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理论探究
2019-09-10聂小省
聂小省
“群文阅读”是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所谓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教师和学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就选文内容展开集体建构,最终对选文理解达成共识的过程。群文阅读教学既是对教学内容观念的突破,也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突破。
一、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1)教师的充分备课。熟知各个环节的要素.这样才能做到收放自如,开合有度。犹如一个大型音乐会的指挥,让各个声部、各种乐器有序地和谐地融入到一起,恰如其分的表达一个完美的主题。
(2)帮学生理清概念。让他们明白什么叫“群文阅读”。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这样无形中也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了大语文的观念,能够从宏观上去了解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而不单单是字词句子的支离破碎的理解。传统教学字词句篇这种狭隘的语文教学已经不再適应当今社会教育改革。学生大量阅读能力的提高,必将大大增强学生对语文的感知理解能力。
(3)掌握根据议题要求有目的快速阅读文章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阅读,这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这就要教师在平时的上课中,有意识的训练各种阅读方法。让学生灵活运用,根据自身的特点,而不致于疲惫不堪。课堂上,学生在感知全文的前提下,运用默读、浏览、扫视、跳读、批注等阅读方法。带着问题让学生在快速阅读中搜寻筛选信息,这对学生适应当今信息爆发多元的社会也是一个锻炼。
(4)小组如何合作交流,选取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作为代表,带动其他同学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这个时段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给小组合作交流以充足的时间,能够让各个同学都能表达知己的见解看法。如果时间仓促,往往会成为这个小组代表的独家言论。起不到共同进步,共同能力提高的目的。
二、那么如何将一系列的、有着共同议题、优秀的文章高效地融入到四十五分钟之内,它不仅需要一定的技术策略,更需要一定的艺术
(1)技术上的可能性。四十五分钟的容纳量要求根据文章的长短来定,既要留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还要有合作交流的时间,教师适时的点播也至关重要。所以技术上至少有三大块的策划。如苏教版上册第一单元,该单元的议题设定为“我们爱文学”。该单元要上的也是第一节尝试性的群文阅读课,所选的文章都是名人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因为这几篇文章较短,所以十分钟能充分看完。小组合作交流关于“议题”的题目设计,这个需要十五分钟。十分钟的小组代表自由发表代表本组的观点,教师点拨。再有十分钟可以让学生形成文字,提交上来,作为本次群文阅读课堂的成果来保存。
(2)艺术,一堂不论什么课,首先要有点趣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呀,这个趣味就要有艺术性的东西在里面。虽说放在后面说,是因为他是一种技术的升华。也是以技术为基础的。一堂课把握住时间,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有条理地完成一定量的内容,这叫技术,如果呈现出美感,迸发出智慧,这叫着艺术。
艺术的呈现能够展示一个优秀语文教师的素养。如七上第一节“群文阅读课”。教师的策划的智慧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充满学习的热情。
这就是一个导入语的问题:它是抽象的名词也是具体的概念。它是诗话的历史,是司马迁奋笔疾书的身影;它是细腻的情感,是朱自清眼中父亲慈爱的背影;它是质感的现实,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期盼的目光;它是流动的风景,是大千世界的文字再现。它贯穿天地古今,任人的心灵在里面自由自在地逍遥;它横跨四方八极,任人的思想在里面急转急停。它就是文学。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门,大至国门,小至房门。一扇陌生的大门,带给我们无穷的想象。门后面永远是那么神秘,那么充满诱惑,当穿过那扇门,你会发现一个新的天地。今天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想把我们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揭开文学这片神秘的面纱,让我们尽情领略文学的无限风光,从而深深地爱上文学,做文学的忠实读者。
这个导语虽有点长,但前后起承转合,从一个比较抽象的理论到一个具体描述,再从一个虚拟的空间进而到一条开阔的大道。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茫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朗。这样就一步步把学生领到文学的殿堂。
教学过程中,从不同侧面让学生了解文学丰富的内涵,不同作家的艺术风格。乃至文学主题包括的内涵,她传承的是什么,发扬的是什么。中国古典名著、世界名著为何能成为经典。
总之,成功课堂的前提是教师的智慧备课,最重要的是议题的选取。那么如何选取恰当的议题,还需要融会贯通整个单元、整册书、甚至整个初中学习阶段的语文课程。而且每次议题的选取还要有一定的连贯性,结合新课程标准。所以,教师在统筹前,一定要熟悉新课程标准,而且每个单元、整册书、乃至整个初中学习阶段的要有一个整体筹划。这个筹划更需要智慧。
课题类别:中学语文, 课题名称:《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实际操作的研究》, 课题批准号:【2015】-JKGHHYB--0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