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融合——评《中国剪纸技法》
2019-09-10
纸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材料,应用在艺术方面,不仅可以书写作画,还可以随意剪裁、折叠各种造型。剪纸是通过剪刀、刻刀在纸上进行的平面造型艺术。与书画艺术相似,剪纸艺术的兴盛与造纸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在剪纸出现以前,用于装饰的艺术品则是通过剪刀、刻刀在皮革、丝织品、金箔、等材料上镂空刻制,称为“剪彩”。随着造纸技术的改革与发展,纸的造价越来越低,使用者从王公贵族扩大到普通百姓,纸从文化用途的范围扩展至生活用品及娱乐,剪纸艺术应运而生;用途地广泛性也促使了各种纸类的产生,例如宣纸、彩色纸等一直被作为剪纸的材料。
罗枫的《中国剪纸技法》第一章简明清晰地梳理了剪纸的发展历史,造纸业的发展促进了剪纸艺术的产生和传播,历史朝代的变迁促使剪纸艺术内容与形式的转变。第二章通过剪纸作品与文字描述剪纸艺术的特点。第三章为该书的重点内容,从构图、造型、色彩、装饰等详细地讲解了剪纸的技法,特别是不同技法选择的纸张在本章也有提及,例如染色剪纸,推崇使用白色宣纸,因为宣纸吸水性强,容易渲染色彩的浓淡。第四章部分展示的是剪纸艺术作品。这本书深入浅出地教授了剪纸的历史、技法,适合剪纸爱好者与专业人士学习。
剪纸艺术作为传统的民间艺术,在该书中,罗枫提及“剪纸艺术的特点为构图简单明快、造型简练夸张、黑白强烈反差,线条错落有致、形象优美等等”,剪纸通过阴阳相负的剪裁,线条之间的相互连接形成各式造型与图案,而且这些图案是具有寓意的。从图形设计方面,剪纸艺术反映了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祈愿,造型虽然夸张,但是主旨明确纯粹,这源于艺人对生活的观察,对造型元素的提炼,例如书中第15页的图13-2,作品《多种经营》运用符号“鱼”、“桃花”与“手捧果实的人物”结合,阅读者轻而易举地读出作品中百姓祈愿新的一年生活、工作年年有余,欣欣向荣。这种对图形语言的设计提炼能力是很值得现今艺术家与设计师学习的,对此内容,在书中,罗枫就有描写剪纸艺人在剪纸的时候应首先安排主体物,四角或周围的图文必须为突出主题而作。
如此有魅力的民间艺术,虽然已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相应的重视,但在高速发展地经济与信息社会中还是受到很大地冲击。因此艺术家与设计师尝试把剪纸应用于多种领域,例如平面设计、服装、数字媒体等,从纸本媒介传播到如今最流行的数字媒体传播,通过“转化与再造”使得剪纸艺术得到更好的创造,更为大众所了解与欣赏。剪纸艺术最容易被大众接受的是作为广告符号出现,例如2008年国庆节,百度首页标志中两个个字母被一个对称的小红人所取代,构图采用的是剪纸中常见的对称式构图,中间为主体小红人,小红人的原型是抓髻娃娃,背景为一对红灯笼与凤凰,表现人们喜迎国庆祈福生活美满的心愿。创作者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吕胜中教授,“小红人”是他艺术作品中最具典型的符号。他向民间剪纸艺人学习技艺之后,不断地对“抓髻娃娃”剪紙造型进行创新与提炼,最终完成了“小红人”系列作品,“抓髻娃娃”在民间是祈子多福,阴阳相生的意思,而“小红人”的系列作品《招魂》则多了神秘性与多解性。在这个系列中,“纸”除了是承载媒介,同时还有着“命如薄纸”的符号意义,生命如同“纸”的薄弱,却也有“纸”的韧性。在创作的过程中,吕胜中还发现了剪纸艺术中隐含的三维空间,之后他尝试突破剪纸的平面感,运用剪纸艺术中留阳去阴的技法,转换呈现材料、改变艺术品的大小使得该艺术走向多维空间,例如装置、影像、雕塑等等。艺术家邬建安的作品同样也是借鉴学习了传统剪纸工艺,同时他也对纸张材料做了深入的研究。《刑天舞》系列作品是由上千个彩色纸剪刻的小形象层楼叠榭而成,剪纸作品从小尺寸的作品转变成至少长1.5,宽1米的二维平面作品,《青鱼案》沿用了染色剪纸的手工染色方法,不过媒介材料方面,选择了水彩纸与背绢宣纸,水彩纸相对宣纸的优势在于纸张较厚,吸水性更好,易干,可进行洗色与重叠染色。不同厚度、材质的纸张结合,加强作品中的虚实、肌理、空间的对比,丰富了艺术表现力。
产品设计与公共艺术方面,主要运用剪纸的艺术图纹进行装饰或者是起到空间区隔的作用。例如,大家都熟知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上的祥云纹路,借鉴了传统剪纸中红色的线线相连的祥云纹,不仅凸显了中国地域特点,还赋予了中国人民对奥运会的美好向往与祝福。广州地铁佛山地段区的“千灯湖”站口,使用了佛山剪纸进行装饰,不仅对公共空间进行了美化,还体现了佛山地区的剪纸文化。台湾艺术家、设计师吴耿祯的作品主要以影像、投影剪纸、装置结合为主,与奢侈品牌爱马仕的合作,借鉴了剪纸中的图纹符号,托物寓意表达该品牌生生不息的艺术与匠人精神,图形借鉴了剪纸中经典的对称性构图,鹿与狗的图形设计采用了剪纸中形中形的造型手法,最后经过再设计的图纹搭被剪刻在爱马仕的皮革与丝巾,配以剪纸光影展示在爱马仕店的橱窗及店内空间中。与邬建安作品相似,多媒介材料的叠加展现,使得剪纸艺术从单薄的二维平面作品转变为具有三维空间,使得作品空间更加饱满立体,加深大众的艺术感受。
