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江苏省优秀作文展评
2019-09-10姜有荣
[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题意解读]
今年高考江苏卷作文材料中的“味”看似是材料表述的原点,但究其本质,它只是作为喻体存在。也就是说,材料的真正内涵,蕴含于“味”之下,需要考生深入挖掘和揭示。
材料由四句话组成,句间关系显示出严密的层次性和逻辑性,需要考生仔细推敲。
首句“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是材料的引子,以“物各有性”领起,紧接着以水和盐这两种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鲜明特性为例,形象地对“物各有性”进行诠释。也就是说,第一句话承认了事物各有其特性,暗示事物之间具有差异性,世间万物总体而言具有多元性。
第二句话“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考生应该抓住.“还是”二字中的情感与态度倾向。也就是说,同类事物的简单叠加不会带来质变,简单的重复只会导致单调。考生可以联系个体,也可以从群体、国家、文明与文化等角度展开联想,丰富這句话的内涵,为立意拓展空间。
第三句“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是材料的核心,也与上文形成对比。“调和”是关键词语,可引申为合作、交流、融合,是一种手段,而且对象是“五味”。与前面的“水加水”“盐加盐”对照着看,不难把握命题者的意义指向。“共存相生,百味纷呈”是五味调和的结果。材料的启示正是在肯定“物各有性”的基础上,强调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调和”,如此方能碰撞出丰富多彩的“百味”,方能突破狭隘与单调。
材料的最后一句由“物”及“事”至“人”,强调了这一道理存在的普遍性和原则性,在审题立意和选材构思上进一步拓展了考生的思维空间。
综合起来看,材料肯定的是人、事、物的多样性的价值和意义,提倡包容甚至是相容的文化态度。当然,这里面也有个“度”的问题,就是不能不管什么样的人、事、物,都一味地去欣赏和包容。
[优秀作文展评]
[记叙文]
老杨小胡面店
江苏一考生
清晨,老杨面店刚开门,一阵清香便从店里飘了出来,这是胡师傅又在“训练”了。
胡师傅自然姓胡,“师傅”之称却透着客气:一个连油盐酱醋都调不好味的人,怎么能称得上师傅?大概是他这未来接班人的地位谁也动摇不了,故也勉强算得,上是“师傅”。
今天来吃面的客人挺多。
“快快快!”老杨忙得四脚朝天,小胡便在一旁给他打下手。
“喂喂,油多了!”“这汤咸死了,你放了多少盐!”老杨的责怪声响彻厨房,小胡也只得在一旁任凭老杨数落。有老杨这个“老面匠”在,生意虽然不成问题,但徒弟终究成不了气候。老杨有些着急。
这一天,顾客不如往常那么多。烧好了水,洗好了锅,老杨正准备给徒弟“上上课”,却瞥见小胡在一旁剪起纸来。老杨窝着一肚子火:“干吗呢?还不快来擀面,你这个样子,边都没摸到!”小胡颇有些郁闷,对着老杨撇撇嘴,似乎想说什么,但终究咽了下去。
然而,没来由地,店里的顾客渐渐不如以前多了。老杨疑心是徒弟的表现坏了大事。他拉住客人,问:“面不好吃吗?”“没有,但吃起来总觉得怪怪的,有点不舒服。”客人回答道。“哪里不舒服?”老杨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小胡在一旁偷笑:“这条街改造了,最近焕然一新,只有我们店铺还是老样子。屋子漆成灰色,桌椅又那么挤,这么压抑,肯定不舒服呀!多增点色彩就行了。”他一边说,一边把自己剪的纸花贴在墙上,“还有厨房的窗户,正对着桌椅,烟气都冲到脸上来了,客人不呛着才怪。”老杨看着小胡手里精美的剪纸,再看看厨房的调料罐和大锅,若有所思:“行!就按你说的办吧。”
朴素的老面,配上了青花瓷的碗,素净又优雅;店里的桌子减了三四张,为的是不拥挤又便于清扫;厨房换上了整面的玻璃墙,食客可以看到食材和做工。真别说,这屋子经小胡一改造,立马有模有样了。这还不够。这天早上,老杨和面的时候冷不丁发现旁边多了一台摄像机,小胡说要把视频发到网上去。没过多久,老杨发现来店里的小年轻多了,他们说是来“打卡”网红店的,吃完都说这小店其貌不扬却不负盛名。
老杨对小胡简直佩服得不行。这天,他对小胡说:“我原以为只要面做得好吃,客人就会喜欢。我还以为你小子整天不务正业。看来,我这个老脑筋急性子的老杨需要你来调和调和了。”
“我也要你这个高标准严要求的师傅来改造改造呀!”小胡摸摸头,也笑了。
“从今天起,这是一家全新的店铺了,老杨小胡面店。”老杨捋了捋胡子,“得了!赶紧再烧盆水去!”
