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秘的宇宙

2019-09-10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星系恒星毕业

课文助读

解说词的写作特点

《宇宙的边疆》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解说词也属于说明文的文体范畴。但是在解说词中,作者可以不断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会出现大段的议论和抒情,是普通说明文所罕见的。

文章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作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象(情理扩展)。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文章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

解说词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采取的是空间顺序:由星系(星系群、子星系)到太阳系再到行星缓缓推进,从宇宙的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最后回到地球。

文章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宇宙并说明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第二部分介绍星系;第三部分介绍恒星;第四部分介绍行星和太阳系;最后回归到人类的家园——地球。这样做可以使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宇宙的空间概况。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同时,由宇宙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这样的顺序和作者的“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的思想相契合。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

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如果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

另外,文章在补充许多相关知识的同时,运用了大段的议论和抒情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如开始的三段文字和结尾的两段文字,充满强烈的议论和抒情色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语段中的议论和抒情也是随处可见的,如“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等。

从一维到十维空间

自打看了《三体》《星际穿越》,对于空间、黑洞我们就充满好奇。准备好打开脑洞,我們一起来一场从零维空间到十维空间的旅程吧!

我们先从一个点开始讲起。这个点没有大小、没有维度。它只是被想象出来的,作为标志一个位置的点,它什么也没有,空间、时间通通不存在,是零维度。而一维空间只有长度,没有宽度和深度。我们拥有了一条线,也就是拥有了一维空间。再画一条线,穿过原先的这条线,于是就有了二维空间,二维空间里的物体有宽度和长度,但是没有深度,我们可以将它理解成“纸片人”。

一维数轴,二维平面,三维立体,这是我们初中学的常识。而人类是三维生物,活在四维空间里。三维空间有长度、宽度与高度。假设我们有一张报纸,上面有一只蚂蚁,我们姑且把蚂蚁君看作是“二维生物”。我们在二维的纸面上移动,如果要让他从纸的一边爬到另一边,则蚂蚁君需要走过整个纸张。但是如果我们把这张纸卷起来呢?成为一个圆柱,一个三维的物体。这时蚂蚁君只需要走过接缝的位置,就到达了目的地。换句话说,把二维空间弯曲,就得到了三维空间。

四维比三维多一维,它就是时间!想象一下,左边有一个1分钟之前的我,右边则是现在的我,将这“两个我”看成两个点,穿过他们连线,它就是四维空间里的线。于是,四维空间出现了!如同上文提到的,二维生物只能看到三维物体的截面一样,我们作为三维生物,也只能看到四维空间的截面。所以我们看不到过去,看不到未来,只能看到此时此刻的世界。

然而,四维生物可以看到未来,但是无法改变未来。如同《大话西游3》,紫霞通过月光宝盒看到了结局,但是却无法改变结局。

假如我们是四维空间生物,我们就可以看到过去、现在、将来各个时段的我们自己。但是,时间线只有一条。现在,在四维这条时间线的基础上,再加一条时间线和这条时间线交叉,五维空间就出现了!五维生物看到的是四维空间上发生的所有事情,看到了一个人的所有选择,以及这些所带来的所有结果。所以可以沿着四维移动,改变四维的选择,让它向着想要的结果行进。但必须得等待这个行进的过程,无法直接到达结果。

在五维空间中,你可以穿越到你初中毕业的时候,告诉以前的你,一定要继续读书,上高中,考大学,做白领。不过这很费力,而且风险很大,初中毕业的你需要作出不同的选择,每一种选择都会产生一个新的时间线,一个不同版本的未来。

在五维空间任何一个改变都可能带来无数新的结果,你无法确保你回到过去所做的改变能够朝着你的理想的结果前进,因为五维空间的改变需要时间的等待。但是在六维空间,你不用等待时间流逝,你可以直接到达结果。你回到“初中的你”,直接选择“经理的你”这条时间线,然后成为“经理的你”。

还是那个例子,前面提到两个时间线:经理与厨师。初中毕业的你,不可能只有这两种选择,而是近乎无限的你的每一个决定都在塑造出一个特有的你。你可以成为任何一种你。概括地说,初中毕业的你是一个起点,所有的时间线都从这个点向外辐射,数量是无穷大,那么最后,七维空间里的一个点,里面包含着“初中毕业的你”开始的无限种可能。那如果你小学毕业的时候就作出不同的选择呢?每一个选择又会塑造一个不同的你;那么以“小学毕业的你”为开端,就会产生另一个包含着无限时间线的点。将这两点连成一条线,就是七维空间。

还是那个“你”,我们找到了两个点,一个是由“大学毕业的你”为开端产生的七维无限点,另一个是由“50岁的你”为开端产生的无限点。将这两点连线,与上文中那条连接“初中毕业的你无限点和“小学毕业的你”无限点的这条线相交。我们就得到了八维空间!

讲到这里,你其实可以想象出九维空间是什么样了。我们把八维空间理解成那张报纸,平平的。这时蚂蚁君又出现了,不过它已经进化成八维空间生物了,给它一样的任务,要他横跨整个报纸去目的地,怎么办?将报纸再一次卷起来,虫洞又出现了。蚂蚁君顺利穿过虫洞出现在目的地。也就是说,将八维空间继续卷曲,我们就得到了九维空间!

回顾上文,从零维到四维,我们经历了点、线、面、体这个升级流程。然后四维空间又可以看作一点,充满着三维空间中所有可能性的连线,这个连线就是时间。从四维到八维,我们又经历了点、线、面、体的升级流程。八维的点,充满着七维空间中所有可能性的连线。

八维空间继续升级。还是那个“你”,以八维空间的点为起始,我们必须想出所有的可能,每一种可能都与八维的这个点相连,最后,我们得到十维空间里的一个点,充满着九维空间中所有可能性的连线。

还能再升级么?不能了,在十维空间中,我们找不到任何一个空间可以再划出一个点,因为,十维空间就是一个点!它包含着所有的宇宙、所有的可能性、所有的时间线、所有的所有……从零维到十维,我们经历了这么多,最后,它还是一个点……

(摘自“搜狐网”)

同步訓练

阅读《宇宙的边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对星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星系是无数模糊纤细的光须。大部分光须群集在一起,在宇宙中飘荡。地球隶属于这些星云,且处于已知宇宙的中心。

B.星系是由气体、尘埃和恒星群组成,星系里有恒星、行星,也有生物、智能生命和宇宙文明。

C.星系在宇宙里有若干千亿个,每个星系平均由1000亿个恒星组成。在所有星系里行星与恒星总数大概一样多。

D.本星系群宽达数百万光年,包括M31星系,是河外星系,与M31相似的是我们居住的银河系。

2.对“地球决不是唯一的地方,也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而且任何恒星或星系都不可能是典型的。

B.宇宙大部分是空的,地球不是在广袤、寒冷的宇宙真空之中,不是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

C.地球不是在行星、恒星和星系显得特别稀罕而珍贵的地方。

D.地球不是在永恒黑暗的真空而且星体非常稀少的地方。

3.对课文中恒星发光情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数恒星主要是以可见光或红外光放出光芒。

B.有些恒星发蓝光,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它是年青的星。

C.恒星到了中年以后,它们就会发黄光而成为常见的星。

D.如果恒星发白光或黑光,它就到了奄奄一息的时候了。

(参考答案见下期2、7版中缝)

猜你喜欢

星系恒星毕业
迄今发现的最大星系
If I Were an Astronaut
恒星的演化
毕业季
宇宙中的星系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恒星大爆炸
孤独星球
毕业歌
太阳这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