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用人思想探析
2019-09-10王洁
王洁
摘 要:李林甫(公元 683 年—公元 753 年)担任宰相十九年,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他政治上提拔牛仙客,军事上任用安禄山。这些人虽各有特色,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李林甫都心有所惧。这也正是李林甫用人思想的核心所在——为我所用之人,必为我所掌控。有人说他这样专权独断的用人思想对李唐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认为他是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
关键词:李林甫;用人思想
一、李林甫其人
李林甫公元 683 年生人,卒于公元 753 年,享年 70 岁。原籍陕西陇右人,出身于李唐宗室,乃“高祖从父弟长平王叔良之曾孙”出身显贵。
李林甫从小就聪明伶俐,长大后身材高挑显瘦,面容白皙光泽,说话时极其温和,总是未语先笑。初见面时总觉得他很是平易近人,然则骨子里却是十分的阴狠险毒。李林甫官欲极盛, 开元十四载(公元 726 年)可以说是他人生中的转机。这一年李林甫结交了唐玄宗当时的宠妃武惠妃,惠妃在玄宗身边极力为李林甫美言,久之,李林甫就被升为黄门侍郎。此官位置极好,整日在皇帝身边上传下达,深得信任。李林甫利用这个机缘,与玄宗身边的宠妃宦官们交好,以探知皇帝旨意,进而逢迎玄宗喜好,因此极受宠遇。但李林甫为人阴刻,凡是受到玄宗恩顾而没有拜其门者,必定设法陷害。史书评价他“面柔令,初若可亲”,内骨“性阴密,忍诛杀,不见喜怒”,世谓“口有蜜,腹有剑”。
李林甫于天宝十二载(公元 753 年)因病去世,死后杨国忠诬其谋反,李林甫最终落得个削官抄家,子孙流配的下场。
二、李林甫的用人
李林甫一生用人无数,有中央官也有地方官,有文官也有武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牛仙客、安禄山,从中便可以看出李林甫的用人理念和目的。
首先是李林甫与牛仙客。唐玄宗因为朔方节度使牛仙客治军有功,想要牛仙客入朝当尚书宰相,而张九龄以牛仙客的出身门第不好为由表示坚决反对。此举虽然惹得唐玄宗非常不痛快,张九龄还是恳切的劝解到,牛仙客本来只是河潢的一个小小吏干,大字都不识一个,假若让他担当如此重大的责任,我觉得是一个非常不理性的人事安排。而此时李林甫却说,只要牛仙客能做出功绩,又何必在乎他有没有学问呢,况且皇帝要用人,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最终玄宗封牛仙客为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牛仙客的上升皆有李林甫的美言,所以牛仙客任职宰相后也是一副恭顺听从的样子,从不敢独自处理事务,都是听从李林甫的裁决。从中就可以看出,李林甫在用人方面是要提拔那些能力在自己之下又能为自己所掌控的人。其实在另一方面李林甫提拔牛仙客也为自己起了党援作用。
接着是李林甫与安禄山。对于安禄山,李林甫也是有自己的手段的。起初安禄山依仗玄宗对他的宠信,对于李林甫非常无理傲慢。李林甫不动声色,只是在有一次召见安禄山的同时也召见了与安禄山同级的官员王鉷,王鉷在面对李林甫时态度敬服,一点儿也不敢逾越。安禄山见到这种情况膝盖也不由自主的弯了下去,态度慢慢的谦恭起来。而且李林甫还有一个让安禄山折服的本事,那就是每次约安禄山谈话时,李林甫都能通过察言观色猜透其心思,并明确说出来,这就让安禄山惊惧不已。可见对于安禄山,李林甫在一定程度还是能够起到抑制作用的,进而对于协调边疆同内地的平衡,稳定边疆与内地的局势还是可以起到积极作用的。
三、李林甫用人思想的影响
(一)影响
首先是对中央政局的影响。由于李林甫妒忌贤能,所以在选人用人方面提拔的都是能被他所掌控的人。天宝六年(公元 747 年),唐玄宗想要广求普天之下的仁人志士,宣告天下,凡是有一技在身或者一技以上者都可以赴京城求官。李林甫惧怕天下士人在皇帝面前揭露其丑恶的面目,就对玄宗说:应试的举人大都愚昧无知,劝玄宗打消此念头。对此,唐玄宗深信不疑,于是便改旨令各郡县长官,对士人先进行精细的挑选,再将他们的名字上呈给各省。而后再由尚书省对其进行考核。但据史料记载最终结果是全国终“无一人及第者”。 这时,见奸计得逞的李林甫又趁机给玄宗上表,恭贺“野无遗贤”。
