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榜的“政务公开”
2019-09-10俞剑明
俞剑明
“政务公开”“财政透明”这样一个大难题,在400多年前的晚明时期,被京城官员沈榜率先破解。
沈榜(1540~1597年),字二山,今湖南臨湘市羊楼司人,明隆庆元年(1567年)中举,历任内乡、东明、上元县知县,因学笃行慎,为士林所推崇。
万历十八年(1590年),沈榜到顺天府宛平县做知县。在任期间他利用大量第一手档案资料,编纂了一本《宛署杂记》,详细记录了该县的政治、经济、历史、人文等资料。尤其是第十四、十五两卷,题为“经费”,把宛平县一年的例行财政支出一一罗列出来,是一篇极为透明的政府财政“流水账”。
当时的北京城,分为大兴、宛平两个县,两县知县无异于半个“京兆尹”。京官难当,因为除了管好辖区百姓,还要承担起为皇家及中央衙门服务的繁冗任务。看看《宛署杂记》“经费”下的“子项目”:“宗庙、陵园、行幸、宫禁、内府、各衙门、乡试、会试、殿试、乡会试武举…”样样要顾及。
这位宛平知县把那些陈芝麻烂谷子都一笔不漏地记录下来,甚至细碎到令人吃惊的地步。如:“太仆寺正堂、大门、二门、东西角门、土地祠、后宅门,大小门神、桃符各二十副,共价一两四钱三分二厘。”连太仆寺衙门有多少道门,大年初一需要贴多少门神、桃符(即对联),应支多少钱,也一一记录在案,这让人感到有点“吃饱了撑的”,闲得无聊。
然而多少年后,当我们再读《宛署杂记》时,才领悟到:这正是作者光明磊落、目光远大之处。
沈榜的所作所为,是中国历史上“政务公开”的首次尝试。他并非打着“公开”的旗号,罗列一堆“同比”“环比”之类的百分数,故意让人看得摸不着头脑。他的做法简单而明了,就是把政府财政档案全部公开,物品细到一针一线,银钱少到一毫一厘……连篇累牍的账目、枯燥无味的数字,你可以抱怨他过于琐细,却不能指责他有所隐瞒、不够透明。这同时也让人们深信:沈榜自己是位清官,襟怀坦白,两袖清风,因此才有公布账目的自信和勇气,才能做到“无事不可对人言”。
(摘自《江南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