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英概数表达形式的对比分析

2019-09-10陈兆雯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9期
关键词:对比分析

陈兆雯

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常常关注基数词、序数词的用法,关注数字背后的文化含义,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概数却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学生要么无法体会这是一种模糊性的表达,要么只能使用一到两种方式表示不定量,要么会将母语中关于概数表达的规则迁移到汉语的概数表达中而出现错误。因此本文将对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里关于概数的表达形式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发现异同,为汉语的概数教学提供启发与借鉴。

关键词:概数;表达形式;对比分析

一、前言

“数”的概念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并随之发展的。出于人类认知和交际的需求与局限,语言作为联系人类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中介,具备了“精确性”与“模糊性”的双重特点,在“数”上的体现就是:“确数”和“概数”的存在。对于学生、各行业的工作者来说,为了避免出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谬误,使用精确的数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有时人们为了表达得省时、省力,缓和语气、缓解人际交往的压抑感,或者营造夸张的效果,或者出于某种目的以隐藏真实的数量,通常会采用概数进行模糊性的表达。

概数是指大概的数目(《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我国最早对概数的研究见于——《马氏文通》(中国第一部语法学著作),马建忠对汉语数量的表达建立起了以数目、序数、约数(即本文所说的概数)三大类为主的框架。但是目前,学术界就“概数”属于数词还是非数词存在争议,因此本文对“概数”的所属范畴不做探讨,只针对汉、英两种语言中“概数”的表达形式进行比较,分析异同,为有关“概数”在对外汉语中教学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汉语中“概数”的表达方式

在汉语中,表示“概数”的方式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用基数词(单个/连用)来表示不定量的数目;二是数(量)词前后加上其他词语表示不确定的数量。

(一)基数词

基数词表示数目的多少,可以分为系数词(零——九)和位数词(十、百、千;万、亿、万亿、兆),两种基数组成的是复合数词(如:十一、十八、八十、六百六十六,等)。

1.单个基数词表示概数的情况

(1)我们也结婚两年多了,然后我老婆现在也怀孕了,小孩子这两天就要出来。(选自北大语料库)

(2)唉!就俩字儿,你花那么多时间干吗?(选自北大语料库)

(3)多数男人不适应一夫一妻制,他们缅怀古代的后宫里藏三千粉黛的艳史。(选自北大语料库)

上述例句中的数字所表示的并不是一個确定的、精准的数目,例句1中的“两”和例句2中的“俩”表示的是一个较小的不定量,例句3中的“三千”则表示的是较大的不定量,虽然我们不知道精确的数目是多少,但根据基本数词可以判断大概的范围区间。

2.连用两个数词表示概数

(1)相邻的两个数词连用

<1>一到十(不包括十)之间的两个数词连用:一两(个苹果),两三(天假期),三四(口人),四五(支钢笔),五六(条裤子),六七(件衬衫),七八(顶帽子);但系数词“九”不可以与“十”相连,因为“十”可表示位数,会与数字90造成混淆。

<2>十到一百(不包括十和一百)之间的两个数词连用

十一二(个学生),二十三四(年),三十一二(头羊),八十八九(岁)等;同理“十”可表位数,因此不与“十一”相连表概数。

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一般是从小到大排列,从大到小排列的仅限于“三两(个)”含有少的意义。

(2)不相邻的两个数词连用

<1>从小到大:一二十(10~20),二三十(20~30),一两百(100~200),五六百(500~600),三四千(3000~4000),七八万(70000~80000)等;

<2>从大到小:这类表示概数的词很少,仅有三两(天)、百八十(人)。

(二)数(量)词前加其他词语表概数

1.在数词前加“至多”、“至少”、“大约/约”、“大概”等副词表示不确定的数目。

(1)至多+数词1+量词:实际数目≤数字1

例:但是至多三天总得报一次。(选自北大语料库)

(2)至少+数词2+量词:实际数目≥数字2

例:每天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至少二十页,多不论。(北大语料库)

(3)大概/大约(约)+数词3+量词:实际数目可能稍小于、可能稍大于或者等于数词3。

例:大概三十年后,即可小成。(选自北大语料库)

2. 作为疑问代词的“几”,可以活用表示不确定的数目,既可以表示较小的数目,也可以表示较大的数目。

(1)几+量词:含有不大于十,数目较小的意味。

例:如果说,写剧本的人还算是有点文化的人,起码还识得几个字的话,那么到了演员这儿,就全乱了套了。(选自北大语料库)

(2)“几”与位数词连用时,有两种情况:

<1>十+几+量词

<2>几+十/百/千/万/亿/万亿/兆

所表示的数目大小与位数词相关,位数词越大,其概数也就越大。

例: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一种语言的音位的数目虽然只有几十个,却能构成数目众多的组合。(选自北大语料库)