剪纸与平面设计相似,都是以点线面三要素构成,不仅仅在造型上寻求美感,还需要在限定的空间设计图形、文字传达重要信息。剪纸在构图方面采用的是传统的平面、散点式构图,具有明显的装饰性,主体物凸出,能起到托物寄情之用。因此在平面设计中,经常能见与剪纸艺术的结合,剪纸图案中所具有的寓意性、文化性为现代化的设计增添了不少情感共鸣。例如与节庆礼品包装的结合,不仅具有凸显产品特点、类型及地域文化,还能借助图案达美好的祝福;公共空间投放的公益广告,也非常喜欢用剪纸的图纹表现爱国,爱家的主题,不仅通俗易懂,言简意骇,能很好地起到教育的作用,而且海报具有审美趣味性让百姓倍感亲切,深受大家欢迎。空间结构来说剪纸艺术采用的阴阳相刻的技法,使得造型与底是分离的,也即是包装中常见的镂空结构,设计中的正负形设计;材料的选择方面,剪纸中使用的宣纸虽薄但韧性好,透光性强,在包装上可营造叠透效果,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以上两种效果都能够增加结构的空间层次与虚实效果。剪纸技法的多样性丰富了纹样的表现,设计师王远受Typojanchi2017邀请创作以手工艺为主题的海报,以时间为概念,将剪纸、如意纹、笔划与汉字“年”、“月”、“日”结合,“月”字使用了剪纸中常见的锯齿纹,并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对“月”笔划结构进行设计,使得像似图形又像文字,眼前能浮现剪纸惟妙惟肖的动物造型。
现代设计理念中一直推崇可持续设计,可持续是设计界对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道德、社会以及文化等领域的思考与探索。宣纸、色宣、彩色纸等多为传统剪纸艺术所使用的纸张,但现实社会中有很多被丢弃掉的工业用纸,虽然可被降解,但可以尝试通过纸张材料的创新创造出符合当下语境的剪纸作品,毕竟从古至今,剪纸艺术隨着造纸、科技技术的发展不断地得到提升与创新。在如今的信息社会,数字艺术与剪纸的融合为这门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开拓了新的传播与创作方式。
数字媒体动画与剪纸艺术的融合可以追溯到1958年,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在此以后,中国剪纸动画不仅从艺术造型方面不断进行摸索,而且还从纸张材料中获得灵感,例如《鹬蚌相争》,片中的动物形象,选用特殊的纸张,在湿润的情况下将纸的边缘拉出纤维,呈现毛茸茸的质感,就像染色剪纸在宣纸中晕染出的效果。虽然剪纸动画从纸媒介中脱离,但纸质材料所独有的肌理效果为动画增加了新的魅力。传统的剪纸动画主要借鉴了传统的剪纸、皮影的造型与制作方式,不过对手工制作要求较高,拍摄过程特别耗时辛苦,因此不被行业所十分推崇。伴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如今很多动画从业人员借助数字技术、动态捕捉设备的辅助,不断探索、实践中国剪纸动画新的造型与表现方式。
数字媒体技术除了为我们带来娱乐互动性,最重要的是借助数字技术对非物质遗产进行保护。目前民间剪纸的数字化保护主要为1、民间剪纸艺术作品的原始采集,2、原始资料的数字化图像处理,对图纹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提取、分类、检索。3、对数据库的图纹进行转换、重组与展示。多元化的数字技术手段,不仅便于记录保护剪纸艺术,更有益于专业人员、兴趣爱好者对剪纸的学习与交流,为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数据资料。以往大众对剪纸的信息是处于欣赏、观看者、消费者的角色,缺少参与感,而数据库的建立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通过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使得大众沉浸到剪纸艺术,了解剪纸创作过程,通过交互设计体验、参与完成剪纸艺术的创作,感受剪纸创作的乐趣与魅力。
综上所述,剪纸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图案中的象征寓意,剪纸中的造型并不是简单的图形语言,她是具有文化内涵与寓意的。2、图形设计的方法,运用利用两种甚至多种不同形态物像结合;运用形与形之间交集部分设计构思新的图纹;传统剪纸通过巧妙处理阴线、阳线,画面形成镂空效果,使图形既是背景又是主体物,虚实相间,增加空间层次。3、古为今用,汲取传统剪纸的造型特点或造纸工艺,结合现代设计的思维观念与手段,创造出多维度的空间与兼收并蓄的表现形式。
曾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纸从无到有,剪纸也随之被创造,并成为至今都广受喜爱的民间艺术。如今,传统的剪纸工艺被机械雕刻冲击,传统手工艺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矛盾而统一,肯定的是剪纸艺人的创作能力暂时无法被机器所取代。然而在信息时代,传统的剪纸艺人不仅要继承传统的剪纸技艺,同时应主动与新型的材料、表现方式结合,探索一条新的创作与艺术传播道路。作为艺术家、设计师也应主动地了解、学习剪纸艺术,通过转化与再造,为剪纸艺术摸索出更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当下审美的表现。
(何睿/硕士/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助教)
基金项目:1.广东工业大学校青年基金《德库宁(女人)系列作品中的造型因素与东方书法的关系》(项目编号13 ZS0133)
2.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羊城青年学人《粤港澳大湾区设计驱动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18QNXR19)
3.广州历史文化专题研究广州大典一般课题《图像中的“海丝映粤”:18-19世纪外销通草画中口岸图像整理与研究》(课题编号:2019GZY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