血压功效。
②事实上,一氧化氮的好处很多,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发现就是一氧化氮可以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
③一氧化氮结构的简单使得它的重要性一直以来被忽略了。
④1996年,有研究发现皮肤可以生成一氧化氮。皮肤中含有硝酸盐,经过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就会形成一氧化氮。
⑤最新研究发现,光照还能促进一氧化氮的产生。
A.①④②⑤③B.③①②④⑤
C.⑤③①④②D.⑤③②④①
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离中考只有几十天了,小亮给交通台打电话,为他的好友小辉点歌,想要送上一份美好的祝愿。他应该对主持人这样说:
A.“我的好朋友要中考了,你一定要为我播放一首歌送给他。”
B.“主持人好,我想点一首歌,送给我即将中考的好朋友,可以吗?”
C.“请您务必为我播放一首歌送给我的好朋友!”
D.“你好!请帮我播放一首歌送给我的好朋友吧!”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第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甲]金陵酒肆留别①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②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③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释]①金陵:今江苏南京市。酒肆:酒店。留别:临别留诗给送行者。②柳花:指柳絮。满店香:指酒香。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这里指酒店中的女招待。压酒:压糟取酒。古时新酒酿熟,临饮时才压糟取用。③子弟:年轻人,指李白的朋友。欲行:将要走的人,指诗人自已。不行:不走的人,指金陵子弟。尽觞:喝尽杯中的酒。觞,酒杯。
[乙]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6.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均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重以及朋友之间的深情。不过李诗较为深沉与内敛,诗中的酒更多为助兴;而王诗的情绪更为豁达与洒脱,其中的醉别使离情更为忧伤。
B.甲诗描写了人们欢送李白的场景,金陵酒肆中吴姬的热情和金陵子弟的好客,如在眼前。
C.乙诗中的送别发生在深秋时节,这可从“橘柚香”三个字推断出来,因为这两种水果均成熟于深秋。
D.“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信手拈来,已成千古名句,把难以表达的情感用源远流长的江水表达出来,使人感受到诗人深深的留恋。
7.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风吹柳花满店香”的“香”主要源于小店里弥漫的酒香;因为是在酒店里,所以感觉轻飞乱舞的柳花也是香的;同时,这个“香”字也代表了春的气息。乙诗首句一个“凉”字,生动地描绘了江风吹雨,雨入船中,使人感到阵阵凉意的江上环境,同时又写出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内心的凄凉,渲染了一种惜别的凄清气氛。
B.甲诗中的“柳”字谐音又暗扣“留”字,再写“吴姬压酒”劝酒的情景,此种风情,使自己倍增留戀之意。
C.乙诗首句运用了正衬的写法,以橘柚飘香的美好景色正衬友人醉别,突出表现了诗人深切的惜
D.甲诗二、三两句由景及人,引出因难以别离而尽觞的情形,五、六两句将别意与流水比较,以诘问收结,情景交融。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1题。(12分)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辽人常越境而汲D,灌亲申画界堠②,過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③,敌惊以为神,这巡敛去。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国,再发则否。客日:“太尉不能耶?”日:“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节选自《宋史·何灌传》)