[评析]文章以小见大,从一家小面店入手,逐层拓展“调和”丰厚的内涵。一是表层的“调和”。在经营用具上有面质与餐具的调和,在经营环境上有底色与装饰的调和,在经营空间上有客容量与舒适度的调和,在经营场所上有通与透的调和,在经营模式上有线下与线,上的调和。二是深层的“调和”。在经营思想上有传统与现代的调和,在经营思路上有守成(旧)与创新的调和,在经营理念上有“以面为本”与“以人(食客)为本”的调和、“吃得可口(好吃)”与“吃得舒服(吃好)”的调和、“物质上的满足”与“精神上的享受”的调和。文章何以能如此丝丝入扣?皆因作者不仅能“入乎’题’中”,吃透.材料,深思主旨,而且能“出乎’题’外”,洞明世事,练达人情。
[议论文]
享参差多态,强文化自信
江苏一考生
鲁迅先生的《看镜有感》,我读过一遍,便再难忘怀。先生在文中写道:“遥想汉人多少闳放,新来的动植物,即毫不拘忌,来充装饰的花纹。唐人也还不算弱,例如汉人的墓前石兽,多是羊,虎,天禄,辟邪:而长安的昭陵上,却刻着带箭的骏马,还有一匹驼鸟,则办法简直前无古人。”其仰慕崇尚之情,溢于言表。
汉唐气势恢宏的文化气象,固然与其开放的社会风气不无关系,而这社会风气既来自时人对文化差异的认知,更来自他们文化的底气,也就是文化自信。清朝自称“天朝上国”,却一边闭关锁国,一边又津津乐道于西洋进贡的各种稀奇物什。究其原因,也正是因为骨子里虚弱,文化自信便少了。
一方面,文化自信表现在人们对自身文化的信心。所谓物各有性,有的人看到别人的文化与自身文化的不同,会立即躲去角落里,生怕叫别人耻笑了去。实际上,差异只是客观存在,如果因差异而分好坏,又很自觉地将自己归到末等里去,那他是绝对算不上有文化自信的。这方面,我非常佩服印度文艺创作者的底气。从《三傻大闹宝莱坞》到《地球上的星星》,虽然“一言不合就载歌载舞”的状况为观影人所诟病,但是这不能让印度人放弃这种表现方法,因为这是他们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在《神秘巨星》《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等一系列后来上映的电影里,我们依然能看到这些热情歌舞的痕迹,这就是底气的表征。而对于观影人来说,正因为有了这些差异的存在,他们才可以在电影艺术的天地里看到法国人的浪漫、美国人的奋进、日本人的细腻……如果失去了差异,大家都步调一致,文化的意趣也就大打折扣了。
而文化自信的另外一方面还表现在人们对外来文化大胆接受和欣赏。费孝通老先生所:言“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其深意正在于此。喜欢吃中餐的人吃不惯汉堡,自然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他因此断然否定汉堡的价值,尤其是在不愿亲尝的情况下就断然否定,我只能把这种现象定义为“文化傲慢”而非“文化自信”。勇于肯定他人,这既是一种胸襟与气度,更是一种能力。一种文化只有具备这种海纳百川的包容力,才能存续和发展。当然,还有一种人是原本就被汉堡的香味吸引,却因为汉堡是舶来品而捂住了鼻子,死活不肯尝试,只在背地里做口水直流的丑态,那也算不得文化自信,顶多算是“嘴巴硬”罢了。还有一种人,他垂涎汉堡的美味,不但将它一把抢过来囫囵吞枣,还硬要说汉堡原本就是本国出产的,并大张旗鼓地.宣传出来,这种“自信”的实质只能冠以“恬不知耻”。近年来一些韩国人常常热衷此道,乐此不疲,脸皮也不可谓不厚了。
“文化自信”固然重要,“文化他信”也必不可少,“自信”与“他信”相结合,就能造就参差多态的繁荣局面。不管是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还是欧洲近代的文艺复兴,都是这种自信与包容的心态造就的。
自然,文化是变化的、发展的,今天的文化样态实际上也不可避免地由过往的多种文化融合而成,虽然有时候这种融合是经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完成的。当然,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要遵循客观规律和主观意愿,如果一味地乱融合、瞎叠加,那究竟能否促进文化发展,恐怕也要打上问号了。