(三)数(量)词后加其他词语表概数

在数词后加上“来/多/把/左右/前后/上下/以上/以下/以外、之外、开外/以内、之内”等词,可以表示概数。

1.“来”加在数字后表示大概的数字,既可以表示略小于前面的数,也可以表示略大于前面的数,或者表示在这个数字前后浮动区间中的任何一个数。

(1)用在数词后量词前,数词限于十或十的倍数。

例:我们走访的34户,半数以上农户反映子女不听话,尤其是二十来岁的回乡知识青年。(选自北大语料库)

(2)用在表示度量衡的量词后,数词通常为个位数,且“来”后有相应的形容词或名词。

例:手里拿着一块五尺来长的红布。(选自北大语料库)

2.“多”加在数字后表示大于前面的那个数目。

(1)用在数词后量词前,数词为十或十的倍数。

例:它提供了40多个模块,包括日历表、活动计划、联系人名单、聊天室等。(选自北大语料库)

(2)用在表示度量衡的量词后,数词常为个位数。

例:俩手戴满了戒指,七斤多一个啊,哎呀,这十二个大戒指......。(选自北大语料库)

3.把:常用在位数词“个”、“百”、“千”、“万”后。

例:经过个把月,抓一两个典型,制定编制,规定定额,......。(选自北大语料库)

宫殿式的建筑,宽敞的房屋,仅餐厅就能摆四五十桌,舞厅能容百把人。(选自北大语料库)

一个月的工资除去吃饭花销,能积存上百块,过春节回家带千把块钱回去,一家子欢天喜地,......。(选自北大语料库)

这样的人不会很多,全国也就是万把人。(选自北大语料库)

4.左右/ 前后:都要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接近某个数,或多或少的大概范围。

例:到2030年中国人口出现高峰值时,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左右。(选自北大语料库)

智力在11、12岁以前增长较快,以后较慢,到了20岁左右达到高峰,35岁以后缓慢下降,60岁以后则急剧下降。(选自北大语料库)

复习时一定要先弄懂,再记忆,不要死记硬背。隔一个星期左右把知识再复习一下。(选自北大语料库)

法国社会教育学者第穆认为,法国社会教育在1533年前后开始。(选自北大语料库)

上下/以上/以下

(1)数词+量词+上下:表示比具体数字稍小或稍大。

例:他们考古队大部份人都是本科毕业,年龄30岁上下。(选自北大语料库)

巫峡十二峰,高度程也都有1000米上下,最享盛名的神女峰。(选自北大语料库)

(2)数词+量词+以上:表示比具体数字大。

例:1800米—2100米为岳桦林,2100米以上为高山苔原。(选自北大语料库)

(3)数词+量词+以下:表示比具体数字小。

例:象拉布拉多地土壤一般,地面上生长着一些愉快的小花朵可是一尺以下却是冰冻的。(选自北大语料库)

6.以外、之外、开外/以内、之内

(1)数词+量词+以外/之外/开外表示:大于某个具体数值。

例:气候突变,天上竟泼下了倾盆大雨,十米之外的景物一片模糊。(选自北大语料库)

接着,泰勒少校把我们带到桥西边10米开外的地方,指着由北向南延伸而去蔚为壮观的一条壕沟和一堵沙墙说:“......”。(选自北大语料库)

(2)数词+量词+以内/之内:表示小于某个具体的数值。

例:强沙尘暴所经之处,风力达八至十二级,能见度二百米以内甚至为零。(选自北大语料库)

但是,在1928年以前,粮食产量一直在100亿公斤之内徘徊。(选自北大语料库)

三、英语中的概数表达方式

英语中表示概数的方式也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基数词,二是在数词前后加其他词语表示大概的数目。

(一)基数词

1.在英语中,可以单独使用基数词的复数形式表示大概的数目,这类基数词一般要求是十或十的倍数。

(1)基数词的复数:tens(数十)、hundreds(数百)、thousands(数千)、tens of thousands(数万)、hundreds of thousands(数十万),millions(数百万),tens of millions(数千万),billions(数十亿)等。

例:People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lose millions of nerve cells in brain areas crucial for memory.(From: 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

(2)表示“几十岁”或“几十年代”时,可以用基数词的复数形式表示大概的數目。

例:Three of them would be in their forties.(From: 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

They take him to a party where everyone is dressed in evening clothes from the nineteen-twenties.(From: The Better Life)

2.采用连词或介词连接两个基数词表示大概的范围。

(1)在英语中两个基数词表概数时不能连用,需要用连词“or”,介词“to”、“between”、“from”等连接。

例:The boy was three or four years of age.(From:Longman Dictionary)

