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交流为中拉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持久动力
2019-09-10孙敬鑫
10月底至11月中旬,笔者先后赴巴西和智利参加了2019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当代中国与世界——2019中拉智库对话会和金砖同家人文交流论坛暨联拍联播纪录片全球首映式等活动,走访了巴西知名智库瓦加斯基金会,实地调研了国家电网巴控公司,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人文交流在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有了更为直接和深刻的认识。
拥抱“一带一路”正成为越来越多拉美国家的共识
从地理位置上看,中国与拉丁美洲分处地球南北两侧和太平洋东西两侧,相隔干山万水,相距数万公里,但二者之间却因丝绸之路架起了合作共赢的坚实桥梁。
历史上,拉美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部分。著名的“太平洋丝绸之路”见证了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最后辉煌。1565年开通的这条海上丝路西起中国东南沿海,途径马尼拉中转,东至墨西哥,把以中国丝绸等产品运抵太平洋彼岸的阿卡普尔科港口,一部分在当地交易,一部分再运到西班牙,还有一部分货物运到南美的秘鲁,其中少部分经陆路运到阿根廷等地。满载着中国商品的大帆船,也被墨西哥人习惯地称为“中国船”。这条“太平洋丝绸之路”促进了三大洲经济、贸易和文化的交流,把东方的丝绸、瓷器、香料和文明送到了拉美,同时也将美洲的玉米、土豆等特有作物传播到了欧亚大陆。有学者甚至将这条空前庞大的贸易网络称之为首次经济全球化的雏形。
拉美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日益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方。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同来访的阿根廷总统马克里举行会谈时强调,拉美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2017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来访的巴拿马总统巴雷拉时表示,中方把拉美看作“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方,巴拿马完全可以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向拉美自然延伸的重要承接地。2018年1月,在智利召开的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通过并发表了《“一带一路”特别声明》,33个国家一致表达了要加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望,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正式延伸至拉美。2018年12月,中阿同意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扩展至“一带一路”倡议,携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对接双方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各层次各领域交流合作;同时期,习近平主席与巴拿马总统巴雷拉会谈,双方同意以“一带一路”倡议和巴拿马“2030年国家物流战略”为契机,不断开拓合作空间、打造合作亮点。2019年4月,阿根廷总统马克里、智利总统皮涅拉来华出席了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9年10月,巴西总统博索纳罗访华,兩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联合声明》中提出,中国的发展政策和“一带一路”等同际倡议与巴西的发展政策和“投资伙伴计划”等投资规划可能实现对接。截至2019年10月底,共有包括智利、秘鲁在内的19个拉美国家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除政策沟通外,“一带一路”倡议也得到拉美各国和相关国际组织代表、智库专家的赞赏。联合国拉美经委会国际贸易司司长纳诺·穆尔德在2019中拉智库论坛上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的延伸意义深远,拉美的企业能够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之中非常重要,希望更多拉美企业可以抓住对华发展贸易的机会。厄瓜多尔国家高等研究院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弥尔顿·雷耶斯·埃莱拉分析了在南美洲实现两洋互通的可能性,他指出,南美两洋互通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实现互利共赢,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内需,甚至能增强南美各国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智利国会议员伊萨·科特表示,“一带一路”不仅是中国与智利的沟通.也是中国与拉美合作的平台。拉美各国需要共同努力,与中国一起推动。巴西南半球研究所博士阿莱桑德雷·加南·德·布里特斯·费戈莱多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南南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回应,所有的国家应该联合起来。