[评析]这是一篇实力派议论文,其力有三:一是提炼能力。作者从鲁迅先生的《看镜有感》入手,在对汉、唐、清文化气象的观照中,提炼出了“文化自信”这一形成中心论点的核心概念。二是论证能力。作者用“文化自信,一方面表现在人们对自身文化的信心”和“另外一方面表现在人们对外来文化大胆接受和欣赏”这两个分论点展开全文的论述。在论述中不仅举了印度电影这一典型而又大气的例子,而且娴熟地运用了类比、仿词等手法,颇有鲁迅杂文之风。三是思辨能力。文中对“文化自信”与“文化他信”关系的梳理,对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必要前提“遵循客观规律和主观意愿”的阐释,都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思辨能力。三力并发,自成妙文。
[议论文]
“江南七怪”的组合魅力
江苏一考生
新版《射雕英雄传》电视剧热播,作为一个铁杆“金迷”,我也借机重温了这部名作。看着看着,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武功平平的“江南七怪”,何以能在偌大的江湖中占有一席之地?
很多人也许会不假思索地
说,因为“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这种说法显然是有道理的,试想七怪中的任何一个,如果没有了七怪的名头,独自闯荡江湖,想必很难闯出一个名堂。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发挥合力。当代社会呼吁“打捞群体中的个人”,警示“个人最容易消失在人群里”。实际上,又有多少人的功业是仅凭一己之力成就的呢?一滴海水,还是要到大海里,才能经得起折腾。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离开了群体,可能连生存都会成问题,更不要谈自我发展了。
当然,团队的合力不是简单的团队成员的叠加,而在于相互融合之后,焕发全新的面貌。“江南七怪”性格互补,比如柯镇恶性情刚烈急躁,朱聪油滑放肆却又疾恶如仇,韩小莹温柔慈爱,南希仁性格木讷。一开始柯镇恶和朱聪都有点嫌弃郭靖愚钝,而南希仁以一句“孩子不错,我小时候也很笨”力排众议;柯镇恶脾气暴躁冲动,后来看到郭靖竟有内功就胡乱猜疑他与梅超风勾结,性情温柔的韩小莹及时阻止,避免了错杀郭靖的悲剧。这种性格的互补和调和,使得团队能够及时自我纠错,不至于刚愎自用。
当然,七怪的组合之所以能存续、能和谐,其根源还在于他们有着相同的侠肝义胆。为了一句诺言,七怪远赴绝域,风霜雨雪,不辞劳苦,不管年华蹉跎。七人虽然秉性各异,却具有“心心相印”的精神基础,这是七怪默契十足、渾然一人的根本原因。
一个人对于一个团队的归属感无疑也是建立在和团队成员有共同的价值观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谈共生也好,谈融合也罢,都需要理性先行,那种生拉硬拽的“拉郎配”绝对不是所谓的团队融合。
其实,当今社会讲究团队协作,推崇文明融合,都是秉承尊重的原则,期待着效能最大化。真正的团队协作,虽然意味着不同程度的权力让渡和妥协——比如“江南七怪”就唯柯镇恶之马首是贍,但并不意味着要泯灭团队成员的个性。相反,一个好的团队应该是人人各司其职、各有其“性”的,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其亮点,也有其位置,并能收获相应的成就。在这方面,“江南七怪”也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为自己是“金迷”而自豪起来——偌大江湖的小小配角金老也能写出百般滋味。文学的世界如此浩瀚,融合了各类作品,如果能仔细咀嚼,肯定滋味无穷吧。