From 1977 to 1985 the United States gross national product grew 21 percent.(From: Collins Dictionary)

Children must attend school between the age of 5 and 16.(From:Oxford Dictionary)

(二)数词前加其他词语表概数

1.adj+基数词:如“approximate”、“maximum”。

例:He has been forced to place GPS trackers in the approximate 2,500 cars that he has for sale.(From: 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

2.adv+基数词:如“upwards”、“roughly”。

例:For the roughly 2800 citizens of Leadville,the sudden reversal of fortune has proved disappointing.(From:The Best Laid Plans Of Mines And Men)

3.adj/adv的比较级+基数词:“more than”、“less than”、“at most”、“at least”、“more or less”。

例:Farmers can start rotational grazing by removing animals from a pasture when the grass is eaten to less than 5 centimeters.(From:VOA)

There are at most 60 wild tigers left in the country, about 20 of them Siberians.(From:Tigercide)

4.prep+基数词:如“around”、“over”、“about”、“above”、“beyond”“under”、“below”等。

例:The Japanese were producing over 100 million tons of steel.(From:Longman Dictionary)

Most of the events listed cost under £60.(From:Longman Dictionary)

It has only about fifty students now, but the university says it has received about ninety applications for admission this fall.(From:VOA)

(三)数词后加其他词语表概数

英语中在数词后可加如“or so”、“or more”、“or less”等表概数。

例:The journey takes an hour or so.(From:Longman Dictionary)

A thirty-second commercial can cost £60,000 or more. (From:Longman Dictionary)

In return, he had to promise that the mail would travel from Saint Louis, Missouri, to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in twenty-five days or less.(From:Longman Dictionary)

四、汉、英概数表达方式的异同

1.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汉英两种语言都存在概数,且概数的表达方式基本相同,一是用基数词表示概数,二是在基数词前面或后面加其他词语共同表示概数。

2.从微观的角度看:

(1)在汉语中,可用单个的基数词表示不确定的数目,也可以连用(不需要介词或连词)两个相邻或不相邻的基数词表达概数,连用两个基数词时一般是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但也有个别从大到小的逆向排列(如:三两天,百八十号人)。在英语中,可以使用基数词的复数形式(这类基数词一般要求是十或十的倍数)表示一个不定量,也可以使用连词或介词连接两个基数词表示概数。

(2)就数词前加其他词语表概数的情况,在汉语中,加在数词前的表概数的词语主要是副词(大概、大约、约、至多、至少)等,还有一个特殊的疑问代词“几”与量词或位数词结合表示大概的数量;在英语中加在数词前的词语较多,可以是形容词(如approximate,maximum,minimum),可以是副词(如:upwards,roughly),可以是介词(如:about、around、beyond、above、under、below,)等,但以介词为主体。

(3)就数词后加其他词语表概数的情况,在汉语中,加在数词后的词语较多有助词“来”、“把”,数词“多”,方位名词“上下、左右、前后、以上、以下、以内、之内、以外、之外、开外”;相比而言,英语中放在数词后表概数的词语较少,词性比较单一(如: or so,or more ,or less等)。

(4)从语义角度来看,汉语和英语在表概数时所用的词并不完全对称。

<1>语义类型并不对称,如汉语中可以在数词后加助词“把”表概数,但在英语中没有同“把”相对应的词。

<2>相同的语义类型里,如汉语中可以在数词后加表示方位的“上下、前后、左右等”名词表达概数,汉语中的“上下”在英语中可以用“above/over”和“below/under”分别应对,“前后”在英语中可以用“before”、“after”应对,但“左右”在英语中没有表达这种语义的词语,不可以用“right”、“left”来表示数字的浮动区间。

总之,教师在向学生讲授概数时,首先需要明确英汉两种语言中在概数表达上的异同,从而预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其次,在实际的教学中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学会利用学习者的母语,通过对比分析讲明异同,加深学生的印象并强化所学知识;最后,为避免由于过多的语法教学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该多结合实际生活,创设不同情境,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语境中,了解使用概数的场合,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概数。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0.

[2]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

[3]《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M].商务印书馆.2012.

[4]张谊生. 试说概数词“把”[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1(3).

[5]高久见. 汉英确数和概数表达方式比较研究[J].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3.

[6]陈  哲. 现代汉语概数表达方式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7]彭晓辉. 现代汉语数范畴构建论[J]. 湖南社会科学,2013.

[8]刘  苹. 数词分类研究述论[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9]刘  苹. 英汉概述表達形式的结构类型比较[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猜你喜欢

对比分析
国内外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高素质外语人才的需求与缺失现象对比分析
理想液体元流能量方程推导的对比分析式教学模式探索
留学生形容词谓语句的习得研究
戴·赫·劳伦斯《菊馨》三个版本对比分析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