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孔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良性疾病临床分析

2019-09-10路威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2期
关键词:肺叶胸腔镜出血量

路威

[摘要]目的:探究双孔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良性疾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12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行双孔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中5例患者改用传统三孔手术法进行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112.4±86.3)min,平均出血量为(180.3±72.9)ml,胸腔引流管的放置平均时间为(6.4±4.9)d,患者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9.4±5.1)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对肺良性患者进行的双孔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一种有效,并且有一定安全性的方式。

[关键词]双孔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良性疾病;微创手术

[中图分类号]R6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8-0011-02

目前肺部疾病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在目前成为了一种高发的疾病。双孔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目前一种治疗良性肺部疾病的微创手术,对于需要进行肺叶切除的患者,需要更高的手术有效率和更加安全的手术过程。双孔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相对于传统的手术方式而言,有着操作更为简便的优势。本次研究对双孔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综合评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经患者同意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抽取从2017年3月到2019年2月来我院接受双孔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112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包括男性82例,女性30例,年龄26-78岁,平均年龄(47.4±2.2)。出现胸痛临床症状的患者有2]例,肺部占位性病变的患者共15例,出现咳嗽伴有咳痰的患者共57例,咳血的患者19例。出現肺右下叶21例,右中叶出现病变的患者22例,病变部位在右上叶的患者有25例,左上叶病变23例,左下叶出现病变共21例。患者选择标准:患者出现反复咯血的临床症状,并出现感染,在医院经过内科的治疗之后无效,肺部出现真菌感染,出现肺部隔离症,患者出现体积较大的肿块,肿块直径大于5厘米,患者在肺实质中央或肺门出现病灶,无法进行局部的切除手术。

1.2方法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基本信息的双入确认,准备好手术所需要的仪器等。引导患者采取侧卧位进行手术,对患者进行全麻,在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后,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双腔)的处理。寻找患者的第七或第八肋间腋到患者腋后线的位置,找到准确位置确认无误后,对患者进行第一个切口,切口的直径大小为2.5-3厘米之间。在患者的第三和第四肋间腋前线的位置对患者进行第二个切口,大小和第一个切口相同范围。在患者的两个切口上放置切口保护套,防止患者出现切口的感染,同时也方便手术的进行。第一切口为胸腔镜孔,第二切口为操作孔。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时,采取“王氏手法”。在王氏手法中,将观察孔对操作孔进行替换,在手术过程中医生进行双交叉双手的手术操作,手术中应用双关节手术器械。在本次研究中,共5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由于肺门黏连,出血等症状无法进行双孔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改采取传统的三孔手术法进行治疗。

1.3疗效观察指标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胸腔引流管的放置时间,患者在手术后的住院时间等四项指标,对双孔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记录患者在手术后出现的切口感染,和肺部感染的数量,并计算出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在手术中出现的特殊情况进行记录,对患者术后随访的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1.4g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治疗过程各项指标记录

患者手术时间(90-218)min,平均手术时间为(112.4±86.3)min,出血量范围为(49-348)ml,平均出血量为(180,3±72.9)ml,胸腔引流管的放置时间-(2-16)a,胸腔引流管的放置平均时间为(6.4±4.9)a,术后住院时间(5.17)d,患者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9.4±5.1)d。

2.2术后并发症记录 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共有10例,其中包括术后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6例,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8.93%,在患者出现并发症后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均出现缓解。

2.3治疗其他情况记录 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手术失败而导致患者死亡的数量为0,对患者进行术后的随访,患者的恢复状况均良好,病情没有出现复发的状况。

3. 讨论

由于环境的恶化及种种原因,肺部的疾病在全世界都呈上升的趋势。随着胸腔镜手术的逐步普及,胸腔镜微创手术被广泛应用于肺部手术中。胸腔镜肺部手术有着术后恢复快、并发症的发生率小、患者的创伤小等方面的优势,这种治疗方法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得到了认可和发展。在对肺良性疾病的胸腔镜手术而言,常用的方式主要包含三种,三孔法,一孔法和双孔法。

在传统的电视胸腔镜手术中,一般采取三切口的手术方式,对患者的伤害较大,患者容易出现术后的感染状况。此后一般进行一孔的手术方式对患者的病灶进行切除,但这种手术方式的操作难度较大,在手术中患者的出血量较多。双孔法采取了双切口的治疗操作,给医生的手术操作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在手术中进行通过摇动手术床的方式,可以使患者的肺部自然下垂,使手术的操作更加便捷。同时在手术中尽量减少了患者的手术中的出血量。相对于传统三孔法和一孔法,双孔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有着操作简单,便捷,安全性高的优势。在本次的探讨中,对在我院进行双孔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112例患者进行研究。在对患者的手术中,医生要对患者进行切口的位置进行准确判断,对患者的切口位置进行切口保护套的放置。术中,需要医生的手术操作过程更为仔细和轻柔,放置对患者的肺部造成挤压,拉伸等伤害。手术中不对患者的肋骨进行扩张或牵拉,进行对患者病变肺叶的切除。患者均采取使观察孔代替操作孔进行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医生进行双交叉双手的手术操作,在手术中应用双关节手术器械。在进行手术时,要求医生熟悉并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流程,对患者的操作做到准确无误,仔细有序。

综上所述,在对患者治疗中的各项指标进行记录和分析后,发现进行双孔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住院时间,出血量等各项评价治疗效果的指标上都值得肯定,说明双孔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可以推广和肯定的肺良性疾病手术方式。

猜你喜欢

肺叶胸腔镜出血量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体位护理对胸腔镜手术术后快速康复的应用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雪后
幽灵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