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文言文的情趣教学

2019-09-10雷玲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19年13期
关键词:子期伯牙文言文

雷玲

文言文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其文章大多内容简短,却意蕴深刻。由于语义略帶晦涩,小学生普遍感到难读且难懂。如果重字、词、句这些知识落实,而忽略文言文本身之美,那么课堂将枯燥无味。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投入其中,产生自己的感悟,能轻松展开文言文学习,为中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借故事增趣

文言文多是耐人寻味的小故事,而故事最能吸引学生。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结合文本内容,灵活利用故事为课堂服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文本的重难点可以用故事补充,用复述故事代替传统的逐句翻译。以《伯牙绝弦》为例,上课一开始,我从俞伯牙的故事背景引入,使学生对文章的兴趣激增,满怀期待地进入接下来的学习。在突破教学重点时,为帮助学生理解“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中的情感,我给学生补充了二人故事中的两个片段:一是子期虽为樵夫,却甘为伯牙寻觅世间难寻的乐谱。二是伯牙为楚王弹琴助兴时想到与子期的友情,一曲《高山流水》从胸中倾泻而出。两人感人至深的情感打动了每个学生,再让学生来诵读全文,教学效果自然不同。

二、以诵读提趣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但要引导学生避免机械式诵读,要通过多种方法增加教学中的趣味性,体会作者的感情,增加学生的想象力。

《两小儿辩日》是一篇生动有趣且贴近儿童生活的小故事。故事中展现了两个小孩据理力争太阳远近的问题,一个认为太阳早上近中午远,一个认为太阳早上远中午近。两人据理力争,谁也不肯罢休,文中称为“辩斗”。在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了“辩斗”之后,我再带领学生进行“辩斗”,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入“辩斗”的场景。最后,我再让学生进行同桌分角色合作朗读,学生的文言文素养在反复的趣读体验中得到迅速提高。

三、用表演激趣

文言文语言凝练,文中的一些词语与句式的用法与现代汉语也有差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上台表演的方式,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心理,进行角色体验,还原故事情境,真正实现从“读”到“理解”。例如《杨氏之子》,它讲述了梁国一位九岁孩子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客人的故事。全文围绕杨氏子“甚聪慧”这个关键词表现人物特点。如何理解“甚聪慧”呢?我让学生当堂演一演杨氏子与孔君平巧妙应答的场景。生(孔君平)指着杨梅,戏言道:“此是君家果。”生(杨氏子)心里不服却彬彬有礼地反驳:“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生(孔君平)摇着扇子,夸赞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生(杨氏子)忙作揖:“多有失礼,惭愧惭愧!”这样,学生抓住“甚聪慧”去揣摩人物的神态、对话及内心活动,深入理解了文意。我趁热打铁问学生,如果是李君平来拜访,杨氏子又会怎么机智应答呢?生(杨氏子):“未闻李子是君家水果。”如果是黄君平来拜访,杨氏子又会怎么回答呢?生(杨氏子):“未闻黄瓜是君家瓜。”不足百字的文本,在学生亲身演绎的同时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四、用仿写补趣

文言文音韵抑扬顿挫,很有语言的美感。我们可以通过仿写,让学生切身体会文言表达的特点,给课堂增加一些特有的情趣。例如,在教《伯牙绝弦》一文时,为了让学生对“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有更真切、形象的理解,我设计了文本拓展,学生在仿写实践中,理解了伯牙与子期之间是用琴声表达内心世界。又比如《学弈》第一句话: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文言文中,“者也”意思是“什么样的人”,我让学生仿照来介绍身边的人,大家纷纷选择班上的同学来夸奖,课堂趣味盎然。学生根据典型的文言文句式进行仿写,既加深了对词句的理解,又做到了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小学文言文教学,要以情趣促所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使中华文化中古典语言的根扎进学生的心里。

猜你喜欢

子期伯牙文言文
重逢
文言文阅读专练
转身①
高山流水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香樟(诗歌)
文言文阅读练习
伯牙:自然是最伟大的老师
伯牙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