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与实践
2019-09-10奉前茂
奉前茂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主要指标之一,它居“德智体美劳”各育之首。目前,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受到办学条件、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等诸多因素影响,缺少實效性。
一、当前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德育被定性为一门知识性的课程,不少学校考查学生品德时还对品德教育进行书面考试。这种纯书本化的“德育”必然使德育变得越来越抽象化、形式化。同时,德育教育教材脱离实际、不接地气,教材中的内容城市化倾向严重,许多学习内容脱离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教师缺少对学生的启发引导。
学校方面也没有科学制订德育教育实施方案,教师没有详细制订班级德育工作计划。德育教育缺少整体性、系统性,表现为德育内容碎片化,德育活动无序化,德育形式单一化。一些农村学校的管理重在“管”字,即教育学生偏重于对学生的监管和控制,没有认识到管理也是育人。追溯到家庭因素,农村学校的学生父母大多数外出打工,孩子长时间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中的揪心问题,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仍任重道远。
二、从学生视角入手建构德育体系
为提高德育针对性、实效性,我们需要基于学生视角开展德育工作。
1.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一是重视物质文化建设,校园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处处洋溢着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二是重视“三风”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具有激励作用和约束力,不但能催人上进、奋发图强,还能制约不良的心理和行为。三是重视制度文化建设。农村学校更需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学校管理,提高办学水平。
2.抓实师德师风建设
乡村教师是当地文化的象征、道德的典范。教师的学识水平、道德修养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主要是抓实师德师风建设。一是学校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规范的言行带动学生。二是教师坚持立德树人,言传身教。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在学校树立榜样,引导和激励学生养成积极向上、勤奋学习、文明守纪、尊师爱友的良好品格。三是教师关爱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感到教师是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和亲人。
3.坚守课堂德育阵地
课堂教学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发挥其作用就是要将德育摆在首位。一是落实德育课程,课堂紧扣实践,发挥其课堂德育主阵地的功能。二是挖掘其他课程中蕴含的德育资源,将德育有机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中,如科学实验课可以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精神。三是利用好农村丰富的德育资源。例如让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体会劳动艰辛,感悟劳动光荣;参加家务劳动分担父母辛劳,感受亲子情。
4.德育内容生活化
农村中小学校德育内容应紧贴农村儿童生活,选取农村学生所熟知的人、事、物作为德育素材。德育教育既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农村学生生活习惯不好,学校则可以从养成个人卫生习惯入手,从而扩大至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5.改进德育方法和途径
实践育人。德行需要践行才能牢固。农村中小学要因地制宜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到敬老院关爱老人;开展校外文明劝导、环境调查活动;开展劳动教育,耕种学农基地;开展环保教育,回收废品;等等。
管理育人。农村中小学相对城市学校而言,学校管理都不太规范。要实现管理育人,首先,要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并要求全体教职工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处处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对学生言传身教。其次,关爱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需要在学校食宿,学校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特别是要办好寄宿制学校,为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生活条件。最后,做好服务工作。管理即是服务,学校管理者要努力做好服务师生的工作,实现服务育人的目标。
构建育人网络。农村家庭教育的短板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家长常年外出务工,很少顾及子女的教育问题。二是家长能力水平有限,无法解决学生学习上、思想上的问题。为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的形成,首先,要做好家校结合工作。学校要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其次,学校要加大与社会的互动,争取获得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的关心支持。
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这不但可以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提高德育水平。学校要利用微信群、QQ群等媒体平台跟家长、社会建立联系,加强各方互动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综上所叙,我们要根据当前农村学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从儿童教育视角出发构建德育体系,切实抓好“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系统工作,努力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