[注释]①汲:取水。②亲申画界堠(hou):亲自划定边界。③镞(zu):箭头。④逡巡:退却。⑤的:箭靶的中心。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灌亲/申画界堠
B.忿而举兵/犯我
C.逡巡/敛去
D.太尉/不能耶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越()(2)或()(3)以为()
10.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4分)
(1)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
(2)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11.课文《卖油翁》中的陈尧咨和此文中的何灌都“善射”,但二人“善射”所发挥的作用却不尽相同,试分析二人“善射”的作用有何不同。(3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1分)
(1)“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2)____________________,余因得遍观群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4)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5)____________________,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6)纷纷暮雪下辕门,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_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16分)
故乡的番薯
孙善文
①春雨绵绵中,一批成长于故乡自留地里的番薯被锄头一个个从温润的泥土中唤醒。秋日落地,春日回阳,这是南方番薯与大地亲密交流的轨迹。
②地是自家的地,番薯却是老家的伯母所种。为了传递深情的牵挂和浓厚的情意,一麻袋番薯从家乡雷州市善排村坐三轮车出发,先是到我们村子所在的南兴镇,又从南兴镇坐上长途客车,辗转五百多公里来到深圳。我驱车把这袋番薯接回家中,母亲迫不及待地将几个番薯洗干净,放进锅里。约半个小时,一盘香喷喷的番薯被端上来,真的是粉而甜,甜而糯啊!母亲和父亲边吃边笑着,那笑容像我记忆中的番薯花,虽不起眼,却是那样盛。他们不停地赞叹着:这就是当年的味道,这才是真正的原生态食品。母亲告诉我们,伯母为种好这一季番薯,给番薯施的全是有机肥,似乎就想证明,来自故乡的味道,那香那甜,都是朴素且发自内心的,独一无二。
③把番薯种到瓶子里,任其生出蓬勃的叶,长成一帘绿色,这却是受好友的启发。那天,好友在朋友圈里晒了在自家书房一个玻璃瓶里种出的番薯苗,据说,这棵番薯他已经种了三个春秋。看他拍的相片,这哪里是一棵薯苗啊,简直就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彩画,紫色的薯藤,绿色和淡黄色相间的叶子,相互纠缠,既呈现生机,又藏有诗意。如此诗情画意,我是记在心上了。
④这天,母亲又在阳台一角挑番薯,准备送到锅里,我看到一个已经发了芽,便讓母亲给我留下。我要带到单位去,要种番薯了。
⑤水乃生命之源,水润万物。我把水像泥土一样装进玻璃瓶里,满满一瓶。薯块的五分之一泡在水中。母亲对我说,只要根长出来,番薯就算养活了。这让我对此甚是期待。每天早上我都要看看薯块上是否有根冒出来。直到一周后,当我看到第一条银白色的根从薯块中挤出来,像一条尾巴在水中摇摆起来的时候,我才舒了一口气,心头忍不住一阵欢喜。薯根越长越多,越长越快,不曲不折地伸长着,倒有点像南方的榕树根,一条一条,却是清晰可见,洁白而纯净。
⑥紧接着,又有一个个新芽从薯块上翘起来,嫩嫩的,每片嫩芽似乎都是一张笑脸,尽管娇柔,却饱含真情。
⑦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在农村长大的人,对番薯叶或许都有共同的记忆,那时的番薯大多用于煮番薯饭。而到如今,番薯叶已是城市人餐桌上的环保菜。这不由让我想起农村的岁月来,那年月的我们是如何也不敢想,番薯会有如此“尊贵”的待遇。
⑧番薯叶长出来,一间陋室仿佛都抹上新的色彩。一片片苍绿的番薯叶顺着不断伸长的薯藤,长得认真而有序,像小孩儿伸出的小巴掌,让人忍不住想轻轻抚摸一下。枝上有枝,枝而不蔓,每片番薯叶被一枝叶柄举着。同一棵番薯,上长出的叶子,形态各异,有的呈裂片宽卵形,有的是三角状卵形,有的就像一颗心。叶子越长越密,紧随着时光,南方惯有的艳绿与北方秋季同步的黄,就这样结在了同一根藤枝上。经遇风霜,整个瓶子也就变成一幅画,这与好友家的已有几分神似。有同事经过我办公室门口,站在远处好奇地问那是什么花时,我总会笑着让他们先看看,最后他们也都忍不住笑:怎么这么像一枝花啊?