中资企业努力践行并讲好“一带一路”的故事
企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体力鼠。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的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走进拉美并站稳了脚跟。用自己的努力实践着“一带一路”和拉美的对接。
在巴西,中国国家电网巴控公司正在成为中资企业的闪亮名片,不仅取得了经济效益的成功,同时也履行社会责任,讲好“一带一路”故事。近10年来,国家电网在当地赞助和支持了450多项公益项目,如骑行长跑活动、低收入家庭帮扶、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圣保罗同际电影节、里约马累贫民窟交响乐团、坎皮纳斯田径训练中心等,累计投资超3000万雷亚尔、履行环保责任投资近1.2亿雷亚尔,覆盖220多个城市,受益人数超过11万。在该公司“美丽山二期”项目中,线路沿途新建、修复了超过1970公里的道路和350座桥梁,向亚马孙地区沿线居民捐献了760批防治疟疾专用物资,帮助亚马孙地区贫困居民建设了现代化养鸡场,帮助沿线社区建设了果汁厂等,以实实在在的行动造福巴西人民。其长期赞助贫民窟的马累乐团,受惠学生累计超6000名,使数千名贫民窟儿童改变了命运,成为闻名巴西全境、最受人尊敬的公益项目。
在阿根廷,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正在建设该国历史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阿根廷圣克鲁斯CC/LB水电站,这个项目为当地提供了近5000个直接就业岗位和1.5万个间接就业岗位。水电站项目常务副总经理袁志雄说:“电站建成后年平均发电量达49.5亿千瓦时,将极大改善阿根廷能源结构,每年可节约燃油进口外汇达11亿美元,助力阿根廷经济和社会发展。”此外,中国铁建在拉美区域新签多项铁路、公路、房建项目,至今累计完成合同投资额46亿美元;中国五矿集团在秘鲁收购的拉斯邦巴斯铜矿,交易金额及投资额超过100多亿美元。
正是由于中国企业的努力,越来越多的拉美国家民众对中国不再陌生,对中国产品、中国标准、中国民众日益信赖,中拉民心相通、合作共赢曰益深入人心。“一带一路”在拉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人文支撑
在看到“一带一路”建设在拉美发展具有巨大潜力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回避合作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由于地理相隔遥远,中拉人文交流仍面临不少突出的现实问题。据中国驻智利大使徐步介绍,2018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次接近1.5亿,其中赴泰国旅游人次突破1000万,赴日本人次超过800万,而拉美地区的阿根廷,2016年中国游客仅为3.5万,秘鲁为2.5万,智利约3万人,差距十分明显。作为占据世界人口总数约1/10、陆地面积近1/6的拉美,至今却没有高级别的中拉人文交流机制平台,民间交流活跃度更显不足。
具体到“一带一路”,权威数据显示,拉美地区普通民众对“一带一路”的了解程度还很低。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开展的2018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数据表明,在所有被调查的20个海外国家中,对“一带一路”认知度最低的5个国家中拉美占了3个,分别是阿根廷( 5%)、智利(5%)和墨西哥(8%),不足10%的认知度,远低于全球20%的平均水平。
有鉴于此,必须在中拉人文交流上下更大力气,才能不断消除误解,让“一带一路”惠及中拉人民。正如阿根廷驻华大使盖铁戈所言,“我们更多谈论贸易、商业、投资,但其实文化交流是十分重要的”, “文化交流是一切的关键”。
应该更加鼓励中拉人文交流的多元性。截至2019年5月,在拉美已经有40多所孔子学院,汉语学生超过6万人;《中国日报》《今日中国》等外文报刊在拉美“落地”;研究中国的学术机构和智库在拉美也不断涌现。在中国,有100多所大学开设了西班牙语与葡萄牙语课程,设立了70多个拉美研究机构,来华留学、从事学术交流或考察的拉美人逐年增加。这些已有的主体及渠道,要鼓励好引导好。
应该更加重视中拉人文交流的实效性。考虑到经济成本及签证等现实政策因素,中拉人文交流的规模在短期内很难实现大的突破,要多策划一些“小而精”的文化交流项目。在近期举行的当代中国与世界——中拉智库对话会上,《中拉人文交流口述史》(西文版)一书正式发布,书中的三位主人公被邀请到现场,分享了他们所经历的中拉人文交流的精彩故事。我们期待类似这样的交流对话越来越多,真正让双方的民众成为中拉人文交流的推动者、记录者和传播者。
应该更加重视中拉人文交流的针对性。中国前驻乌拉圭、委內瑞拉大使王珍表示,发展战略对接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关键问题,战略对接需要建立在双方相互了解基础之上,“中国应该知道拉美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拉美也应该了解中国能够做什么’。因此,在设计人文交流的主题时,要瞄准痛点对症下药,找到交汇点扩大共识;在选择人文交流的形式时,要适应双方的接受习惯,顺势而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中拉人文交流越走越实,越走越深,也才能为共建“一带一路”奠定更为坚实的民心相通基础。.
(孙敬鑫: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传播中心主任、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