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红外干扰弹飞行试验设计
2019-09-10隋静赵杨于天超
隋静 赵杨 于天超
摘要:本文针对机载红外干扰弹干扰效果试飞,提出一种飞行试验设计方法。首先,从导弹攻击载机、载机施放红外干扰弹的对抗场景出发,分析影响红外弹干扰效果的因素,进行试验状态细分规划;其次,针对双机态势、红外干扰弹投放方式和载机机动动作等因素,从迎头、尾后和侧向三种剖面给出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
关键词:红外干扰弹;干扰效果;飞行试验;试验设计
1.引言
机载无源干扰手段包括箔条弹、红外弹,其中箔条弹用于对抗主动雷达制导导弹攻击,红外干扰弹用于对抗红外制导导弹攻击。随着红外制导导弹抗干扰技术发展,相应出现多种体制红外干扰弹,如点源红外弹、面源红外弹。红外弹的干扰原理为:红外诱饵弹释放燃烧后在红外导引头视场中首先遮蔽目标,而后由于运动特性的差异逐渐与目标分离,在视场中形成与目标相似的假目标,整个过程对导引头的目标识别与跟踪造成影响,进而对导弹产生欺骗和诱偏效果,最严重的情况下致使导弹脱靶。
本文针对机载红外干扰弹干扰效果试飞,分析影响红外弹干扰效果的因素,据此细分规划试验状态,提出一种红外干扰弹飞行试验设计方法。
2.试验规划
2.1影响红外弹干扰效果的因素
从攻击机导弹攻击载机,载机施放红外干扰弹的对抗场景出发,分析影响红外弹干扰效果的因素。可知,主要包括飞机运动和红外特性、红外干扰弹运动和特性,以及导弹运动和抗干扰措施。对于特定的飞行试验,飞机、红外干扰弹和导弹都是确定的,影响干扰效果的在于双机态势(攻击距离和方向)、红外干扰弹投放方式(数量和间隔)和载机机动动作。
(a)双机态势
(1)攻击距离:包括远距、中距和近距,对于对抗红外成像导弹,距离因素尤为主要。导弹来袭时,近距投放干扰效果优于中远距投放;
(2)攻击方向:包括迎头、尾后和侧向。
(b)红外干扰弹投放方式
(1)投放数量:干扰效果一般与导弹攻击过程中的投放数量呈正比;投放数量越多对目标的遮挡时间越长,目标信息缺失越严重;干扰数量多造成假目标数量的增长,更容易造成信息混淆影响导引头截获跟踪;
(2)投放间隔:干扰密集投放容易造成大面积连续遮蔽,有较好的干扰效果。
(c)载机机动
(1)双机格斗过程中的目标机动导致红外导引头离轴角过大,造成导弹探测距离下降,从而影响探测截获;
(2)目标机动造成的目弹视线角的变化,导致观察到的目标辐射特性发生变化,从而使截获受到影响;
(3)目標机动过程中发动机状态发生改变,大幅改变其辐射特性,从而影响截获;
(4)在投放干扰的过程中进行大过载逃逸机动、滚筒机动等措施能够对来袭导弹有一定的作用。
2.2试验状态
影响干扰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双机态势、红外干扰弹投放方式和载机机动动作等,据此细分规划试验状态:
a)双机态势:攻击剖面规划为三个距离段(远中近),三个进入角(迎头、尾后和侧向);
b)红外弹弹量:选取不同投放数量和投放间隔,并且数量由多到少递减;
c)载机机动动作:机动方式有先投弹再机动、边机动边投弹;机动时发动机状态。
3.试验方案
3.1试验条件
a)迎头剖面
●载机高度:Hp;
●攻击机高度:500m~1000m + Hp;
●载机、目标机速度:正常速度;
●进入距离:20km;
●进入方向:180±30°;
●水平间距:小于1km。
飞行剖面示意图见图1所示。
b)尾后剖面
●载机高度:Hp;
●攻击机高度:500m~1000m + Hp;
●载机、目标机速度:正常速度;
●进入距离:20km;
●进入方向:±30°;
●水平间距:小于1km。
飞行剖面示意图见图2所示。
c)侧向剖面
●载机高度:Hp;
●攻击机高度:500m~1000m + Hp;
●载机、目标机速度:正常速度;
●进入距离:20km;
●进入方向:60~120°;
●水平间距:2km。
飞行剖面示意图见图3所示。
3.2试验方法
载机、攻击机起飞进入预定空域,攻击机雷达稳定截获目标后,攻击机与载机拉开距离,形成攻击态势,攻击机选择一枚导弹,给导弹解锁,按要求完成一次攻击对抗。双机退出后再次进入,构成试验条件进行下一次试验。
4.结束语
本文针对机载红外干扰弹干扰效果试飞,从攻击机导弹攻击载机、载机施放红外干扰弹的对抗场景出发,分析影响红外弹干扰效果的因素,完成试验状态细分规划,并针对双机态势、红外干扰弹投放方式和载机机动动作等因素,从迎头、尾后和侧向三种剖面给出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目前红外干扰弹使用处于发展阶段,针对其干扰效果等飞行试验考核缺乏经验,需要长期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童奇,李建勋等.机载红外诱饵作战使用方法.红外与激光工程,2015.2:420-426.
[2] 牛绿伟,董景渲.机载红外诱饵弹干扰效果研究与仿真.计算机仿真,2013.12:21-24.
[3] 晋永等.红外诱饵弹对抗红外空空导弹.弹箭与制导学报,2005,25(2):330-332.
(作者单位: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