⑨一个来自故乡的番薯,因为一份机缘,而得以存活,并像花一样活着,让故乡的味道,在异乡散发开来,既喂养我的目光,也温暖了我的情思。有时我在想,那叶柄上举着的或许就是一个农家子弟的前世,尽管不是花,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便也努力地生长,像花一样绽放,没有那份娇媚,却也多一份随遇而安。
⑩玻璃瓶种上了番薯,自然成不了薯田,因为番薯属于根茎植物,薯块其实就是它根的一部分。但从一个供人果腹的农作物到一盆赏心悦目的风景,番薯已换了角色。
⑪换了角色,同样活好,让叶子像花儿一样绽放,这或许也是我们所需要的生活。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3月25日)
13.通读全文,依据提示,填写表格。(5分)
14.文章第③段采用了何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4分)
15.选文第⑧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4分)
16.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14分)
多逼自己一把
陈大昊高峰
①拿破仑年轻的时候,一次在郊外打猎,遇到一名男子在水中挣扎着喊救命。拿破仑发现水并不深,便拿起枪对着男子说:“如果你不自己游上来,我就用枪打死你。”在拿破仑的逼迫下,那名男子自己游上了岸。现实中,也许没有人会像拿破仑那样逼着你前进,更多的则需要自我施压,自己逼自己一把。那么,到底应该逼什么呢?
②逼去惰性。“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惰性是人的天性,它不仅消磨斗志,还会在无形中削弱能力。循着惰性游走的人,喜欢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习惯挑容易的事做,拣.顺手的活干,按以前的惯例办,任务面前不愿多承担一点,困难面前不愿多向前一步,新事物面前不愿多尝试一下,久而久之,思想退步、意志退缩、能力退化就是必然。习主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多逼自已一把,就是进行“自我的搏斗”,逼自己走出“舒适圈”,多一些“风里来雨里去”,多一些“上刀山下火海”,厚积方有薄发,百炼方能成钢。
③__________。在曾国藩眼里,惰和傲,“二者皆败家之道”,庸人以惰字致败,而才人以傲字致败。
确实,深思一个个“伤仲永”式的悲剧、一个个“明星官员”的陨落、一个个“不败神话”的破灭,多因得意而忘形,得胜而骄傲,于是乎,有的或自我满足而裹足不前,或自我封闭而不敢创新,或自我迷失而贪图享乐,最终自己打败了自己。荣誉应是人生前进中无形的资产,而不应成为骄傲的资本;成功应是人生成长新的起点,而不应成为奋斗的终点。“时代楷模”郝井文和他的团队之所以能屡创佳绩,是因为他们始终保持清醒和谦逊,“不搞庆功会,不论什么任务,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检讨反思,哪怕是拿了第一”。多逼自己一把,就是除傲气、祛浮气,做到“高人一筹”而不是“高人一等”,常常“自以为非”而不能“自以为是”,自觉克服夜郎自大,防止固步自封,才能避免作茧自缚。
④逼出潜能。长跑中,常常会出现一种叫“极点”的生理现象。“极点”临近时,人们会呼吸困难、肌肉酸痛、动作迟缓,让人难以坚持下去。但只要凭借毅力和意志,顶过了这个“极点”,就会迎来“第二次呼吸”。一个人的潜能,多是在达到“极点”后再向前一步,再坚持一下,才打开了“任督二脉”,实现了质的飞跃。“凡做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这个时候,更需要逼自己一把,多做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接几次“烫手的山芋”,敢于挑战极限,勇于冲破“极点”,努力做到极致,方能激发最大的潜能,收获最好的自己。
⑤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不论是在“舒适”面前,还是在挑战跟前,选择放自已一马,还是逼自己一把,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多逼自己一把,经常干一干不擅长的事情,改一改不良的习惯,走一走不常走的道路,往往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得到不一样的结局。
(选自《解放军报》2019年5月9日)
17.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8.选文第①段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19.文章第③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
20.选文第⑤段中的加點词语“往往”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21.参照第②段和第④段段首句的结构,在第③段中的空白处填入恰当的内容。(2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一)综合性学习(6分)
22.颁奖词是在某一主题的颁奖典礼上,对获奖对象的事迹所作的一种陈述评价性的礼仪文稿。请你从下面四项中选择一项,为其撰写颁奖词。
写给鲁迅 写给艾青 写给祥子 写给简·爱
(二)写作(50分)
23.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选择;正确的选择可以造就生命中灿烂的前程,错误的选择可以毁掉生命的梦想而吞下遗憾的苦果;一种选择会换回许多种体会;选择不同,便有了不同的人生……无论怎样,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选择,要让我们的人生属于我们自已;而不是我的人生由别人选择!
以上文字给了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我自己的选择”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命题人:黑龙江安达柴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