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

2019-09-10覃结珠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策略分析小学数学教学

覃结珠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教学法对增强教学效果极其有用,这是每一位数学老师都应该掌握的基本教学方法,在本文中,笔者以教师思想视角为主,分析教师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缺陷及不足之处,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最大限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设情境;策略分析

在情境创设时,很多小学数学老师没有深入理解“问题情境”的内涵,或是对其认知产生了误差,这就导致情境创设内容及其意义无法体现;具体教学中,教师也没有深刻理解情境创设的作用,大多无法将实际行为落实到情境教学之中,一些老师甚至无法理解创设情境的目的和初衷。

一、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相关缺陷分析

目前,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与观念的影响,致使很多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总是不能很好关注学生认知实际,对于有效问题情境的关注普遍比较欠缺,直接影响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数学学习兴趣的培育。

(一)趣味性不强

根据“课堂观察”来看,很多小学数学老师在情境创设时都不重视趣味性;具体教学过程中,老师喜欢采用社会现实场景作为情境教学的主体,以引导学生主动发散思维,展开思考;但是,教师情境创设却因此陷入误区--并不是所有教学情境都必须联系实际生活,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都应当相适应,一旦脱节,情境便失去了趣味性。

(二)不符合实际问题需要

小学数学老师应当明确: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让学生掌握最为基本的数学知识,以解决某些简单的现实问题;据此看来,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境应遵循客观规律,情境创设要符合实际问题需要。只不过,根据“课堂观察”来看,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若是无法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教师便会捏造某些事实,可实际情况却是,这种情境既不能激发学生兴趣,也不符合实际问题需要,导致学生的观念受到冲击;另外,不符合实际生活的内容,还会导致学生思维难以发散。

(三)缺乏多元化情境

情境创设多元化是最容易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针对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创设游戏情境、数形情境、生活情境,给学生新鲜感。只不过,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数学老师都忽略了“层次性”,导致情境创设极为单一。充分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发现,能够根据考试教学情境主动思考的学生很少,仅有一小部分,大部分学生不理会情境创设内容,也不会针对创设内容展开联想。此外,情境创设一般需要遵循“由易而难”的规律,“由浅而深”的原则,但大多数老师创设的情境都具有明显无效性,其情境教学也因此失去了意义。

二、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具体策略

(一)加强教师情境认知力

实际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教师引导要正确,这是需要教师具有较强情境认知力的;但根据当前现状看来,很多小学数学考试并未正确认识情境创设,把“问题”和“情境”的关系搞混,这是必须重视的错误。笔者在听课时发现,有一名老师的教学案例较为成功,讲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给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后,教师在黑板上写下“1/3+2/3,1/2+1/4,1/3-1/6”等题目,要求学生在理解第一题的基础上在后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学生得出答案并加以修正后,教师提问:①同学们在将异分母转化为同分母时发现了哪些特点?②同学们为何要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③在练习中,同学们发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技巧有哪些?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充分把握了情境内涵,推动教学深入。

(二)问题情境创设要贴近实际生活

教师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尽可能贴近小学生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联系现实生活去解决问题,尽可能让情境创设符合现实性需要。小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鲜明特点,其认知水平普遍不高,问题情境创设要保证深入浅出,由抽象到具象,尽可能符合其身心发展需要;简言之,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要避免零散性和单一性。

以“比”的教学为例,可创设如下情境,先询问学生“班上共有多少人”,再追问“男生比女生多几个?”或“女生比男生多几个?”,在不断追问中展示国家统计的男女比例数字,告诉学生,“比”的概念就是如此,创设性地给学生讲解“比”的概念,可以让充分现实实际问题,将教材的“死”知识变得活灵活现,充分结合现实需要,使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充分体现问题情境创设满足现实需要。

(三)打造问题情境创设多元化环境

为将各种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小学数学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是很有必要的;只不过,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应当注意情境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在注重二者的基础上,还要分析其情境创设是不是能够指向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确保问题情境创设的层次性。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应把握好问题的“梯度性”,把较为复杂、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的问题拆解为不同层次的简单问题,情境创设需要遵循“由易而难”的规律,“由浅而深”的原则,把握好问题层次性,充分将教学目标、内容及小学生已有经验有机融合,特别是在四年级以上的数学课堂中,教师需要把抽象符号化的数学具象为各种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進而达到数学教学效果最优化。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简单介绍“情境”相关内涵的基础上,笔者结合“课堂观察”结果,对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进行深入研究发展,自新课改以来,小学数学老师逐渐发现问题情境创设对教学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只不过,还未全面掌握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基于此,笔者提出一系列较具针对性的建议,以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在尽可能增强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完善教育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薛礼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措施分析[J].名师在线,2019(02):41-42.

[2]王俐.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N]. 发展导报,2019-01-11(019).

[3]晏伟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1):67.

(河池市大化县百马乡中心小学 广西大化 530805)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策略分析小学数学教学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