“野无遗贤”再加上朝堂之人皆为李林甫是从,这样一来,当时李唐王朝在政局上就形成一个以李林甫为中心的政治领导集体,所有事务的运转皆由其一人指挥。且李林甫一人揽政十九年,使得李唐王朝渐渐由“以制度治国”演变为“以人权治国”,最后竟然出现李林甫死后唐朝的政局一下就陷入混乱之中而无法正常运转的现象。可见李林甫在用人方面的这颗“毒瘤”对李唐的政局侵害之深。
第二是对藩镇的影响。虽然从当时的客观环境上看,是因为边疆形势的特殊性才使得唐政府的最高统治集团最终做出任用胡将、重兵戍边的抉择。但也不能否认李林甫向唐玄宗提出任用藩将的建议有“专宠固位”之嫌。李林甫在边疆重任上提拔安禄山,一方面有安禄山胡人身份的原因,另一方面更多的恐怕是因为安禄山对李林甫的“听话”吧。
天宝十四年(公元 755 年)十月,安禄山突然发动“安史之乱”以及以后相继不断的武装叛乱和藩镇割据,最终毁灭我国历史上最耀眼的盛唐。《剑桥隋唐史》说:“李林甫拥有在帝国其他实权人物中间保持平衡所必须的毋庸置疑的权力和威望。”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因为李林甫能对安禄山起到抑制作用,继而使得内外保持了一个相对平衡协调的关系。但也可以说这样的僵局正是由于李林甫“一手遮天”的用人思想造成的,所以他死后,这种所谓的平衡也就被打破了,天宝初年表面上的强盛也无力再维系了。
第三是对诗坛的影响。李林甫在政治上一手遮天,在文化上他更是排斥文人,打压文人。盛唐时期文人士子们的凋落开始于李林甫杀害御史李邕,李邕是我国唐代书法家,善行书,变王羲之法,笔法一新。李邕含冤被杀,犹如一指利剑,将盛唐时期的文学生态截然分化为两部分,在此之后,盛唐时期的文学氛围骤然直下,对于文化方面的专制是日盛一日。史官记载“天下冤之,痛可言邪” 既可看成是对文学诗人被杀的愤慨,也可看成是因为文学诗坛阴云密布而发出的感慨。
由于李林甫的专制统治使得盛唐时期诗坛宽松的创作氛围丧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在恐怖氛围下诗人们的悲愤之音。随着创作环境的恶劣,身处囹圄的士人们抱着一种全身远祸的态度,创作出来的作品表现的更多地则是一种惶恐不安,充满忧虑的心理。盛唐前期的明媚之作几乎不见踪影。
(二)评价
李林甫因其自身嫉贤妒能的性格作祟,所以任职朝宰之后他一手遮天,只任用那些能为自己掌控、为自己服务之人,他这样做对唐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等都产生巨大的影响,有人甚至说盛唐的治乱之分始于李林甫。我認为李林甫就其本人而言还是具有一定才能的,但由于他自身狭隘的性格使得他最终落得个遗臭万年的下场,同时也陷大唐王朝于危难之中。冰心说,“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所以我们每一个人不仅需要有自身的才能,更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大格局。胸怀决定格局,格局决定结局。
参考文献
[1][后晋]刘 昫.旧唐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北宋]宋 祁,欧阳修,等.新唐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4]王仕会.唐玄宗朝官吏惩治初探[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
[5]魏雨航.帝王题材小说研究--以汉武帝、唐玄宗为例[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14.
[6]崔瑞德.剑桥隋唐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7]叶 俊.空谷幽兰[J].湖北:长江大学.剑南文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