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训练在促进ICU呼吸衰竭患者康复中的效果观察及对患者呼吸功能改善情况影响分析
2019-09-10张丽
张丽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在促进ICU呼吸衰竭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方法:入选患者选自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呼吸衰竭病患,样本容量定为65例根据训练方式的不同分为33例观察组和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训练的为对照组,予以早期康复训练的为观察组。而后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6min步行距离以及肺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气指标、6min步行距离以及肺功能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在促进ICU呼吸衰竭患者康复中的效果颇为显著,对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早期康复训练;ICU;呼吸衰竭;康复;效果
呼吸衰竭主要發生于肺部疾病基础上的一种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以慢阻肺、哮喘、支气管炎等患者较为多见,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后悔出现缺氧或者二氧化碳潴留的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存在极大的威胁[1]。因此本文对ICU呼吸衰竭患者展开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做出评价。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研究时间始于2018年5月终于2019年5月,将本院收治的65例呼吸衰竭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入选患者根据训练差异分为33例观察组和32例对照组,患者均符合呼吸衰竭临床诊断标准且本研究征得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对照组男女性患者分别为:16例、16例,年龄最小58岁,最大87岁,平均年龄(72.5±13.7)岁;观察组男女性患者分别为:17例、16例,年龄最小57岁,最大86岁,平均年龄(71.5±13.6)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训练,包括每天2次主动运动或者无法进行主动运动的患者由ICU护理人员为其展开被动运动。
观察组予以早期康复训练:(1)早期评估:ICU护理人员首先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符合训练的患者可以为其制定康复训练计划;(2)呼吸训练:护理人员在患者可以自主呼吸的情况下,指导患者展开腹式呼吸每天可以进行1-3次,每次持续3-5min,下次训练距离上次间隔30min左右;(3)运动训练:患者无法自主运动时,护理人员可以每日为患者翻身,帮助患者进行上肢伸臂运动,幅度以超过肩膀为宜,同时要进行下肢抬腿训练,高度控制在30°左右,每天进行1-2次,每次5-10min;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训练难度;(4)营养支持: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在保证足够维生素、蛋白质、微量元素的情况下,要对患者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做好严格的控制,以防止产生过多CO2[2]。
1.3观察指标
(1)血气指标包括:PaO2、PaCO2;(2)6min步行距离;(3)肺功能情况:FVC、FEV1、FEV1/FVC。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和检验,以P<0.05认为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气指标以及6min步行距离比较观察组PaO2(65.17±5.68)、PaCO2(50.58±4.69)、6min步行距离(127.95±13.7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呼吸衰竭是呼吸道疾病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发生呼吸衰竭时患者会处于缺氧状态,同时大脑也会出现供氧不足的情况,如果无法及时纠正,进一步会出现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的情况,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意识障碍甚至威胁生命安全。因此,对于呼吸衰竭的预后已成为我院呼吸科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PaO2、PaCO2、6min步行距离、FVC、FEV1、FEV1/FV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体原因为:早期康复训练最大的特征就是干预时间早,可以在发病早期为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服务,有助于缓解病情进一步恶化,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以及肺功能。早期康复训练的优势在于注重细节,首先进行评估,保证患者适宜展开训练,然后针对呼吸功能展开具体的指导,同时通过营养支持有效控制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减少了二氧化碳的产生,避免了对护理功能造成影响[3]。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训练在促进ICU呼吸衰竭患者康复中的效果颇为显著,促进了呼吸功能以及肺功能的恢复,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将此干预措施在临床一线广泛推行。
参考文献:
[1]何娟, 郑小妹, 吴楠,等. 早期康复活动对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16, 13(24):185-188.
[3]刘晓丽, 蒋延文, 张捷,等. 长期家庭氧疗联合肺康复训练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J]. 临床肺科杂志, 2016, 21(5):850-853.
[4]胡细玲, 凌聪, 吴金萍,等. 规范康复训练对呼吸衰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 2016, 31(17):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