[评析]这是一篇举重若轻之作,妙处有二:一是说事选猛料。本文找到了一个绝妙的由头——金庸《射雕英雄传》中的“江南七怪”,它可读性极强,一下子吊起了读者的胃口。二是论理用文火。在行文过程中,作者以一句“武功平平的’江南七怪’,何以在偌大的江湖中占有一席之地”引起下文的探究,此之谓“缘事生理”。在探究过程中,作者从“江南七怪”的组合魅力论及团队协作、文明融合,此之谓“从特殊到一般”。在论述过程中,作者逐层深入,步步为营,将事理一一道出,“团队魅力→团队合力→团队成员能融合、共生→团队成员能求同(有共同的价值观)存异(尊重彼此个性)”,此之谓“不疾不徐”。有底气者方能撰力作如烹小鲜,此文得之。(姜有荣)
[杂文]
把香蕉掰直的人
江苏一考生
柏林墙倒塌的时候,据说正在柏林访问的赫希曼做了一次手术。从麻醉中苏醒过来的他,跟医生开起了玩笑:“香蕉为什么是弯的?”医生不知道如何回答,赫希曼给出了答案:“因为没人去丛林里干涉它,把它掰直。”
很多人可能会把这个问答看成一个冷笑话,但我更愿意把它理解成一个隐喻:香蕉之所以能自由地成长为弯的,是因为“没人去丛林里干涉它”。人便是一种热衷于干涉外物的生物。
物各有性,水并不会因为自身的淡而去责怪盐的咸;但人却难免从自我出发,以自我的标准为尺度去衡量和评价他人,以自我的喜好为标杆去要求他人。把香蕉掰直这件事情在他们看来,是很有成就感的功业。比如那些一心要让孩子“长大后就成为自己”的热心的家长,比如用千人一面的模板去塑造孩童的教育者,他们都不过是在丛林中掰直香蕉的无聊之人罢了。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或者说会断然拒绝承认这一点。
既然无聊,为何生活中却有如此多的人热衷此道呢?
约翰·多恩曾写道:“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必定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中。而正是这种群体性让一些个体误以为可以将自我意志凌驾于他人之上,可以肆意剥夺他人的自主权,甚至塑造他人。但其言之凿凿的支撑力,无外乎权势、声名,甚至辈分、年龄等客观存在。他们无视其他人的自主性和生存空间,往往以一种强烈的优越感睥睨众生,手握生杀大权,排除那些人群中不安分的异味,于是自以为周围的空气一片清新。而且,这些野心勃勃的掰直香蕉者,往往还打着“为你好”的口号,用温言软语抚平“香蕉”委屈的内心,换来臣服,其实不过是暴露了掌控的野心。殊不知,这种充斥着自我味道的空间不过最终让“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的无趣局面维持下去罢了,毫无生机,毫无活力。
事实上,人虽然具有群体性和社会性,却不必是全然相同的。所谓物各有性,尊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并不意味着要抹杀个性,要消灭差异。“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我想,多恩的初衷正在于提醒人们:他人与自我的分量是等同的。
如果深谙这一点,在生活中怀揣同理心和悲悯心,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会多一些玫瑰色。而类似于希特勒那样的迫害异端的狂徒,乃至于毁灭性的世界大战,便未必会发生吧。
没有人愿意做被掰直的香蕉,但在生活中想把香蕉掰直的人却比比皆是。我们不愿意成为牺牲品,就更要警惕成为加害者。正如好像在说着冷笑话的经济学家赫希曼,终生不断游走在书斋和现实世界之间,不断产生新想法而甚少故步自封。他毕生的努力化为一句话,也不过就是提醒人们“别去丛林里干涉它”而已。
[评析]这是一篇犀利的杂文,矛頭直指那些一心想着“把香蕉掰直”的人(即以自己的意志强行改变他人意志的人)。文章开篇借一个饶有意趣的故事竖起靶子,继而以第六段开头的“事实,上”为分界,进行先“破"后“立”的论述。在“破”这一部分,作者先陈其“以己(意志)施人”行状,再揭其“凌驾”“掌控”心思,后指其“毫无生机,毫无活力”之后果,可谓一针见血,直刺痛处。在“立”这一部分,作者先澄清认识,说明必须正视差异,尊重个性;再矫正心态,“怀揣同理心和悲悯心”;后发出警示,“警惕成为加害者”。可谓平和温润,令人信服。“破”有辣味,“立”有温度,进退得体,启人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