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2019-09-10黄惠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25期
关键词:一节课重难点导图

黄惠芳

化学在中考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文、理兼并的一门特殊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它涉及的知识点众多、方程式繁琐、体系复杂。很多学生花了较多时間复习,还是不能理清脉络、形成有序的知识体系。因此,如何提升学习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思维导图又称为脑图,是世界记忆大师托尼·巴赞在于1971年创建的,它是一种综合运用文字、符号、图片、色彩的图形思维工具。为形象化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将零散的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类别、结构,以直观形象的图示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激发出学生灵感,衍生出更多的思考,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一、设计思维导图,突出教材重难点,优化课堂笔记

教师为了让学生在剩下3个月的时间里,做好复习迎考准备,每节课都会安排较多知识点。学生为了更好地将老师讲授的知识掌握好,只有不停地做笔记,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和分析,更不能理清重难点知识。设计思维导图,以提炼关键词的形式,将教材知识加以整合、归纳,容量更大,逻辑关系更清晰,重难点更突出,具有极强的概括性和总结性,课堂笔记的内容大大减少,也减轻了学生抄写和记忆的负担。使其有更多时间理解和思考问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学生还可以通过不同颜色,标记重难点,在复习时一目了然。

二、课后补充和完善思维导图的内容,提高解题能力

在复习课中,教师提倡学生构建开放式的思维导图,即在知识体系的结尾处预留空白,让学生在课后复习、巩固练习时,将遇到的重难点知识进行补充、拓展。针对思维导图的知识要点,精选例题,并加以详细的解析,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教师加强对思维导图的理解和综合运用指导,对综合性强、技术性强的题目,运用思维导图的解题模式,教会学生快速找到解题的诀窍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课后继续对思维导图做跟踪性完善,落实新课标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课后自学的跟踪和监测。

三、思维导图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提高复习效果

传统的复习模式为“灌输式”“填鸭式”,其模式是:教师“串讲知识点”复习基础知识→学生解题→教师点评。这个模式有以下几个不足:

一是一节课45分钟,教师串讲知识点要花去三分之二或者更多的时间,差不多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一节课都在记笔记,容易疲劳,学习效果也不好。

二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相差较大,有的学生巳经完全掌握,没有新奇感,容易感到沉闷、枯燥;有的学生对概念和规律还没有完全理解。

当然,它也有其不可忽视的优点:在一节课中能复习到的知识点就比较多,且比较系统。  思维导图可以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简单到可以在一张纸上画出来,让学生一下看到问题的全部。它的另一个优势是随着问题的发展,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问题加以延伸。利用思维导图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课前以思维导图形式独立完成,也可以引入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多个学生分块完成,再进行整合,并对知识点进行补充和完善。小组之间对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这样,促进了学习者之间的相互理解,通过每个小组的代表发言,向全班同学展示小组的作品,同学们针对每个作品进行评价,相互取长补短,达到作品实时地共享、交流。运用思维导图复习,既能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又能理清零散的知识体系,取得事半功倍。既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作为一线的化学老师,很有必要将思维导图应用到中考备考复习中。

思维导图在绘制过程中最好使用颜色,因为颜色和图象能让你的大脑兴奋,颜色能够给你的思维导图和创造性思维增添跳跃感和生命力。

如《金属与金属材料》的复习(见下图)

总之,在初中阶段的化学课程复习中,合理、科学地应用思维导图,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他们对于知识整体架构的理解,在自主的整合分析中,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一种锻炼。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务必对思维导图的应用方法与应用程序进行研究,为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实践。

猜你喜欢

一节课重难点导图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第6章 一次函数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
这样的一节课算成功吗?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