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有分型,治法各不同
2019-09-10
小张出了趟差回来,却染上了脚气。他把各种药、土方法都试了个遍,可脚气还是没法治好。去皮肤科检查后才发现,自己用错了方法。
脚气俗称“足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足底和趾间导致的皮肤疾病。常见的致病真菌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和断发毛癣菌等。真菌喜欢湿润的环境,所以汗脚或鞋子透气性差者更易患病。
1.趾間糜烂型最常发生在第3至4趾间,之后其他趾间也都可以发生。其表现为局部皮肤湿润发白,浸软的白皮脱落后,其下方是红色的糜烂面,患者感觉瘙痒。如果继发细菌感染,会产生恶臭;一般夏季加重,冬季减轻。这种患者如果涂了刺激性强的药物,可能会发生湿疹样改变,瘙痒红肿加重,局部渗出明显,还可能出现身体其他部位丘疹水泡(癣菌疹)。因此,这类患者的治疗以收敛为主,注意不能使用“脚气一洗净”之类的强剥脱性药物,可以使用硼酸、明矾溶液等进行清洁、收敛,外用抗真菌乳膏,例如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
2.角化型主要发生在脚跟和脚心,有时还会蔓延到脚侧缘,局部皮肤干燥脱皮,可发生皲裂,尤其是冬季气候干燥时。患处一般不会痒,但会在皮肤裂口时感觉疼痛,患者常误认为是单纯的干裂,不停地外用油膏润肤,却不见好转。针对这类脚气,要选择对角质层渗透性较好的外用药,如环吡酮胺乳膏;也可口服抗真菌药,如斯皮仁诺或特比萘芬。
此外,脚气还包括丘疹鳞屑型和水泡型,前者脚心淡红斑,有小片状脱皮,常呈环形分布,可有丘疹,伴随痒感。后者常发生在脚心和脚侧缘,伴随瘙痒感,同时有多个小水泡。破裂后有小圈状的脱皮现象,有时小水泡还可融合成大水泡。一般这两种脚气可用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环吡酮胺乳膏、咪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溶液等治疗。
对付真菌,必须“赶尽杀绝”。抹了几次药后,脚气可能会缓解,瘙痒减轻或消失。这时切记不能“见好就收”一般皮损消退后需继续用药2至3周。(摘自《生命时报》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